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軍改後軍銜調整:將現役軍官的軍銜設為3等11級

1988年全軍恢復軍銜制,踏上正規化建設新徵程

改革開放後,人民軍隊建設踏上了新的征程。1980年3月,鄧小平提出要搞軍銜制。1982年初,中央軍委正式做出了恢復軍銜制的決定。同年,修改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軍隊的“銜級制度”做了確認。1983年5月,中央軍委發出《關於成立恢復軍銜制度領導小組的通知》,開始實行軍銜制的準備和軍官軍銜的評定授予工作。


在籌備過程中,是否沿用1955年的軍銜制度成為爭論的焦點。經過討論和研究,大家認識到1955年軍銜制度本身存在著進出渠道不暢等問題,特別是沒有退的制度安排。1985年6月,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果斷提出割斷1965年以前實行軍銜制度時遺留的歷史問題,實行新的軍銜制度。

1988年7月1日,全國人大通過並頒佈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於9月23日頒佈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標誌著我軍新軍銜制的誕生。

2020年軍改後軍銜調整:將現役軍官的軍銜設為3等11級

新軍銜製取消了大元帥、元帥、大將三個高級軍銜,還取消了大尉、准尉兩個尉級軍銜,將現役軍官的軍銜設為3等11級。其中,將官分為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4級;校官分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4級;尉官分為上尉、中尉、少尉3級。

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官軍銜儀式,1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其中有7位老紅軍、3位老八路,其餘7位也都是解放戰爭期間參加革命的。9月16日至20日,各大單位陸續舉行了授銜儀式,有146人被授予中將軍銜,1212人被授予少將軍銜。


在恢復軍銜制後,一級上將一直空缺。軍委副主席楊尚昆說:“鄧主席一直講他不要軍銜。我是武衙門裡的文官,也不要軍銜。”鑑於一級上將空缺的實際,1994年5月12日,全國人大通過《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的決定》,取消了一級上將的軍銜稱號,並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不授予軍銜”。2010年又進行了修改,調整了士官軍銜。

軍銜制的恢復和革新,標誌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如今,在我軍建軍90週年之際,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精神,中央軍委提出建立軍銜主導的軍官職業化制度。可以預言,我軍現行的軍銜制度必將緊跟世界軍事革命潮流,隨著軍官職業化建設的積極推進而不斷創新和發展。

親,閱讀本文後,請您先點擊上面“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們齊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