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離我太遠”

爺爺住的地方離我們很遠,他住在鄉下,家裡人勸過他好多次來市區一起住,但他都沒有答應。

爺爺在我的生命裡是一個模糊的印象。

去年冬天,叔叔告訴我們,他終於給老人家找到了房子。

他用的是“終於”兩個字,語氣裡帶著興奮,說房價雖然貴了點,但好歹環境清淨,交通、醫療設施都很方便。

叔叔興致沖沖地跑到爺爺家裡去說這件事,還給爺爺看了新房子的照片。爺爺笑呵呵的,似乎很滿意。

“別離我太遠”

可當叔叔說出了地址時,爺爺的笑容幾乎在同一時間消失。

“我不同意。”爺爺一字一頓地說,“那麼遠,不行。”

在場的氣氛瞬間冷卻下來。

其實在我們看來,那兒並不遠啊,現在騎個摩托或打個車不用二十分鐘就能到。

我們耐著性子跟他解釋,那房現在有多搶手,放棄的話想再買到可不容易。而且房價只會越炒越高,遠點有什麼關係,現在有滴滴多方便。

但爺爺始終抿著嘴,不肯點頭。

“別離我太遠”

大概是因為上了年紀,所以爺爺每次接觸新的事物時總帶有一絲抗拒。

以前吃年夜飯時,大家都會圍在一起低頭玩手機,也不說話。這時爺爺就會很生氣地訓斥大家,無論是爸爸、叔叔,還是我們這些孫子孫女,都會被他罵。

青春期的表妹愛臭美,總是燙著時髦的頭髮,於是爺爺每次看到,都會皺著眉頭說她不倫不類。

出於對老人的尊重,我們一般都會一邊哄著他,一邊又有點應付地對他說,我們會改的。

不過這次的事是房子,大家都在猶豫著怎麼開口勸說那個老人。

家裡人七嘴八舌說了一大通之後,爺爺終於扯著嗓門大聲說:“我不懂你們說的這些。但你們是想丟下我孤零零一個人嗎?”

這句話後,一瞬間安靜了下來。

“別離我太遠”

那時我才恍然大悟,爺爺的那句“那麼遠”,是指“離他那麼遠”。

我突然想起有一年吃年夜飯的時候,爺爺目不轉睛地盯著放在茶几上的我的智能手機,戴上老花鏡,彷彿小孩子發現新玩具般好奇,好幾次在不經意間問我:“最便宜的智能手機,要多少錢啊?”

也想起妹妹曾拉著我的衣袖,偷偷告訴我說,爺爺的桌上多了好多新開的理髮店傳單。

有次我在爺爺家的桌上看到一個印有模模糊糊生產日期的藥盒,我再三叮囑他不要再貪小便宜買這種東西了,都是騙人的,央視都曝光過。

他小心翼翼地為自己辯解:“我也不是貪小便宜啊,我只想養好身體以後,就不用麻煩你們來照顧我這把老骨頭了。”

此時我才突然意識到,平時倔脾氣還有點兇巴巴的爺爺,也會害怕自己變成累贅,被我們丟下,被我們遺忘。

所以他才會開始努力,很努力地去接受那些他曾排斥的智能手機和美髮,才會連病都不敢生。

“別離我太遠”

上大學時有一次過年,等我準備回家時,他一邊從裡屋拿出一個黑色塑料袋,一邊慢慢地解開打著的結:“我知道現在的小孩都不喜歡皺巴巴的錢,我特意去換掉了。”

我看著那些嶄新的零錢,又看看自己手裡的準備扔掉的養生茶,想起在平時的日子裡,他一個人買打折的菜、便宜的米,領了退休金也捨不得花,總是攢起來,省吃儉用,就連夏天想在房裡裝個空調,他也要猶豫不決很久。

可每次給我們零花錢時,他卻總會毫不心疼地塞到我們手裡,嘴裡唸叨:“在外面吃的穿的用的都別省,爺爺有錢。”

就像之前一樣,他很希望我們能夠去遠一點的地方讀書工作,多見見世面,可如今,閉上眼我都能想到他是如何撕掉掛在牆上的日曆,一天天倒數著日子,計算著我們什麼時候會回來。

他也不敢打電話問我們幾時可以回去看他。

他隱晦地表達自己的想念,只是想告訴我們:“我不會成為負擔,你們也別拋下我。”

“別離我太遠”

我們是他老年生活裡的寄託。如果連我們都像風箏一樣,跑遠了,飛走了,他本來可以牢牢抓住,卻因為我們的奮力掙脫,讓他再也抓不住那根線,那麼他也就空了,倒了。

那天晚上,叔叔在吃飯的時候突然頓了一下,假裝不經意地說:“其實那個房子確實貴了點,我知道還有一套,離這邊比較近,也挺不錯的。”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爺爺沒說話,但我想他,他的心裡多少應該是樂滋滋的。

在過去,我們一直都是用哄的態度去對待爺爺,我們從沒想過真正改變自己,可那個走路有點顛婆的白髮老人,卻一直在為我們做出改變。

那麼現在,我們也終於願意去改變一下自己的選擇,去滿足老人那個小小的、別理他太遠的心願。

“別離我太遠”


/寫在最後/

老人容易生病,每次生病,我父母都會開車到鄉下去接他們來市區看病。

我問過我媽,為什麼老人家都不願意過來跟我們一起住,這樣方便很多。

她說:“我勸過好多次,他們都不願意,說怕麻煩我們。”

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時,我心酸了挺久。

就覺得老人辛苦了大半輩子,可以享清福的時候卻又開始擔心給孩子增加麻煩。

“別離我太遠”

我們時常說老人傳統、老人固執,但其實,相比起我們,他們才是改變最大的一群人。

是因為我們,他們才心甘情願地成為 “老人”。

而他們唯一的心願,是別離他們太遠。

不管是距離,還是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