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上幼兒園了怎麼辦?10個方法幫你處理幼兒分離焦慮症

分離性焦慮是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嬰兒分離焦慮症,顧名思義,就是嬰兒離開親人身邊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焦慮、不愉快、不安等症狀。不少天天帶寶寶的家長們會發現,有時候離開了寶寶的視線一段時間,寶寶就會哭鬧。這種情況就是嬰兒分離焦慮症。

多發生在6歲以前,其特徵是當與親人分離或離開他熟悉的環境時,表現出過度的焦慮,過分害怕獨處,有的還會出現軀體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等。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怎麼辦?10個方法幫你處理幼兒分離焦慮症

每對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如何處理好和孩子的分離,降低乃至消除寶寶的焦慮,是每個家長都要面臨的問題。

1、確信分離環境的安全性

如果要安排寶寶獨睡,必須先確認睡眠的環境是否安全、安適。如果要將寶寶託給保姆或托育中心來照顧,也應該先確認替代照顧者不要超過2人以上,而且能經常陪伴在寶寶身旁,另外托育環境的安全也不容忽視。

2、慎選臨時照顧者

如果父母要外出一段時間,務必要將寶寶托育給自己和寶寶都信任、都熟悉的臨時照顧者,這對於減輕分離焦慮非常重要。如果寶寶不適應的大哭大鬧,可以和寶寶做一些小遊戲;給寶寶不同的新遊戲;給寶寶看熟悉的父母的照片;多抱抱寶寶;或是多帶寶寶到戶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見見外面的新鮮事物,儘可能的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暫時的忘掉與熟悉之人的分離之苦。

3、帶上喜歡的物品

有些寶寶獨愛他自己的玩具,有些寶寶則更依戀自己的小被子。因此,在寶寶與父母短暫分離的時候,不妨讓寶寶帶著這些能給他帶來安定、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可讓寶寶舒服許多。

4、讓寶寶覺得安心才離開

在必須和寶寶分離的情況下,最好給寶寶一點適應的時間,建議父母先陪伴寶寶,直到他比較放鬆後再離開。當然,如果能預先讓寶寶有心理準備就更好了,如果能早早建立起“預告”與“預先熟悉新事物”的習慣,就能讓寶寶在未來的生活歷程中更為順利。你和其他人的相處方式會影響到寶寶對陌生人的看法。因此,當有朋友或是鄰居來家裡時,展現微笑並熱情打招呼,這可以讓寶寶感覺和陌生人相處是愉快的。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怎麼辦?10個方法幫你處理幼兒分離焦慮症

5、記得和寶寶說“再見”

父母要記得在分開時與寶寶說“再見”,這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承諾,也是對大人產生信心的基石。即使已經處在焦慮的分離情緒中,也要記得跟寶寶說“再見”,因為這是與寶寶建立信任的好機會,千萬不要偷偷或強硬地與寶寶分開。

6、儘可能遵守承諾

父母要儘可能遵守自己對寶寶的承諾,即使真的無法施行,也應該及時讓寶寶瞭解自己的狀況,以免加重寶寶的分離焦慮。

7.相信媽媽一定會回來

很多母親一想到要離開年幼的寶寶,就非常於心不忍,其實寶寶也是如此,你可能都無法想象即使是一歲以內的寶寶,對媽媽的依戀程度會如此之深,稍離開片刻便會急躁不安,哭著要找媽媽,可是有時也是萬不得已,必須離開寶寶一段時間的時候,一定要常常跟寶寶儘可能多的在電話裡聊天或視頻,讓寶寶多聽聽媽媽的聲音,看看媽媽的照片,讓寶寶心裡有所慰藉,相信媽媽很快就會回到自己身邊。

8.培養寶寶獨處的能力:

平時在帶寶寶的時候,看見寶寶自己認真的在玩時,可以偷偷走開,在旁邊觀察寶寶一個人可以玩多久,等寶寶發現身邊沒人大哭時,立刻出現在寶寶身邊安慰他,告訴他別害怕,媽媽在這裡,經常這樣試試看,看寶寶一個人玩的時間有沒有變長,長此以往也可以鍛鍊寶寶獨處的能力。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怎麼辦?10個方法幫你處理幼兒分離焦慮症


9.遊戲法

比如說寶寶幾個月以後就愛玩躲貓貓等遊戲,你先讓寶寶有一個短暫的分離適應,讓TA知道媽媽不見了還可以再回來。

10.認識新的朋友

  嘗試讓寶寶多認識一些新朋友。每天帶寶寶出去散步,公園、社區、商店都可以,讓寶寶看到越多人越好。經常見到某些人會讓寶寶有持久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