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在首都不在南京时期,它们的主要根据地是在哪里?

累么--


引言

题主所说的东吴就是三国时期的吴国。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不是武昌起义的武昌)称帝,吴国开始立国,史称东吴。

那么,东吴的首都不在南京的时期,就是都城在鄂州的时期。它们的主要根据地应该就是孙权称帝时吴国的疆域。

具体的情况,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吴国的建国史吧(东吴建国前后,我们统称为孙氏政权)。

扬州初立足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孙坚镇压黄巾起义军起家。

董卓之乱时,孙坚是袁术部属,加入了关东联军。后来孙坚征战荆州刘表、黄祖时战死。

孙坚的长子孙策向袁术借来兵马,统领部众攻占了扬州。袁术称帝后,孙策开始自立门户。

江东图发展

公元194年,孙策地盘向江东发展,扩张至扬州全境、江东会稽。定都于吴(今苏州)。

公元200年,孙策获取豫章郡。可惜后来被刺身亡,孙策之弟孙权继领孙氏政权。

大战定江山

公元209年,孙权迁都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建造了铁瓮城。并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操,把疆域扩张至荆州。

公元211年,孙权攻取了岭南。公元212年,孙权迁都至秣陵。公元213年,改秣陵为建业(今南京), 建造了石头城。

公元220年,孙权灭掉关羽,吞并了荆州全境 。

公元222年,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大胜刘备。并在武昌称王,定都于武昌,修建了吴王城。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迁都至建业(今南京)。

结束语

因此,孙权称帝时,东吴的疆域为:北面与曹魏相峙在长江与淮河之间,长江与汉江之间;西面与蜀汉在三峡分界;东面到东海;南面到南海,最南延伸至越南的中部。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对你有帮助!

欢迎关注@没事闲拉呱 。【随手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我将与您持续分享有现实观点、有人生态度的历史分析!】


没事闲拉呱


孙策渡江平定江东后官职是会稽太守,驻地在会稽(绍兴一带)。后来孙策在京口(镇江)打猎被刺杀,孙权担任会稽太守,讨虏将军,屯吴郡(苏州一带)。赤壁之战前后,孙权转移到了京口(镇江),后来刘备亲自去京口见孙权借荆州,刘备并向孙权建议把根据地放在秣陵(南京)。于是孙权在秣陵建筑了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住在了建业。夷陵之战爆发后,孙权转移到了武昌(鄂州),一直待到了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称帝后回到了建业。东吴末年,吴主孙皓又回到了武昌。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

会稽(绍兴)——吴郡(苏州)——京口(镇江)——秣陵(南京)——武昌(鄂州)——建业(南京)——武昌(鄂州)


百胜军节度使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鄂州)称帝,建立东吴,当年即迁都建业(南京)。从这段信息中我们可看出东吴的根基在南京为中心的江东地区(即建业、京口、吴郡、会稽)。一下从几方面分析:

1. 东吴政权实际上是士大夫家族政权,从周瑜鲁肃等外来势力去世后东吴政权的权利就在江东大家族和孙氏手里,这一点也可从东吴名人名将看出,这也是末代皇帝孙皓迁都武昌摆脱江东大家族控制的原因。说明江东为东吴人才根基地。

2. 我们都知道守江东必握荆州才行,因为下游对上游有仰攻之劣势,这就是为什么孙权最早建都武昌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孙权又迁回建业呢?据史籍记载孙权建都武昌其物资供应全靠下游江东供给,人力物力消耗极大。我想这是孙权迁回建业的重要原因。这说明江东为东吴经济中心。

3. 前面我们说过孙皓为摆脱被控制的困境而迁都武昌,但当西晋部队攻至建业时,东吴瞬间倒塌。这说明建业地区为东吴政治中心。

综上所述,江东至始至终都是东吴政权的根基之地。




历史搬砖匠


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武昌(今湖北鄂城)

222年,孙权称王,229年孙权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吴国建立,孙权就是吴大帝,并派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留守武昌,成为东吴陪都(即西都)。太元二年四月,孙权卒,大臣诸葛恪挟天子当政,派人重修武昌宫殿,准备还都武昌,后因事变,迁都未果。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九月,末帝孙皓徙都武昌,留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镇建业,武昌再度成为孙吴首都,建业却成陪都。东吴统治期间,孙吴三建武昌宫,二度建都武昌,共历时五十余年,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倚剑醉客栈


东吴主要有两个都城,一个是建邺(今江苏南京)

另一个是武昌(今湖北鄂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