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危机为什么要公开透明?


应对危机为什么要公开透明?

阳光是最好消毒剂

如果说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那么,阴暗则是危机的培养皿。

对于危机管理而言,绝大多数的组织都知道并认可“公开透明”的重要性。但是,一旦有坏消息,却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射——隐藏坏消息。因为,坏消息会对个人或者组织声誉造成不好的影响,抹黑自己是所有人都不情愿做的一件事情。

从短期来看,隐藏坏消息确实拯救了声誉。但是声誉是一个长期评价,隐藏坏消息会对长期声誉的破坏,隐藏得越久,隐藏得越多,对声誉的潜在破坏就越大。一旦失信于民众,任何挽救措施都无济于事——所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公开透明”虽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声誉的损失,但是当内部和外部成员相信你所说的话,并对你解决问题的承诺充满信心时,未来所做的一切都是都声誉的加分。

所谓危机,先危而后机,危就是要选择“公开透明”主动抹黑自己,然后接下来就是“机”——这就是彼得森格(Peter Senge)“先坏后好”的管理思想。

如果希望将“危”变成“机”,必须鼓励人们大胆地说出他们所看到的当前问题,解决人们看到的问题,是真正的危机管理,每一步的行动都是在积累声誉。如果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又如何去修复它呢?

当坏消息开始涌现时,无论是医院的医疗错误,还是流行中的新病例,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已经跨过了第一道障碍——信息的获取。有了准确的信息,危机管理工作才可以将注意力和资源转移到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上来。

危机管理要解决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抱着一切都好的错误信息,对危机无动于衷。将坏消息隐藏,希望未来一切都会自己变好,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并不是什么策略。鸵鸟把头埋进沙子并不会让局面变好,要把“一厢情愿的想法”变成现实,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公开透明”。

《无畏组织》(The Fearless Organization)一书,通过20年的心理安全研究发现:当问题被完全地置于明亮的阳光下时,各种学习和建设性的进步就开始了;而当问题不在阳光下(被隐藏和掩盖)时,各种灾难和持续的破坏往往接踵而至。

谎言需要另一个谎言来圆谎,“掩盖”需要另一次“掩盖”来隐藏。

选择“公开透明”需要勇气和智慧,这是解决危机问题的必要手段和方法。只有“公开透明”,人们才愿意把他们看到的、知道的和担忧的都说出来,而这是危机管理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