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军改后军衔调整:将现役军官的军衔设为3等11级

1988年全军恢复军衔制,踏上正规化建设新征程

改革开放后,人民军队建设踏上了新的征程。1980年3月,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1982年初,中央军委正式做出了恢复军衔制的决定。同年,修改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军队的“衔级制度”做了确认。1983年5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成立恢复军衔制度领导小组的通知》,开始实行军衔制的准备和军官军衔的评定授予工作。


在筹备过程中,是否沿用1955年的军衔制度成为争论的焦点。经过讨论和研究,大家认识到1955年军衔制度本身存在着进出渠道不畅等问题,特别是没有退的制度安排。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实行军衔制度时遗留的历史问题,实行新的军衔制度。

1988年7月1日,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于9月23日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标志着我军新军衔制的诞生。

2020年军改后军衔调整:将现役军官的军衔设为3等11级

新军衔制取消了大元帅、元帅、大将三个高级军衔,还取消了大尉、准尉两个尉级军衔,将现役军官的军衔设为3等11级。其中,将官分为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4级;校官分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4级;尉官分为上尉、中尉、少尉3级。

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官军衔仪式,1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其中有7位老红军、3位老八路,其余7位也都是解放战争期间参加革命的。9月16日至20日,各大单位陆续举行了授衔仪式,有146人被授予中将军衔,1212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恢复军衔制后,一级上将一直空缺。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说:“邓主席一直讲他不要军衔。我是武衙门里的文官,也不要军衔。”鉴于一级上将空缺的实际,1994年5月12日,全国人大通过《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取消了一级上将的军衔称号,并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2010年又进行了修改,调整了士官军衔。

军衔制的恢复和革新,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今,在我军建军90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精神,中央军委提出建立军衔主导的军官职业化制度。可以预言,我军现行的军衔制度必将紧跟世界军事革命潮流,随着军官职业化建设的积极推进而不断创新和发展。

亲,阅读本文后,请您先点击上面“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们齐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