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韩国电影的发展?

剧爱看


韩国很少有偶像剧,或者是没有纯粹的偶像剧。

像哪些大火的《来自星星的你》《听见你的声音》《太阳的后裔》。爱情戏份很少,都是在讲演员,律师,医生,军人和超能力者的生活,和他们遇到的社会问题。

韩国电影就更不用说了,釜山行,犯罪都市。流感等等都是上乘之作。

韩国电影能够拍摄的题材相比国内而言堪称广博,日常的、幻想的、人间的、阴间的、科幻的、政治丑闻及腐败、反映人性的善良或者丑恶、还有变态杀人狂魔,宗教的,伦理的皆可拍摄。因此电影题材的多样,给予创作者极大的空间来发挥。

韩国电影对我来说,就是人性与心理上的动作片,非常过瘾。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影视典藏时光


很多部真实故事改编韩国电影,都让原本就是悲观主义者的我倍感绝望。

《熔炉》里校长一伙性侵孩子的罪证明列,但因为韩国扭曲的司法体系,主犯从犯都被缓刑释放;

《素媛》里女主的原型,因为幼时被性侵造成身体功能损坏,至今无法正常生活,而犯人近期已经刑满释放;

《玩物》里,经纪公司和皮条客男艺人们,将女艺人送给财阀有人钱做性奴,最终所有罪人被无罪释放。

而在戏外,逼死张紫妍的经纪公司老板金承勋被判赔偿14万人民币,将女艺人送给有钱财阀玩弄的李胜利被放弃起诉,施暴的财阀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出现在判决书里。

韩国电影人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气,他们一直尝试着用电影来改变社会,反应社会阴暗面的优秀电影层出叠见。但财阀和政客们却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告诉他们,“拍几部破电影就想变天?想得美”。

是不是现实难以撼动,我们就要对世界失望呢?在你对世界失望之前,先听我讲一个韩国电影史上的小故事。

大家有没有听过一首朝鲜族民谣《阿里郎》?这首歌的背后,隐藏着朝鲜半岛电影人不屈的反抗史诗。

清末,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对半岛实行高压的残暴通知。朝鲜导演罗云奎,一面对殖民政府当局虚与委蛇,一面拍摄着暗藏隐喻的抗日电影,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926年的《阿里郎》。

故事讲述了一个朝鲜青年,杀死了折磨妹妹的官府爪牙,被送进监狱。当时的电影尚处无声时代,观影需要解说员解说。

在解说到朝鲜青年被捕时,解说员话锋一转:“这个青年在七年前参加抗日运动,被日本人和官府拷打致精神失常。”全场观众唏嘘哗然,

在影片散场时,所有观众齐声唱诵电影的背景音乐,一首由朝鲜民谣改变成的歌曲。在暗无天日的百年日治时代,朝鲜民族哼唱着这首民谣,不屈地反抗者着殖民者。

因为这部电影,这个无名的民谣如今被定名为“阿里郎”。

百年的暗无天日,磨灭不了坚韧民族反抗的决心,韩国电影人尝试用电影改变国家的血脉传承百年。殖民者终会被推倒,财阀政客们的阶级壁垒终究有一天也会被瓦解。

只要你愿意相信明天有光明,黑暗就终会过去。





都说我是老实人


现在最牛的亚洲电影,应该就是韩国电影了!我本人就特别喜欢看韩国德电影!只有一个原因,过瘾!韩国大部分电影剧情故事跌宕起伏,结尾往往又是一个个大反转!让人大呼过瘾!先来说韩国的动作片,韩国的动作片受八九十年代香港的电影影响很大,动作戏打斗精彩,追车戏也让人看的热血沸腾!我推荐几个好看的动作片,大叔,被操控的城市,追踪,向日葵!还有韩国的悬疑电影也称得上一绝,反转再反转,推荐几个,我是杀人犯,杀人回忆,走到尽头!不可饶恕,说句实话,看不可饶恕的结尾时,我是被深深的震惊到了!久久不能平静!看杀人回忆德时候,两个多小时德电影,愣是没觉得长,很过瘾,看到结局,久久不能释怀!

最近韩国电影,寄生虫,获得了奥斯卡大奖,让韩国电影更加走向了世界!胖更多德人知道了韩国电影的竞彩!

我可以断言,十几年内,亚洲德电影老大,依然是韩国电影!故事精彩,敢拍!






孙哥影视


您好,我是苦艾酒,一名影视领域创作者,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个人是非常推崇和欣赏韩国电影的,这些年韩国电影制作精良,编剧精彩,在世界电影行业里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分量,进步发展突飞猛进。

众所周知,每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历史都经历过不同的阶段。韩国电影到如今为止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与任何一个国家一样,韩国的电影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

在十九世纪 六十年代,韩国的电影也快速发展,但是到后期就没有发展太好。韩国电影产业早期没有太大的投资,产品类型比较单一,科技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大众无心观看,后来由于这些原因导致韩国电影发展不好。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电影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步步走向了更高的层次。特别是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的电影,反映了社会的很多方面的现象,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以及电影行业的关注,让人们对韩国电影产业产生了新的看法,让韩国电影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直到 90 年代以后,韩国电影更加进一步的发展。这个时期质量却有了很大的提高,电影的播放率不断上升,多部电 影的观影人数不断增加。因此韩国的电影的市场占有率也大大提高,人们对韩国电影的认可度也大大增加。

但是韩国电影在如今就在世界电影界大放异彩。韩国电影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屡获殊荣,实现了韩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带着一股强势的浪潮而袭来,刷新了韩国电影界的票房,刷新了韩国的历史。韩国因此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的导演,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电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最后给您推荐几部苦艾酒认为非常优秀的韩国电影:《隧道》、《黄海》、《寄生虫》、《老千3:独眼杰克》。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苦艾酒影视剪辑


韩国在90年代初配给本国电影的份额不多,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进口大片一直霸占着韩国家庭的荧幕。99年以后,以韩石圭主演的反映南北问题的生死谍变成功为代表,韩国电影的繁荣正式开始。

整个韩国电影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让人完全相信韩国电影不仅仅是活力充沛。而韩国电影的发展除了经济上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兴旺等原因,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也起了很大作用。在刚刚经历90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后世界全面经济萧条的情况下,韩国电影以一种不容人小觑的势头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新生力量。

由于特殊历史问题,南北问题一直也是韩国优秀电影的题材,例如安全警戒区,隐秘而伟大,激起了观众一腔爱好和平之心,也让人对南北问题给民众带来的苦痛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野蛮女友》的热映,颠覆了韩国传统的男女关系,开启了韩国追求“宣扬的暴力以及暴力背后所隐藏的快感之美”的新篇章,一改之前刻板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同时,整个电影市场也包容了清新自然的《假如爱有天意》、《猪堕井的那天》等佳作,在国际上为韩国电影赢来了声誉,而很多韩国艺人导演也在国际奖项上相继获奖,引起了广泛关注。总体来说,韩国电影发展到现在也遇到一定瓶颈,但仍有巨大发展空间,相信你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

可是,总的来说,韩国电影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以我的观点来看,应该是深刻探讨人性根源的问题,对社会现实抱有强烈的批判态度,以写实的叙事手法去表现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情感等。

我对韩国电影的认识,是从《我的野蛮女友》开始的,至今我仍旧觉得,这部影片应该是韩国爱情片的一个巅峰,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影片,它展示了韩国电影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但是再好吃的东西东西吃多了,也会腻味,电影也一样。由于过多的抄袭或者说模仿,现在整个韩国电影都沿袭着同一种套路,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很难有大的突破。但形式的因循守旧不代表传达不了情感,前不久看的《素媛》和《七号房的礼物》就让我哭成了泪人。都是反映现实的爱与痛,人与人之间真的很奇妙,而有些恶行又是真的很可恨。这两部电影有些相似之处,《素媛》中那个犯人最终也没有得到严惩,只判了十二年,而《七号房的礼物》中那个父亲在生前也没能洗清冤屈,虽然多年后她女儿还了他清白,但对已死之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而言之,韩国电影有其优点也有缺点,有其吸引人之处也有让人恨铁不成钢之处,有人叫好,有人贬低,但能引起人们情绪波动的至少都还是有价值。



孟小胖啊


韩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电影所进行的政府行为,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满146天的本土电影;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电影。韩国政府内部对此制度一直存有争议,文化部坚持其配额比例,而经济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Screen Quota制度仍然维持既定比例。★光头运动: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电影人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头在汉城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因为剃光头在韩国是极强烈的抗议形式,而此活动又为全韩国影人集体参加,所以被世界媒体高度关注,韩国政府在极大压力下,决定继续Screen Quota政策令韩国导演士气大振,成为韩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契机。

1998年韩国取消“电影剪阅制度”,以电影等级制度代替。该制度在法律上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全民可以观看;12岁以上可以观看;15岁以上可以观看;18岁以上可以观看;限制放映。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对色情、恐怖、政治等题材也不再限制。

金大中当年在竞选纲领中曾明确表示:“电影配额制将持续到韩国电影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40%。”电影配额制度仍然维持既定比例。

因为电影配额制的存在,韩国本土的电影才得以振兴,并且有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是韩国电影人的共同认为。为了电影配额制的存在,韩国电影人曾经经历过血与火的“光头运动”。

可以讲没有电影配额制的存在,很难预料韩国的电影是否能够振兴。电影配额制的存在,是韩国电影振兴的重要因素。


square2020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韩国年度进口片引进多达600余部,韩国本土电影拿下市场总额60%,而中国每年进口片引进不足60部,创下的年度市场总额也是50%—60%,中国电影与韩国电影的差距一目了然。

那么问题来了,就是这么一个弹丸之地,为何能够在商业大片龙头老大好莱坞的冲击下愈战愈勇?

我们只看到现在韩国电影混的风生水起,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早在90年代,韩国电影饱受压力,曾经也是在抄袭的道路上走了一段弯路,但是事情的转折要从1999年开始。

1999年后,韩国发生了三件大事,也正是由于这三件事情,掀起了韩国走上电影强国的风潮。

第一件事是1999年韩国电影人发起的“光头运动”。这一运动可以说是韩国电影的分水岭。光头运动发生在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影人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几乎所有的电影人都动员起来,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头在汉城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因为剃光头在韩国是极强烈的抗议形式,而此活动又为全韩国影人集体参加,所以被世界舆论高度关注,给韩国政府造成极大压力,遂决定继续韩国每家电影院的每个放映厅一年必须放映满148天的本国电影的政策。光头运动成功之后,韩国导演士气大振,成为韩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契机。

第二件事是于1999年上映的《生死谍变》,轰动全韩国,观影人次达到史无前例的579万,上映57天一举打破《泰坦尼克号》保持的票房纪录。可以说,是“光头运动”直接促进了《生死谍变》的成功,而另一方面,《生死谍变》成为了韩国电影的助推器,开始带领韩国电影走上狂飙之路。

第三件事是在2000年在北京举办的韩国电影周暨学术谈论会,也正是由于这个研讨会让韩国电影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之后一大波韩国电影开始引进国内,包括那部家喻户晓的由全智贤、车太贤主演的《我的野蛮女友》。

1999年对于韩国电影的意义就是这样,要是没有这一年的这几件事,就没有现在的韩国电影。之后韩国电影开始了自己的开挂之路。除了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外,“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都站在了韩国这边,让韩国电影变得越来越牛逼。

1、宽松的审查制度,让韩国电影百花齐放。

1984年,韩国痛定思痛,废除了幽灵一般的审查制度,1996年又出台了中国电影人翘首以盼却永不可能实现的分级制度。体制大改革之后,电影人身上的“枷锁”减重了很多。韩国电影开始喷薄发展。

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韩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他们很快就走出了山寨好莱坞以及抄袭膜拜老式港片的层面。各种杂糅类型片层出不穷,电影工业基础愈加成熟。中国电影人看到《辩护人》、《恐怖直播》、《柏林》这样优秀的韩国电影,常禁不住慨叹加艳羡,甚至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影迷感叹道:韩国有改变国家的电影,而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

2、极高的从业门槛。

要想在韩国从事影视导演一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不亚于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韩国的电影人想要成为导演,绝大多数都只能通过两个途径:

一,毕业于韩国最顶尖的电影院校,韩国电影艺术学院(KAFA)、中央大学导演系;二,真正在片场踏踏实实从打杂做起,一步一步做到导演。但是,现在太多的新锐导演都是走第一个途径,也就是在名校毕业。像著名的《雪国列车》的导演奉俊昊、《八月照相馆》的导演许秦豪、《晚秋》的导演金泰勇等,都是从韩国电影艺术学院(KAFA)毕业的。《太极旗飘扬》的导演姜帝圭就是从中央大学导演系毕业的。

但必须要说明的是,想要从这些学校毕业才是最难最难的。以韩国的中央大学尖端影像大学院为例,该学校的学生在就读期间除了修满学分外,还需要拍摄4部短片。每部短片的拍摄费用平均在3万人民币以上,都需要学生自己筹集。

要想毕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①至少有一部短片入围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②至少有一部短片在釜山、东京、上海等同级别电影节上获奖;③能够拍一部进入院线放映的长片。前两个条件如果放在中国,恐怕现在已经成为导演的80%的“导演”都做不到。

即便是千辛万苦毕业了,就能成为真正的电影导演吗?NO!还需要在剧组里从打杂、摄像或者副导演做起,还要不停的自己找剧本,写剧本,最后才可以被人叫一声“导演”。入行过程非常艰难,所以,韩国导演的综合素质和平均水平非常之高,这也是韩国电影烂片少的重要原因。

再看看中国的电影市场,只要有钱什么人都可以当导演,作家可以做导演了,演员也来做导演了,由此才催生了这么多的超级烂片。这又让人想起冯小刚出演《老炮儿》后调侃娱乐圈的一个段子:演员们都去当导演了,我只能去做演员了。

3、全行业都具备务实精神。

在韩国,导演们也被称为“世界杯导演”,意思是韩国的导演都很低产,一般是四五年才会出一部作品,不是说他们效率低下,而是他们真的很务实,他们需要很多的时间对剧本进行推敲和打磨。只有到了改无可改的地步才会着手拍摄事宜。

不仅是导演,那些影视公司同样很务实,他们一般会投资那些脚踏实地、会写剧本的导演。而且,韩国演员也很务实,哪怕是最顶级的演员,片酬最多600万人民币,在整部电影的制作费用中,演员片酬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而反观中国的电影市场,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绝大部分都是花在了演员片酬上。

4、观众给面子,支持本土电影。

韩国观众确实支持本土电影,就拿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战7》就能看出端倪,《星球大战7》在全球其他地区疯狂收割票房的时候,在韩国却吃了闭门羹,反而是与它同天上映的《喜马拉雅》拿到了同期的票房冠军。而在中国,如果某一部国产片与好莱坞大片同天上映,中国观众会不假思索的选择看好莱坞大片。

以上,既证明了韩国电影为什么这里牛逼,也反证了中国电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烂片。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韩国电影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电影大国,远远的把中国电影甩在身后。当然了,韩国也有烂片,但是韩国烂片烂在价值观,即使烂也烂的有诚意,而不是像《小时代》、《恶棍天使》、《从天儿降》等毫无下限的国产烂片只是为了圈钱。






影视职员


张佰芝事件后香港电影业的没落,日本不温不火,中国大陆烂泥扶不上墙,现在韩国电影在亚洲已经处于一哥地位,早已经超过香港和中国大陆。

金泰希

首先: 韩国自朝鲜战争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在亚洲韩国现以继日本,新加坡和以色列之后成为第四个发达国家。经济的崛起给电影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马东锡

其次:韩国电影政策相对中国大陆没有那么多禁忌,连总统枪杀都可以上荧屏,相对亚洲各国最为开放。1995年韩国电影实行分级制度后,韩国电影异军突起,不仅在各大电影节上几乎不会空手而归,而且在国内票房上将大陆影片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韩国电影和足球让中国大陆汗颜,中国大陆如此庞大市场却不如韩国,说到底是管理体制僵化所致。

孙艺珍

最后:近些年韩国电影在世界上屡获佳评, 2002年,林权泽凭借《醉画仙》获得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2005年,在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成为首位获得名誉金熊奖的亚洲人。2003年,金基德推三次出征柏林电影节 。9月,凭借爱情片《空房间》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 。2012年,凭借执导的第18部影片《圣殇》获得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14年,凭借执导的惊悚犯罪片《一对一》获得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 李沧东2002年,凭借《绿洲》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 以上几位导演在国际电影节上的成功,带动韩国电影行业,韩国电影业成功,带动文化输出,在亚洲形成一股韩流。


港灯


韩国电影能够进步神速,是他们往往对于背景故事的掌握、角色研究、角色经营等等基本功夫,下足苦心,以确保故事进程的精准度,更遑论在技术层面包括画面质感的营造、字卡设计的美感、配乐取样的讲究...等等,说实话,韩国电影现在的水准堪称「亚洲之最」一点也不为过。

韩国电影从90年代以来,在几位著名导演(李沧东、奉俊昊、姜帝圭、金基德等)及影视从业者的努力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质量越来越高。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电影圈子内部非常团结,1999年,韩国电影人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开放外国电影配额,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几乎所有的电影人都动员起来,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头在汉城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因为“光头运动”被世界舆论高度关注,给韩国政府造成极大压力,遂决定继续韩国每家电影院的每个放映厅一年必须放映满148天的本国电影的政策。由于保护政策,加上韩国电影人自己也争气,面对外来大片的冲击,好多部电影在本土都有着非常好的票房纪录。电影题材或者题材背景的选择与韩剧不同的是更加广泛、偏重现实和挖掘人性,主要包括历史题材、近现代历史和政治事件:朝韩战争和光州事件等、真实事件改编、爱情、情色、暴力、恐怖等,韩国电影更加全面地反映国民特点,但是受小国文化(非贬义)的影响,宏大场面题材的电影很少,即便有,像中国《嘎达梅林》似的感觉也表现不出来。更不要提《指环王》系列。

韩剧和韩国电影,一个“攘外”,一个“安内”,对整个韩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两者之间相机借鉴和合作不断增多。韩剧题材的选择更加现实化以及拍摄手法电影化,质量更加上乘。而韩国电影借助韩剧优势(主要在中国),如明星人气的积累,逐渐地加强与中、日、港的电影合作,逐渐地扩充亚洲

韩国电影进入一个全盛时代,各大导演也是从各个方面把控着韩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而不是广电总局。纵然韩国电影配额制度是一种本土保护主义,但是韩国电影人也是争气,出了一部又一部的好作品,并没有因为受到保护,而造出大量质量低下的电影。而另外一个原因是韩国政府对电影文化的大力支持,审查制度非常宽松,让电影人随便拍、敢于拍政治敏感性及社会事件。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影响力的进一步也为韩国电影创造的非常好的条件。


等一会儿dou


  • {韩剧,以前是家庭剧情片惹泪,现在灾难戏份升级,可以说:风生水起见声色。}


要说韩国电影怎么样?且看今年来的韩国电影的豆瓣及各类网络平台的评分,有多高?

在疫情期间,恐怕宅在家中的观众观看最多的在灾难片就是分属韩国的电影了。


韩影【釜山行】

一部由于死鹿而造成的未知病毒,在列车员的大意之下,竟然让感染病毒之人上了列车,在被人发现不对劲儿时,列车上车厢中的一节又一节人都已经被感染。


当面临灾难时,都是考验人性的时刻。团结的人总能够冲破层层险阻,却遇到了奸邪之人的阻挠,丧失了逃到安全区的最佳时机,同时,牺牲了马东锡这样的一个力能抗刚的能手。

好在最后,孕妇与小孩,都活了下来,同时用清脆的歌声,惹人潸然泪下。

这是,【釜山行】给人以刻苦铭心的记忆原因之一。听说,【釜山行2】今年可能要开播了,真令人期待啊。


韩影【流感】

如问题简介所述:是由于东南亚的偷渡集装箱中的人带来了未知的病毒,同样也带来了抗体。然而,却由于一对兄弟的操作不当,导致感染了病毒,并将病毒通过各种不同职业的人,扩散了出去。

当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这个城市的人类被隔离处理,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分开隔离观察,而名义上的治疗,其实就是火化!

“纸是保不住火得”,亲人被火化,激怒了未被感染者,在有心人(马东锡)的唆使下,企图闯入韩国首尔。最终,在女主孩子的抗体出现之际,韩国的这场病毒危机才真正得到解决。

【流感】的剧情是最近几年拍摄的,很有代入意义,尤其是在当下的疫情背景。


韩影【铁线虫入侵】

一群本是从事脑领域研究的实验室科员,却由于公司面临倒闭,让本来已经有所进展的实验彻底荒废。同时沦陷的还有他们那颗本是正义的良心。


由入侵昆虫体内的铁线虫病菌发生变异,宿主变成人体,如果不得到相应的解药,那么,面临的结局,只有一个:疯狂需要寻找水之源,然后释放身体中的铁线虫而死。(长期不喝水,也会被铁线虫冲破身体而出!)

男主是为医学博士,拥有着将知识碎片化,随手拿捏的本事,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绝望后,运用自己的知识,将破解铁线虫的原材料去除,添加各类工厂的除虫剂成分,通过化学反应,消除铁线虫病毒。最终解救了那一座危机城市中的人类!

【铁线虫入侵】场面有些重口味化,对长条状物体和密集恐怖症患者,慎看。


韩影【摩天楼】

一栋很高的楼层由于人造雪花,导致了高层起火,由此蔓延,让整栋大楼都陷入了危机之中。

剧中有几个场面很惊心动魄:

  1. 当一电梯的人都挤在一块,向下滑行时,遇到底部的大火,导致了每一个电梯从底部就开始燃烧,变成了一个烤箱,而电梯中的人,则成为了被蒸烤之物。

  2. 当一群头冒献血的人向你跑来,头上还不时掉下各种玻璃碎片,你说吓人不吓人?

  3. 当火灾之后,又遇水灾,简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希望与绝望,在相互交织。

【摩天楼】是火灾类的灾难片,很有看点,喜欢大型场面的不要错过了。


韩影【隧道】

不是自家事,不知当急否?

男主在隧道遇到坍塌,随着一天天的等待,耐心逐渐丧失,而在外面救援的人,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完全不理解当时人的心急。

不仅如此,知晓此消息的人都是不仅所以然,抱着若有若无的态度,冷眼旁观。

直到了最后,若不是最初接电话的那个人拼死加以阻拦,那么,被困的男主,将真的有可能会失去性命。

【隧道】反应的现象,是不好的,但好在结局是好的。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世间真貌!


韩国电影的发展还有很多类型,例如:犯罪、宗教、伦理类,都是极其具有看点的剧情。

影视故事从来都是很精彩的,就看你是否有时间一一看遍“花开”。


Ps:我是【影视精默人】,热衷谍战及各类影视,在尊重规律前提下,进行多方位主观臆想。在时间充裕、空间自由时,会带来精品论证,如有不完善之处,欢迎你,留下你的‘话’。你的点赞与关注是我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