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长寿的秘密


日本人长寿的秘密


竹村公太郎——一个擅长猜谜的日本人

最近在读一个日本人写的书,《日本文明的谜底——藏在地形里的秘密》,谈不上多有深度,半学术半科普的样子,但是却的确很有想法,很有意思,读起来津津有味,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作者名叫竹村公太郎,上学时学的是土木工程,毕业后进入日本建设省(类似中国的国土水利工程部门),常年从事水利工程的规划指导工作,为他日后从地形气象基础建设的角度研究日本乃至世界文明变革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素材,创作出了一些拥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术业有专攻吧,这本书就是其中一种。


竹村公太郎在这本书里提及了许多日本历史社会中尘封已久的谜题,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进行了考证揭秘,今天在这里先介绍其中一个:关于日本人民平均寿命的V型反转之谜。


众所周知,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是世界第一的,一般认为,日本人的长寿之路的起点是始于1912年的自来水的推广普及。但是作者在参加一次相关议题的研讨会时发现,即便是日本已经在1912年就已经在全国普及了自来水的供给,但是日本人民的平均寿命不仅没有明显提高,甚至依然还是下降的,真正的拐点是在10年后的1921年。那么,为什么在自来水普及之后的头10年里对于日本人民的寿命并没有积极的贡献,而在10年以后才成效显著了呢?在1921年,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故呢?


作者查阅了许多典籍文档之后发现,正是在1921这一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达到了历史最低的42.7岁,同时婴儿死亡率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的166/1000,自那年之后,婴儿死亡率急剧下降,人均寿命同样急剧的上升,确定无疑,这两者之间必然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再经过一番调查寻访之后,他找到了答案:原来东京政府从1921年开始,使用了液氯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然后,这种做法被相继推广到了全国。


与人们普遍的认知不同的是,最初的自来水都是不怎么消毒的,是含有大量病菌病毒的,喝了这样不干净的水以后,作为抵抗力比较强的成年人顶多就是拉肚子不好受一点,但是这种事情对于各种器官都十分脆弱的婴幼儿就是致命的危险了。所以,即便是日本的横滨在1887年就开通了自来水,却直到1921年才开始在自来水中加入液氯消毒,中间经过了34年的漫长岁月,并不是人们想象中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简单事情。


接着作者又开始琢磨了: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是谁在那一年做出了往自来水中添加液氯的决定呢?于是他又继续深入,结果更是出人意料。


原来在日本,液氯是1918年研发出来的,最初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净化自来水,而是要运到咱们中国的东北来对付俄国人的。所谓氯气就是通常说的毒气嘛,能够使人致死致残的,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就在战场上使用了,日本人也是不甘落后的,当时是打算和美国人合作入侵苏联的西伯利亚的。氯气这东西在气态时运输储存都很不方便,转化为液态之后就容易多了,所以当时的日本人是为了战争的目的研发出来的液氯,却没想到战争很快结束了,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然而,想要把一种原本用作杀伤人命的东西添加到自来水里拯救生命,也是需要一定的化工知识和胆识魄力的,又是谁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呢?


这个人叫做后藤新平。他毕业于福岛县须贺川医学院,在德国科赫研究所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是日本的细菌学权威,在国家卫生局工作过,1918年以外务大臣的身份去过西伯利亚战场,担任过战场指挥,然后于1920年出任东京市长。正是这一系列神奇的履历,使得后藤新平这个人的人生经历与日本文明的转变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他的决定对于整个日本民族都是功德无量的。


液氯这东西,既可以是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也可以是普度众生的灵丹妙药,究竟怎么使用,尽在当权者的一念之间。知识是很重要的,良知也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么复杂的事情,绝对是一言难尽的。


(顺便,在稍早年代的日俄战争期间,俄国人原本是想要独占咱们东北的,当时的满清政府无力阻挡,就找到了日本人,许诺给他们东北的许多利益,忽悠着小日本和俄国人一顿死掐,最后日本人付出了十几万人的伤亡代价打败了俄国人,却也仅仅获得了一条路和几个据点,为我们中国保存下了整个东北的三千里江山。现在看来,当时的满清政府或许实力不济,但是耍起阴谋诡计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