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郭芙她到底喜歡誰?

六神磊磊:郭芙她到底喜歡誰?

六神磊磊:郭芙她到底喜歡誰?

上一篇發了穆念慈,很多人問郭芙。沒有稿子,只能把箱子底下舊稿拿出來。


有一個問題:郭芙到底喜歡誰?很多都說她是喜歡楊過。


如果你是看電視劇的,當然就會堅信她喜歡楊過,因為電視就是這麼演的。


而看原著小說的也會這麼認為。小說的最後,連郭芙自己都信了她喜歡楊過。


“雖然她這一生甚麼都不缺少了……但真正要得最熱切的,卻無法得到。”這是金庸最後給郭芙的判詞。


那麼她“最熱切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呢?郭芙最後告訴自己,是楊過。


她還認為,自己總是“沒來由的生氣著惱”,那都是因為喜歡楊過;她以為自己“時常想著他、念著他”。


是真的嗎?不是的。


郭芙和楊過,有過兩次久別重逢。


第一次是楊過從古墓學藝回來,打扮得十足潦倒窮酸,兩人久別重逢;另一次是十六年後,楊過已經揚名立萬,成了“神鵰大俠”,兩人再度重逢。


兩次見到楊過,郭芙可並不都是“沒來由地發怒”的。第一次,當她看到潦倒窮酸的楊過的時候,是並不發怒的。


你一字一句翻翻書,她當時的心態基本是無感,再加上一點點好奇:這個貨原來還在啊,他怎麼混得這麼慘回來啦?


之前她有經常想起楊過這個人嗎?有覺得錯過這個人很遺憾嗎?半點沒有。


可是當兩人一別十六年,她在風陵渡口聽到楊過的消息,又親眼看到這傢伙大紅大紫,人人對他敬若天神時,她倒是真的“沒來由地發怒了”,在酒店裡打人罵人。


為什麼?何以這一次她不痛快了、發怒了?因為她開始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看錯了一個人,當年錯過了一塊寶。


這兩個楊過,要說有什麼區別,那最大的區別就是——後一個成功了。


郭芙喜歡什麼人?一言以蔽之,就是喜歡成功的人。


當年在大勝關,英雄大會開幕前,郭靖說要把女兒嫁給潦倒的楊過。郭芙是什麼反應?


乃是“她斜眼望著楊過,又是擔心,又是氣憤,心想:‘我怎能嫁給這小叫化?’忍不住要哭了出來。”


那是楊過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去終南山沒混出名堂,被全真教所不容,打扮得破破爛爛,還牽著一匹癩皮瘦黃馬,來郭家蹭飯。


試想一下,大戶人家裡,一個幾百年沒來往的遠房親戚忽然上門,且還不是血親,是上一輩認的親,就和劉姥姥與賈府上輩的關係差不多,開著一輛跑了二十萬公里的快散架的老奧拓,穿得邋里邋遢來蹭飯,是個啥形象?楊過就是這個形象。


郭芙此時對他,有沒有“要得最熱切”?有沒有後來自己所以為的“時常想著他、念著他?”根本沒有。


可僅僅一天之後,神轉折發生了。楊過在武林大會上大大露臉,挫敗了金輪法王,驚豔全場。書上說他是:“揚眉吐氣,無人不刮目相看”,群豪紛紛向他敬酒。


郭靖又提出來嫁女兒。這時候郭芙什麼反應?簡直是一百八十一度大轉彎,差點沒翻車,是: “郭芙早已羞得滿臉通紅,將臉蛋兒藏在母親懷裡。”就差一句“全憑爹爹做主”了。


瞧,姑娘樂意了!這時候的楊過,就瞬間變成她“要得最熱切”的了。


不妨注意一件很有趣的事: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在兩個師兄弟——大武小武裡挑男朋友,比來比去,拿不定主意。


用她的話說,是“大武哥哥斯文穩重,小武哥哥卻能陪我解悶。”“兩個兒都是年少英俊,武功了得……當真是哥哥有哥哥的好,弟弟有弟弟的強,可是我一個人,又怎能嫁兩個郎?”


表面上看,這兩兄弟都一樣優秀,所以姑娘挑不出來。真是這樣嗎?大錯特錯了!事實是:兩個人都不優秀,都不成功,或者說誰也不比誰成功,所以她挑不出來。她這一寶,不知道押哪個好。她對自己的眼光沒有信心,怕押錯了後悔。


書上有一句特別重要的話,很多人看書的時候也沒有注意到。在一次半夜幽會時,小武問郭芙:“我去刺殺忽必烈,解了襄陽之圍,那時你許不許我?”


郭芙嫣然一笑,道:“你立了這等大功,我便想不許你,只怕也不能呢。”


這一句話,對我們瞭解郭芙特別有用。


你看,她之前那麼難以抉擇,但是隻要有一個人“立大功”,她就瞬間可以抉擇了;之前她那麼反覆掂量,只要有一個人“立大功”,她就非嫁不可了!


什麼斯文穩重啊、什麼活潑有趣啊,都是假的干擾項。在她心裡,那些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大功”。她喜歡的是立大功的,是成功的,拉風的,有面子的。


郭芙何以會那麼渴望成功?“成功”不應該是底層的致幻劑和雞湯麼?郭芙是小公主啊,是尊榮富貴、見過世面的啊,“成功”對她為何有那麼大吸引力?我想說,還真有。


她生活在一個那麼成功的大家族裡,自己卻最不成功。她貌似時時處處都被人尊重,但其實人們對她最缺乏尊重。她名不副實,德不配位。在江湖上,她表面上享受著尊崇,就像《鹿鼎記》裡的鄭克爽一樣趾高氣昂:


“說道(江湖人士)對他好生相敬,請他坐了首席,不住頌揚鄭氏在臺灣獨豎義旗,抗拒滿清……”


郭芙不也一樣嗎?出去參加論壇、沙龍、宴會,人家多半請她坐上席,不住頌揚郭大俠獨豎義旗,抗拒元兵。可是郭芙的內心深處大概也明白,對方尊重的不是自己;自己的名望和能力並不匹配;自己的武功並不高強,辦事也並不能幹;自己是這個武林精英家族裡的短板,而且短得那麼刺眼。


她是我們身邊一種典型的女孩子,常常覺得自己挺“優秀”,得得瑟瑟的,但又著實說不上哪裡優秀,沒什麼過硬的本事,工作時和人一有分歧就吵架,自己是郭靖女兒,卻連襄陽城門都出不去,還要老媽出面來疏通門衛。她畢竟不是真的公主,公主可以完全憑身份吃飯,可是郭芙混的是武林,說到底還是要憑本事吃飯。


所以郭芙渴望一個成功的男人。她的這種渴望,比出身遠不如她的陸無雙、洪凌波都來得強烈。她從小到大引以為豪的東西,雙鵰、紅馬,都不是專屬於自己的,連爹孃也不是自己獨享的,還有弟妹。只有男人,是自己的。


這就是為什麼丈夫耶律齊去選丐幫幫主,郭芙最上心,“整日盤算,如何能讓耶律齊奪得幫主之位。”這個媽媽當剩下的幫主,她特別瞧得上,一定要自己男人也當了才算。


小說的最後,郭芙在戰場上忽然發呆,“想著自己奇異的心事”。


我可以逐句地回答她這些奇異的心事。


——“為甚麼人人都高興的時候,自己總卻會沒來由的生氣著惱?”


她以為答案是“沒得到楊過”。那不對。


其實答案是:因為人人都高興的時候,大家就都去自拍了,聊天了,忙自己的事了,就都忘了捧你了,顯得你很不成功。


——“我為甚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楊過)?”


她以為答案是由愛生恨。那不對。


其實答案是:因為她原先看不上他,後來卻發現他越來越優秀、越來越成功,顯得自己瞎了眼。


——“(楊過)使齊哥得任丐幫幫主,為甚麼我反而暗暗生氣?”


她以為答案是:這說明楊過不喜歡自己。不對。


其實答案是:她發現,丈夫好不容易當上的這個丐幫幫主,他楊過根本瞧不上。說明她還是遠遠不夠成功。


——“他(楊過)在襄妹生日那天送了她這三份大禮,我為甚麼要恨之切骨?”


她以為答案是:嫉妒妹子有楊過。


其實真實原因是:嫉妒妹子有這樣一個成功的人給長臉、撐腰,更加顯得自己瞎了眼。


然後就很好懂了,郭芙為什麼最後要告訴自己:我原來一直喜歡楊過?原因可能很簡單,她不過是需要一個自我暗示:


我其實沒瞎眼,真的沒瞎眼。


愛情這個東西,很飄忽,很難以界定,所以許多複雜的感情都容易打著愛情的名義。


但要我說,那真的和愛無關。有時候恨就是恨,不要輕易說由愛生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