一紙一生命,一剪一新生

剪刀在上下起舞,一個個精美細緻的圖案躍然紙上。辛店街道勝榮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劉豔軍帶領著社區的幾個居民,進行著剪紙的創作、教學、分工等各類活動。她們用自己手中的剪刀向大家講述著故事。

一紙一生命,一剪一新生

剪出精彩 充實生活

走進劉豔軍的辦公室,有種隔世之感,幾個厚厚的文件夾裡放滿了她們的剪紙作品。十二生肖、梁山一百零八將、十二釵、八仙過海、五十六民族等等的系列作品栩栩如生。

十二釵採用了套剪的方式,人物與畫面的裝飾分開剪,劉豔軍帶領著四五個社區的剪紙愛好者分工協作,並對人物形象進行了改進優化,十二釵一個個的人物形象姿態不一,惟妙惟肖。仔細看時,就會發現作品上的細節處理的如此精細。這幅十二釵歷時兩星期左右,由劉豔軍帶領著社區的四五個居民一起完成。

據悉,2015年劉豔軍組織居民一起學習剪紙,有一位80多歲的社區居民業餘時間熱愛剪紙,開始的時候由她來當老師,教大家一些最基礎的剪紙的方法,漸漸的大家都愛上了剪紙這門藝術慢慢的大家互相交流借鑑學習。從最簡單的圖案開始剪,到後來慢慢的越來越複雜了,剪紙的技術也再不斷的提高。由於場地比較侷限,剪紙的時間也不固定,每當有新的想法、好的創意的時候,劉豔軍便會組織著小區的剪紙愛好者開個小會,協調好每個人的任務,並把好的素材打印成圖紙,有時候感覺形象不好看,便會與大家商量著一起對人物進行改進。現在剪出一幅作品大概認真剪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了。

一紙一生命,一剪一新生

一紙一生命,一剪一新生

年過70的劉女士說:“豔軍把我們聚在了一起,不僅僅是充實了我的老年生活,更讓我交到了很多朋友,鄰里鄰外的更加熟悉了”。開始的時候,老伴非常反對劉女士的剪紙。家裡剪紙掉下的紙屑到處都是,非常的難打掃。但是漸漸的,劉女士的老伴發現剪出來作品原來這麼漂亮,每次劉女士剪紙時老伴也都非常期盼剪出來的成品什麼樣子了,便開始支持劉女士的剪紙了。有段時間劉女士剪紙的時間過於長,手上的指紋都磨沒有了,導致手機無法識別指紋解鎖。現在剪紙感覺雖然技藝比之前高了不少。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看細小的東西也有點花了。劉女士的女兒在北京,每每去北京看望女兒的時候,劉女士總會幫助社區的剪紙愛好者揹回來許多紅色宣紙,北京的紙比較實惠,幫大家一起帶回來,保證原材料的充足供應,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剪紙創作。

龍騰紙上 百花齊放

對待剪紙,劉豔軍帶著大家從電視劇和歷史資料中瞭解人物的形象、事蹟、喜好,在剪之前從心中仔細的揣摩她們的樣子和姿態,這樣一個個精美的人物形象就生動的通過剪刀出現在了紙上。劉豔軍介紹道:“大家越剪越上癮,像走火入魔的一般,根本停不下來。總是迫切的想要剪出來,看一看出來的成品會是什麼樣子。晚上睡不著了,半夜也會爬起來剪,真是廢寢忘食的進行剪紙”。

提起經驗,劉豔軍總結道,剪的時候先把小的、精細的地方進行修剪,小的的地方弄好了,大的地方基本不太會出錯。之前剛開始的時候,好多次剪紙都會出現失誤,一個小小的失誤,可能這個圖案就沒法在用了,只好重新再來剪。不過越剪越熟練,現在圖紙上的圓非常的規整,完全都是靠自己的手來進行剪的,不需要別的東西了。

一紙一生命,一剪一新生

一紙一生命,一剪一新生

一紙一生命,一剪一新生

有時候劉豔軍也會帶著大家去參加剪紙的展覽活動,對完成的作品進行裝裱展覽。一幅幅廉政、反貪、反腐、打黑等作品順應了當今的時代潮流,更是通過剪紙這個別出心裁形式,把宣傳的主題深入了人心。剪紙源於生活,但是作品的本身不是照片不能太過於寫實,要有創作,與時俱進。作品不僅僅有歷史的傳承意義,還有反映當今時代美好生活的作用。每逢過年,劉豔軍便會組織人一起來剪福字、窗花等充滿年味的剪紙,剪好後送給社區的居民。

“有時候,有孩子結伴來居委會玩,我們便會教他們剪比較簡單可愛的卡通人物形象,作品完成後孩子們高興的合不攏嘴,非常愛惜自己的親手完成的剪紙作品。我現在更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可以像我們這樣熱愛剪紙藝術,傳承中華文化,讓剪紙這門藝術傳遞下去”。劉豔軍說。

(陳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