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在家上網課,孩子們能掌握好知識點嗎?為什麼?

羊舍妞


我覺得在家上網課學習效果因人而且,不能一概而論。本人是以為小學語文教師,目前也在家給學生們上網課。結合我的網課經歷談談我的感受。

1.優等生,絲毫不受影響。優秀的孩子之所有優秀,是因為他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強大的自我約束能力。這一類學生無論是什麼方式的學習都會很投入。網課期間,班裡優秀的學生作業完成得和在學校學習是一樣的。

2.中等生,稍有影響。學習中等的學生,他們往往是學習習慣還可以,自制力稍差。需要家長和老師督促,這些學生還是比較聽話的,但因為自制力差一些,完成作業的質量和在學校比就要差一些。

3.差生,差生形成的原因就是學習習慣差,缺乏自制力。這類學生往往是在學校學習時各科老師關注的重點對象,他們在課堂上經常不聽課搞小動作,還經常不完成作業,在老師的直接監督下 ,還不能好好學習,何況在網絡授課時老師不能直接監督到他們。我們班級裡的這類學生,在上網課期間經常遲到,在公屏上亂髮表情包,無視上網課紀律,作業做的亂七八糟,甚至有些同學根本不做作業。

試想,經過一段時間的網課學習,各層次學生的距離會越來越大。中等學生和學習較差的同學受到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這兩類學生在開學後肯定都會成為老師個別輔導的對象。





青年教師


上網課是疫情期間特殊的上課方式,像我們江西這邊通一由省教育廳安排,統一用的是贛教雲這款軟件。網課2月10日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給學生上課的老師都是從全省各地市抽調的名師。同為老師的我,一直也有在聽。雖然上課時間短,只有30分鐘,但我覺得這些老師講得很輕晰,很有條理,30分鐘一分鐘也沒浪費。如果學生能坐在電腦前認真聽是能掌握好相關知識的。但學習重要練習和複習,要更好的掌握知識點,我建議還是要家長的幫助。比如定期規納知識點,定期在家考試。而語文和英語每天都要早讀,數學除了老師佈置作業還要自己買題集多練。只要學習態度端正,不偷懶,是能學到知識的。而且網課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我自己也會經常錄一些微課給學生們鞏固知識點。


夫子有話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言傳身教很重要平時我們大人沒什麼機會去了解孩子,總是在忙工作忙應酬。這次疫情使得全國人民都在家待命,是父母孩子培養感情培養習慣的好機會。上網課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每天早上打卡完畢開始按照學校的課程表計劃安排學習,孩子寫作業我就在旁邊看看書,時不時指正一下孩子的寫作習慣,不明白的地方及時講解,有時也會幫孩子做做筆記,畫畫重點。一天學習結束可以允許孩子看會電視,勞逸結合嘛。睡前讀一篇自己喜歡的故事或者作文,因為孩子寫作不太好,這是她給自己定的目標。人們都說這次疫情過後孩子會出現兩極分化,自律的孩子的會越來越好,相反會越來越差。我覺得除了靠孩子的自律,家長的陪伴與督促也是至關重要的,最後說一句,督促不是嘮叨,不是命令!共勉


阿靜皮草


跟在學校裡的效果比肯定會差點,疫情時期的網課也是無奈之舉,辛苦家長了。

那上完網課,孩子真的就不能掌握知識點嗎?我認為不能說的太絕對了,我是一名科學老師,來說說最近幾節課的看法:

1.網課內容很詳細有趣味性。科學本身是一門講究動手思考的學科,但有些學生在家裡無法備齊實驗器材或者根本懶得去準備,上課僅限聽,而沒有做,這對於小學生來說,沒有實際的動手經歷,掌握知識點肯定更困難。

2.課後作業竟然有錯誤?我們地區的網課最後會附上相應課堂作業本中的練習,換句話說就是在課堂上就可以把作業做完了,可是,學生交上來的作業竟然還有錯誤?(我也簡直太想問問他們到底在幹嘛)剛學完就直接鞏固當天內容是很有效率的。

3.這份筆記真詳細。當然也有表現特別好的,我有個學生平時上課經常走神,但現在上網課,每次的筆記都是很詳細,作業質量完成也很棒,更重要的是不用你說,自己就把作業交給我,跟平時的狀態一比,我還有點受寵若驚。

4.我這麼催你還不交作業?一共就幾個學生,釘釘群發佈打卡任務,微信群裡也通知當日作業,是沒看到的話我可以理解,我@你們竟然也不搭理人,老師太卑微了。

5.做家長的更要辛苦一段時間。畢竟還沒有開學,孩子的學習還是多辛苦家長,老師也希望孩子能更優秀,但鞭長莫及,距離產生無力感。

最後希望疫情快過去,解放家長,解放老師。




豪gugu


在家上網課能掌握知識點。其原因是一,每節網課老師都進行了精心備課,且有校領導、助教老師進行適時監督;二、上課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便於使學生接受;三、上網課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和約束力,家長也可以傍聽,可以隨時掌握孩子的知識點;四,上網課相當於一對一教學,使孩子心更靜,注意力更集中,學習效果更好。


皓涵文化


被新型冠狀病毒攪亂的2020年,我們有身處《流浪地球》之感。2月10日,本是開學的日子,本是熱熱鬧鬧的日子,本是高高興興上學的日子。如今,校門口卻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這些意外,無情地攪亂了我們的學習計劃。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從2月10日開始,部分地區開始網上教學。很多地區學校已經開始網上授課,並且一天至少六節課。對於接觸過網課的同學以及從未接觸過網課的同學來說,這的確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網上學習和線下學習有很多不同之處,我們如何上好網課?我想給大家三點建議。

一、樹立好心態

一週上一兩節網課,我們覺得很新鮮,但是每天上好幾節網課,滋味卻不好。以前我們抱怨早起太累,上學很辛苦,現在大家終於明白上學的好。與其抱怨生活被打亂,在家待著憋屈,網課沒效果,不如想想在家上網課的好:不用早起,不用擔心老師盯著,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真正做到我的地盤我做主。

所以,我想對大家說:安心才能靜心,靜心才能學成,任何事想做成,都得樹立好心態。

二、自律很重要

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人,都是最自律的人。拿作家來說。我們熟悉的童話大王鄭淵潔,雖然只有小學畢業,在長達25年的時間裡他是《童話大王》的唯一撰稿人。他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寫作,每天至少寫兩小時,不少於6000字。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高度自律,才變成了現在的童話大王。同學們喜歡的網絡作家唐家三少,也是日更新3000字,十年如一日。由此可見,凡是優秀的人,都有高度自律的品質。

所以,我想對大家說:自律才能獨立,獨立才能成才。

我們總嫌父母管得太多,這個月,我們和父母約定,不讓父母監督,不讓老師監督,我們把自己管理好。這個月我們要向父母證明,我們長大了,我的學習我做主。

三、凡事預則立

《禮記·中庸》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這裡的預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計劃,二是預習。每天學什麼,我們要關注課表,要自己列出計劃表。安排好上課時間和作業時間還有休息娛樂時間。

先說課前準備環節:如上課前,我們是否安排半小時預習或朗讀。上課前我們要提前瞭解上課內容,寫出你的疑難點,帶著問題聽課。因為有了預習,上課時學習效率更高;因為有了預習,上課時變成了第二次學習。

接著說上課環節:網課大都信息量大,老師上課節奏快。上課方式是老師講,我們聽,互動並不多。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先聽老師講,課後打開回放,整理筆記。如果老師有互動,一定要積極參與,因為互動時,我們又多了一次思考,因為老師的點評或鼓勵,又提升了我們的注意力。上網課時,長時間盯著屏幕很疲憊,可以佩戴防藍光眼鏡。課間休息時,趕緊離開電腦,給自己眼睛和大腦休息時間,也是給下一節課提前充電。

再說作業環節:作業是檢測學習效果的一種方式。寫作業前,可以打開回放,有選擇的聽。看看老師講了哪些重要的知識點,我是否都已經掌握好,並整理筆記,這是一個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過程。上課內容理解好了,作業效率自然高。

這個環節中作業訂正尤為重要,老師點評作業後,我們發現問題,要及時訂正,不明白的地方及時聯繫老師答疑。生活中,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學習中,訂正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所以,我想對大家說:作業不在於你寫了多少,而在於你發現了多少問題,又解決了多少問題。

最後說休息娛樂環節:學習是為人的使命,休息是健康的保障。會學習的人一定會休息。面對新疫情,我們更要有健康的體魄,有了好體魄,才能像鍾南山院士一樣為國效力。

總之,利用網絡平臺學習,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讓我們瞭解了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培養了我們的自學能力。但長時間的使用電腦,又損害了我們的健康。困難面前,我們能否經受考驗,我們能否揚長避短,合理安排呢?期待著你的傑出表現。


公務員之路


在家上網課,幾家歡喜,幾家愁。喜的是,智慧的家長,自覺性高的孩子,接收能力強,悟性高,網好,收看設備一流,老師又備課充分,知識點總結到位,又充分訓練,那麼這樣的孩子,掌握的知識點,沒問題。對於沒有智慧的家長,孩子的自覺性又不高,接收能力差,悟性差,網差,收看設備老舊,老師備課差,知識點總結無序,又少訓練,那麼這樣的孩子,掌握的知識點,就可能有問題。


善良無罪7


知識點應該是沒有在教室課堂上掌握得好。因為多數孩子的自律性是不夠好的,在家上網課,老師的監督督促作用就大打折扣。

再加上學習時間減少,訓練強度下降,學生再偷著玩玩手機,很多知識點就被忽略過去了。



觀點note


你好。感謝你提出了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因為有你,這麼多有心人才得以在一起討論互助,共同提高。

首先直白地道出大家心中的顧忌:在家上網課,孩子知識點恐怕難以掌握好!

那可該怎麼辦呢?對於這件好似史無前例的大事,應該持什麼樣的態度,成了大家迫切關心的話題。

隨著時代發展溫飽陸續解決,以更開闊的視野來思考生活、品味人生,孩子性格和諧、人生幸福成了大家的共識。如果把掌握書本知識看作智商培養、鍛鍊生活能力看作情商培養,二者缺一不可,尤其後者更為重要。關於情商的培養,生活中有不少例子。但如果能幸運地遇到一個能在第一時間裡,讓孩子有一個模擬最真實、感受最強烈、印象最深刻、提升幅度最大的拓展訓練機會,成了人們的奢望。

這樣的機會不是沒有。咱們都知道愛因斯坦這句話:“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已有的生活態度決定了能不能抓住機遇。你有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呢?

比如,“存在就是合理的”,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序的這句話指出: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你認同嗎?疫情的出現,自然有它產生的原因,科學家會給我們詳細的解釋。這顯然和我們的運氣好壞、心情好壞本來一點關係都沒有。“屋漏偏逢連陰雨”,並不是天不作美,而是屋本來就漏的隱患。歷史沿革、世事變遷,驗證的都是前因後果。白巖松說:無論你願不願意相信,這就是生活的真相。生活總有些意外的事情,早晚總會來到,沒有誰倒黴。

我們可以坦然面對疫情這個不速之客了。儘管愛心、掛念讓我們一下子輕鬆不起來,但至少可以安心地去做一些事情,讓生活更不那麼糟糕了。

如果你有這樣的心態,你是否會意識到,機遇竟也不經意間也來了。否極泰來,或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因為你良好的心態,那個夢想讓孩子提高的奢望機會已經來到了身邊。

疫情來了,來的不單是疫情,還有時間,還有親情的陪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父母后來都覺得對孩子的愛仍有著無法彌補的缺憾。現在,你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改寫未來,以嶄新的姿態傳遞智慧,傳遞愛。比如以下兩點。

一、示範引領,科學培養。

最好的富養:媽媽好情緒養育孩子,爸爸善於處事,有見識高格局進而影響孩子。

善於控制情緒的父母,穩定的家庭氛圍帶給孩子更多的是:安全感+幸福感。被愛包圍的孩子內心往往充盈,心存善意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未來不論走多遠內心底氣滿滿。

人際關係大師約翰.戈特曼曾說:“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和掌控力,在某個時刻,要比智商更重要,與此同時,這個能力也會決定這個人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取得的成就和幸福感。”所以孩子掌控情緒的能力,這個能力和他多年後的人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1.媽媽什麼情緒,孩子什麼命運。

統計調研者經多年調查統計發現:母親情緒影響著整個家庭的氛圍。母親若情緒不穩定,丈夫焦慮孩子易敏感,並患得患失。所以善於控制自我情緒的媽媽,家庭氛圍和睦,這類媽媽帶出的孩子相對較為理智平和,不容易受情緒的操控。

好的情緒影響行動,良好的行動產生好習慣,好習慣養成好性格,良好的性格決定命運。無法完全控制主宰自己情緒的人,命運也無法掌控在自己手中。

2.爸爸為人處事,社會格局影響孩子未來運勢,決定孩子社會階層

中國傳統觀念“子承父業”是有一定道理的。家庭環境影響孩子情緒進而影響性格,父親對於孩子未來職業影響較重。

朋友大國從事插畫行業十年,知名插畫師,在爸爸影響下,五歲的寶寶也能熟練的繪畫,想象力格外出彩驚到了周邊朋友。爸爸工作內容潛在影響孩子未來的定位,像童年時期給孩子心中播下一顆種子。父親喜愛的東西也在影響孩子的喜好。除了遺傳基因外,周圍環境也在影響孩子。調查發現孩子人際關係,未來與朋友相處模式與父親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有眼界,有格局的父親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看世界視角,進而影響孩子未來格局和階層。

不論何時父母都需要自我修養,成長不但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影響孩子。父母是孩子依賴的港灣,更是他未來前行的燈塔。

二、因為經歷了對突發意外的認識,內心快速成長。及時懂得了感恩父母,珍愛生命。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學會自覺,學會獨立。掌握自學能力。把握人生最大的財富——讀書。學會大愛,學會承受。過一個幸福無悔的人生……

為節省寶貴的網絡空間,不至於較長的篇幅影響您審美的簡練,本第二部分具體內容請參看:我被推薦到頭條首頁的回答“愛,活著,每一天”。該問題“在這次疫情中,什麼問題最值得思考?”鏈接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804745769279553792/?extra_tag=from_mp

謝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天籟聲音


我覺得這是在考驗一個家庭的幼兒的觀念,也是在檢驗過去父母的帶孩子的方式方法,很多以往看不出的問題都會顯露出來。我們家長可以藉此可以好好考察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自覺性,不僅僅是停留在對孩子知識上的彌補,而是指導他們更多地去完善孩子自主學習的方法,比如如何去完善網課筆記,如何做好網課前的準備,如何用網絡和老師互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