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簽發上甘嶺記功通令:15軍英雄佔5位,12軍1位

浴血上甘嶺血色⑧血戰到底

1952年11月1日,志願軍12軍部隊參戰了。很多人談到上甘嶺,首先就會想到15軍,可是

12軍同樣也是上甘嶺上的功勳部隊,在上甘嶺山立下了赫赫戰功。

許世友簽發上甘嶺記功通令:15軍英雄佔5位,12軍1位

抗美援朝戰爭,雙方交戰前沿陣地

1993年,秦基偉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開始撰寫回憶錄。他在回憶錄裡,特別強調了12軍參加上甘嶺戰役的重要意義:

一、志願軍12軍參戰,是取得上甘嶺作戰最後勝利的保證。二、12軍是在戰鬥最緊張、最艱苦的情況下投入戰鬥的。當時,15軍的第二梯隊已經拉上去了,敵人又調來韓9師3個團,韓2師集中最後力量,加上美軍空降187團、埃塞俄比亞營、哥倫比亞營等投入戰鬥,579.9高地戰鬥發展到決戰階段。三、12軍31師投入戰鬥,使我們更加增強了取得戰役全勝的信心。

許世友簽發上甘嶺記功通令:15軍英雄佔5位,12軍1位

志願軍高射炮兵陣地

11月1日早晨,朝陽初露,美軍L-5型通信聯絡機在上甘嶺上空盤旋,此時,地面戰鬥正酣,雙方你來我往的子彈炮彈編製成一道密密麻麻的火力網,在這架通信聯絡機的肚皮地下慢慢漲大。坐在飛機後座上的美軍空中觀測員塞維蒂斯,驚恐萬分,忘記了自己為炮群校正目標的職責。他直勾勾地看著飛機窗外,眼下駭人的場面讓他有些失神。飛機駕駛員吉爾斯絲毫不敢怠慢,小心謹慎地操縱著飛機,突然吉爾斯大喝一聲:別看了,趕快走吧!讓志願軍的高射炮兵盯住,我們今年的聖誕節就過不成了。

他們沒能走掉,幾分鐘後,這架被美軍稱為“蚊子”的通信聯絡機,就被15軍的高射炮兵給捅了下來。駕駛員吉爾斯中彈身亡,塞維蒂斯被志願軍俘虜,隨後,他在志願軍戰俘營度過了一個很不錯的聖誕節,還分到一隻燒雞。

許世友簽發上甘嶺記功通令:15軍英雄佔5位,12軍1位

志願軍戰俘營中的“聯軍”戰俘

下午3點多,韓30團3營強攻迂迴結合對597.9高地發起猛烈反撲,有2個排竟然攻上了6號陣地。團長林益淳聞訊大喜,立即打電話給3營營長,命令他增加部隊支援攻上6號陣地的2個排。沒過多久,林益淳再次給3營營長打電話,詢問增援部隊派上去沒有。3營營長沮喪地回答:不用派了,那2個排一會兒就被趕下了陣地。

“絞肉機”“無底洞”,上甘嶺戰役已經超過雙方的原先設想,志願軍12軍31師91團被拉上了戰場,這是45師部隊與31師部隊第二次聯手打擊敵人。當天晚上,91團8連接受597.9高地陣地防禦任務,他們的任務是防守3號、9號、10號陣地,86團1個連防守1號、8號、7號陣地,134團1個連防守1號、11號陣地,135團1個連防守0號、4號、5號、6號陣地。

許世友簽發上甘嶺記功通令:15軍英雄佔5位,12軍1位

一級戰鬥英雄、12軍31師91團戰士胡修道(中間站立者)

91團是一支老部隊,原屬11軍31師,後隨31師劃歸12軍。它原為紅1軍1師1團,在我軍諸多重大戰役中,都能聽到91團官兵的廝殺聲。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戰鬥,91團穿插最深,被美軍特遣隊截在珍富里一帶,團長率部突圍,在斷糧7天的情況下,抬著數十名傷員,忍飢挨餓,從敵人包圍圈中尋找間隙突圍成功,不僅如此,他們突圍路上,不僅沒丟1人1槍,還抓回100多個俘虜,算的上抗美援朝戰爭的奇蹟。

許世友簽發上甘嶺記功通令:15軍英雄佔5位,12軍1位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聯軍

面對志願軍強大的反擊,無奈之下,美軍也只好把空降兵187團扔進了上甘嶺這臺“絞肉機”“無底洞”裡。這是一盤“對對胡”,187團也是美軍中佼佼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個團屢屢被當作突擊隊使用,參加了西西里島、諾曼底登陸等重大戰役。

91團一上陣地,就讓134團、135團、86團的官兵刮目相看。原45師政委聶濟峰說,在一些戰法的運用上,91團做得比45師和29師,甚至整個15軍都更精心,因為他們要“當好12軍的代表隊”。

91團團長李長生將全團9個步兵連隊分為9個梯隊,輪番上陣地與敵作戰,每個1連只打1天,不管收穫大小,傷亡大小,都要撤下來,換1個連隊再上,2連上去把1連換下來,但是1連連長要留在陣地上給2連當顧問,等3連換2連時,2連連長留下來給3連當顧問,1連連長協助2連指導員把部隊帶下陣地,以此類推。因此,91團在597.9高地陣地上的戰鬥一直都打得井然有序。

許世友簽發上甘嶺記功通令:15軍英雄佔5位,12軍1位

【1953年6月1日,志願軍3兵團給15軍黃繼光、邱少雲、孫佔元、李文彥、龍世昌和12軍蔡興海授予英雄稱號的命令,簽署命令的第一位指揮員:兵團司令員許世友。在這份通令中,出現5位15軍的英雄、1位12軍的英雄,是上甘嶺戰役中兩支部隊“名氣比例”的真實反映】

11月2日,韓9師30團多梯次反覆攻擊志願軍上甘嶺陣地。91團8連4班堅守在9號陣地,他們連續打退敵人7次進攻,敵人的進攻逐步升級從班規模到排規模,最後直接上了2個連。敵人2個連攻上9號陣地時,守衛陣地的戰士有點慌,4班班長在戰鬥中眼睛被敵人的炮彈炸壞了,雙目失明,副排長沒有指揮經驗,也跟著慌了,這時副班長蔡興海立馬站出來接替班長指揮。

蔡興海邊打邊研究,及時發現了敵人炮火規律,他告訴戰友們敵人炮擊結束後,不要立馬衝出工事,等敵人衝擊時再出工事,敵人1路攻擊,就集中射擊,敵人多路攻擊,就分散射擊,打的時候多注意觀察敵人的頭頭,把領頭的一打,他後面的敵人扭頭就跑。蔡興海還總結出“包餃子”和“打空炸”2種打法。

“包餃子”就是先集中機槍、衝鋒槍向分散的敵群兩邊打,把敵人擠到中間,再在前面一頓猛打,迫使前面的敵人爬不起來,後面的敵人擠到前面,然後把手榴彈、手雷和爆破筒投到敵群中,大量殺傷敵人。

許世友簽發上甘嶺記功通令:15軍英雄佔5位,12軍1位

《人民日報》刊登4班戰鬥事蹟

打空炸”,就是當敵人分散臥倒、爬行前進或者躲在死角內隱蔽時,把手榴彈拉火後在頭上轉一圈,再投向敵人,讓手榴彈在敵人上空爆炸,增加殺傷效果。4班在蔡興海的指揮下,創造了殲敵400多而自身受傷3人的奇蹟。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