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入黨,98歲仍是上班族的李桓英,蘋果加咖啡的獨居生活很充實

初次知道李桓英的名字,是在去年央視《面對面》的採訪節目上(原諒我的孤陋寡聞,這位老人太低調),此時的李桓英已是98歲高齡,但面對採訪卻精神健碩,吐詞清晰,思維活躍,這完全顛覆了我對一位百歲老人的印象。

95歲入黨,98歲仍是上班族的李桓英,蘋果加咖啡的獨居生活很充實

或許有人知道李桓英,知道她是中國抗擊麻風病第一人的身份標籤,但卻很少人知道她孑然一生,一直過著獨居卻又充實的生活,每天清晨,一個蘋果,一杯咖啡,便是這位老人新一天的開始。

95歲入黨,98歲仍是上班族的李桓英,蘋果加咖啡的獨居生活很充實

01

1921年出身於北京官宦之家的李桓英,1945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醫學院,1946年前往美國學習細菌學和衛生學碩士學位,由於成績過於優秀,在1950年由導師推薦成為了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名官員和性病專家。

七年任期結束後,她拒絕了繼續聘任的機會,瞞著父母和四個弟妹輾轉從英國倫敦,最終在1958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此時的李桓英37歲,用她的話說,這個年紀回來是正當年,如果太晚回來年紀大了,就沒多大用處了。

95歲入黨,98歲仍是上班族的李桓英,蘋果加咖啡的獨居生活很充實

1978年李桓英被派往北京友誼醫院熱帶醫學研究所,從事麻風病的研究和防治,這時李桓英已是57歲的退休人員,但這一次卻成就了李桓英偉大的一生,重啟了她的第二次生命,也從此讓她和麻風病開啟了一段不解之緣。

在新中國成立時,中國仍然有52萬的麻風病人,由於當時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得了此病的人也就只能等死或自己被迫去往偏遠山區,故當時會有一些麻風寨的地方,裡面的人全都是麻風病人,人人避而不及。

然而,李桓英卻偏偏跑到廣西和雲南的麻風村去考察,和這些人進行“親密的接觸”。記者問她:老百姓都害怕的病,你為什麼不怕?李桓英答:“我不是老百姓,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醫療工作者,我從來沒有恐懼。”(說此話時,老人很幽默的說了一句“ 我很願意跟人家抬槓”)

95歲入黨,98歲仍是上班族的李桓英,蘋果加咖啡的獨居生活很充實

麻風病人的主要特點是:會傳染,病人雙腳皮膚潰爛萎縮,面部塌陷,五官扭曲,人們會把它們視為魔鬼一樣的躲避。

然而,李桓英的到來,就像是一位活菩薩,為這些人帶來了希望,得以重生。

李桓英和他們親切的握手,擁抱,到他們家吃飯,聊天,這一切看上去都猶如平常人家裡發生的事一樣自然和諧。

別人用木棍給他們送藥,李桓英就親自給他們喂藥吃,別人害怕,她不怕。

因為李桓英懂得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這一切,懂得用醫學的手段保護自己,懂得如何治療他們,並給以生的希望。

李桓英去往很多麻風病有效治療的國家學習取經,爭取世界衛生組織的免費藥物支持和事業項目,終於在1985年獲得了世衛組織百萬美金的支持。

1990年雲南當年的麻風村在李桓英多年的努力下摘掉了這個讓人一聽就害怕的稱呼,這裡已然變成了一個新生的村寨。

02

2016年12月27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北京的友誼醫院裡,已是95歲的李桓英帶著十幾位年輕人莊嚴的宣誓,成為了其中的一名預備黨員,李桓英的心願終於在這天得以實現。

95歲入黨,98歲仍是上班族的李桓英,蘋果加咖啡的獨居生活很充實

李桓英的父母早已移民美國,當時她偷偷回國以後,他們在香港團聚了一次,想把她帶回美國,但是李恆英拒絕了,他們回到美國,而李桓英回到祖國,一個向東,一個向西。

然而,這一次,也是她與父母最後的相見 ,拍下了最後的一張合影。

95歲入黨,98歲仍是上班族的李桓英,蘋果加咖啡的獨居生活很充實

人生有遺憾嗎?有。

她是不孝嗎?不是,她是大孝。

她孝於人民,孝於國家,孝於天下最偉大的醫療事業。

李桓英一生都沒有結婚,她把最時間與精力都獻給了這個社會,這個她熱愛的祖國,這個充滿希望的生命科學。

如今,我國的麻風病人不到3000人,遠低於世衛組織1%的要求,這是李桓英多年付出的心血,與麻風病戰鬥了一生,她,贏了。

03

李桓英說:我要幹到100歲,100歲是我的極限,在100歲之前我還要好好工作,如果把這些時間用在看電視看小說上,那麼也就浪費掉了。

她不願意這樣活。

她說過,人的生活是自己找的,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生命。

到底是工作為了生活,還是生活為了工作?

李桓英有自己的見解,她覺得是工作為了生活,先有工作,才有生活。工作才得以支撐著你有意義有追求的生活。

95歲入黨,98歲仍是上班族的李桓英,蘋果加咖啡的獨居生活很充實

她依然堅持自己每天做飯,外出坐公交,買菜,早上還是一個蘋果,一杯咖啡,這是她多年的習慣,吃得簡單,但健康。

李桓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醫德楷模,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她一直心心念唸的想著回雲南當年戰鬥過的地方看看,知道當年的麻風村人們已經安居樂業,過得很好了,她放心了。

100歲,李桓英老人的一百歲也在悄悄來臨,有的人一生都在虛度光陰,而像李桓英一樣默默奉獻低調做事的人,在這一百年裡創造了無數的奇蹟,把這一百年活成了一個世紀,太有意義,有偉大的一百年。

95歲入黨,98歲仍是上班族的李桓英,蘋果加咖啡的獨居生活很充實

每個人的生命應該怎麼活,每一天應該怎麼過,追求怎樣的生命價值,活成什麼樣的人,全憑一個人的認知與心態。

李桓英用她的實際行動與付出,在為我們真實的講述著人生活著的意義,一位有光的人,在哪裡都會散發出燦爛的光芒,照亮別人,也照亮著自己每一天的新生。

人生的方向是自己走出來的,沒有人會為你真正有效的指引,別人給你指的是一條道,自己走出來的才叫路。

我們如何去豎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是追求無謂的物資享樂,還是極高的精神世界,如何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這才是我們真正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它將引導著我們的認知與行為,去成為一位怎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