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土武大郎墓,揭开600年骗局,武大郎高1米8,夫妻恩爱和睦

想必看过《水浒传》的人,对武大郎和潘金莲肯定不会陌生,在施耐庵的笔下,武大郎的形象是“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山东清河县人,自幼父母双亡,以卖烧饼为生,他身材矮小,只有一米五左右,且相貌丑陋,却娶了一个水性杨花、心思歹毒、漂亮妩媚的潘金莲,潘金莲背着武大郎与西门庆媾和,因担心事情败露,最终用砒霜毒死了武大郎。这便是水浒传中关于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


河北出土武大郎墓,揭开600年骗局,武大郎高1米8,夫妻恩爱和睦

水浒传中的 潘金莲


不过,《水浒传》只是一个小说,其人物形象、事情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凑巧的是,历史上真的有一个名叫武大郎的人,其真实情况与小说中的描述截然不同。

在1964年,河北省邢台县武家那村出土了一百年古墓,而这个古墓似乎揭开了一个600年的骗局。经专家的研究发现,该墓的主人就是武大郎,另外还发现了墓志铭,根据其上边的记载可知,武大郎本名武植,虽家境贫寒,但从小就聪明伶俐、崇文尚武,在中年的时候考中进士,随后出任山东阳谷县县令,并且专家根据墓中的骨骸推算,武大郎的身高至少有一米八,而潘金莲,乃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贤惠淑良,其夫妻二人生活和睦,且育有四子。墓志铭原文如下: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河北出土武大郎墓,揭开600年骗局,武大郎高1米8,夫妻恩爱和睦

武植 雕像


由此可见,他们还是颇受百姓爱戴的,那武大郎为何会变人们口中所流传的那样?

这还要从武大郎的好朋友黄堂说起,武大郎在年轻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他的朋友黄堂不惜慷慨解囊,去帮助他,让他能够一心一意的去考取功名,武大郎不负众望,考中了进士,得到了官职,迎来了自己的好日子,而这个时候,黄堂的家中发生了变故,房子也因大火被烧毁了,一时间难易度日,他这个时候就想起了昔日的好友武大郎,于是只身投奔武大郎,希望也可以牟个一官半职,好勉强度日,但武大郎不愿意滥用职权、任人为亲,所以并没有答应他,只是好吃好喝的伺候他。黄堂见状如此,十分愤怒,说武大郎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河北出土武大郎墓,揭开600年骗局,武大郎高1米8,夫妻恩爱和睦


黄堂在回去的路上,因咽不下心中的这口气,于是就到处造武大郎夫妇的瑶,说他们的坏话,走了一路,说了一路。等到黄堂到家的时候,却发现,家里边的房子变得崭新如初,他这才知道,武大郎早就托人送来钱,用来盖房子,他这才明白,武大郎不是不想帮他,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他,此时的他,后悔莫及,奈何路途遥远,且流言传播的又十分迅速,他最终也没能挽回武大郎夫妇的形象,这才造成了如今的状况。

毫无疑问,河北出土的武大郎古墓,颠覆了人们心中对于武大郎和潘金莲的认知,可谓是掀开了一个600年的骗局。



(关于水浒传与真实武大郎之间关系,众说纷坛。我的观点,尚且如此,历史虽确有其人,但并不能证明该人与水浒传的关系,而其好友黄堂一说,也并没有历史的真实考证。

故,该故事仅可做为饭后闲谈时的谈资,博人一笑罢了,历史真实性无从考察,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