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乌鸡,又名乌骨鸡、药鸡、松毛鸡、黑脚鸡等,与一般鸡的外表和内在均有不同,有白毛乌首、黑毛乌首、骨肉全乌、肉白骨乌等类型,体形较小。多数乌鸡不仅其喙、眼、脚呈乌黑色,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均为乌黑色。

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乌鸡进入药用的历史也很悠久,素有“中国花旗参”之美誉。许多普遍老百姓熟知的用于妇科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乌鸡白凤丸,其中的主药就是乌鸡,而乌鸡白凤丸相传是三国时的华佗为医治其母的病而验证出来的。

明代的医书《寿世保元》和方书《普济方》中均收载有乌鸡,界定其功效为:补肝肾、益气血、调月经、退虚热,可用于虚损羸弱、营养不良之人,慢性疾病及病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骨蒸劳热、消渴、遗精、脾虚久泻、久痢、女子崩漏、带下等虚证补益。

乌鸡中蛋白质、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磷、铁、钾、钠的含量都很高,而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则很少。具有滋补强壮、延缓衰老和抗诱变等药理作用。

乌鸡的食用方法较多,可通过煮、炖、煨、烧、炒等法入食。民间大多用熬汤或炖食,与普通鸡的烹调方法基本一致。

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进入药膳,多见“红枣乌鸡”,即以乌鸡1只、山药50克、枸杞子15克、红枣6枚、陈皮6克、生姜10克,调味品适量,以补益气血、滋补肾气、益肝明目。

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如防治妇女赤白带下或男子遗精白浊、肝肾亏虚,则以乌鸡1只,白果仁、莲肉、粳米各15克,胡椒粉3克,将上述4种放入鸡腹内煮熟,空腹时服食。

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或以乌鸡1只,陈皮、良姜、胡椒、草果各适量,一并炖熟,以作虚弱劳伤、心腹寒湿作痛的防治之用。

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如作为虚损羸弱之人的保健,即可简便其法,直接以乌鸡炖熟,或加入当归、党参炖煮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乌鸡虽是补益佳品,但多食易生痰助火,生热动风。感冒发热或体内有湿热、食少、腹胀者不宜食用。

END

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供稿:湖南中医附一药学部

校对:陈双

审核:黄娟娟

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厨房里的中药:乌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