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營銷趨勢猜想

育龍網絡大學

2020年十大營銷趨勢猜想

在過去的一年中,不管是甲方還是乙方,「我太難了!」成了這一年最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以「年度漢字」著稱的《新週刊》,將2019年度漢字定為「南」;《人民日報》的2019年度漢字評選中,也出現了「南」。

2020年十大營銷趨勢猜想


關於2020年的營銷大趨勢,以下十個2020年營銷趨勢猜想,是最近思考的結果,也包含了最近和一些不同行業的朋友一起探討的結果,也許對也許不對,歡迎一起探討。

趨勢一

品牌對轉化和效果的追求更極致

這個觀點相信沒人會反對吧。品牌對於轉化的強烈追求在2019年已經絲毫不加以掩飾,每一分預算,不管是多是少,都要花在刀刃上,幾乎是每個品牌這一年的常態。

這也是為什麼2019年「私域流量」、「增長黑客」、「裂變」、「KOC」這些概念突然火了起來,背後其實是品牌面對經濟下行的流量焦慮。

和不少品牌的CMO或市場負責人交流之後,可預見的是,2020年大部分品牌的投放策略可能會更保守,這裡的保守並不代表花更少的錢,而是預算將被投入到更容易被量化的領域。

舉例來說,品牌在面對類似上百萬的TVC和快閃店這樣的土豪打法時可能會越來越謹慎。如果說前幾年品牌更願意大方直接地「買」流量,2020年,他們更傾向的是精準營銷背後更多的對於流量的精準運營。

對於2020年的營銷人來說,花錢很重要,怎麼把每一分錢都花出該有價值更重要,當然,殘酷的是,也許這樣的訴求也會淘汰一批人。

趨勢二

因為流量焦慮成了所有人的病,所以我們必須尋找到新的流量價值窪地。其實這並不算2020年的趨勢,應該是每一年的趨勢。

每個階段都有人先行一步找到了流量價值窪地,這群人享受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紅利。抖音、快手、拼多多、小程序、新零售……這些都是鮮活的例子。

我並無法斷言2020年新的流量價值窪地在哪裡,不過大膽預測企業微信也許會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必須提醒,如果有條件,我建議你在2020年多關注企業微信的動態。

2020年十大營銷趨勢猜想

說實話,企業微信在過去幾年一直比較雞肋,大多數人也僅僅把它當作一個騰訊抗衡釘釘的業務模塊,但結合企業微信最新升級,我大致列幾個企業微信已經實現的功能:

  • 企業微信可以添加個人微信好友,且上限可以比個人微信高;
  • 企業微信可以綁定個人微信,並讀取個人通訊錄;
  • 企業微信除了可以成立內部群外,支持成立外部客戶群,目前上限提升至100人,並且,500人、2000人不等的群權限正在進行測試;
  • 企業微信可以發紅包、使用小程序,同一小程序可在個人微信和企業微信兩端打通。
  • 企業微信3.0新增打通客戶朋友圈功能。


相信敏感的人已經看到了這些功能背後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微信這幾年一直沒有放鬆對於各類「誘導分享」行為的監管,最新的政策把拼多多的「砍一刀」、「好友助力」等都打入冷空,你可以預設,今後想在微信生態裡薅流量,肯定會越來越難。

趨勢三

下沉市場價值凸顯,將成為新的必爭之地

這還是品牌對於流量的無限渴望激發出來的必然結果。快手、趣頭條、OYO、拼多多、京東……三四線城市成為各大互聯網企業爭奪流量的主要戰場,小鎮青年的消費力成為決定增長的關鍵變量。

大大說,中國市場那麼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這是說給外國人聽的,更應該是說給中國創業者自己聽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不管你現在在中國做什麼生意,你都不應該忽視下沉市場了。

2020年,不要再以為你的品牌高大上,不要再低估小鎮青年的品味和消費力。

順便提一下馬上到來的春運,春運真的很神奇很特別,這是獨屬於中國的一場大型人口遷徙,今年預計超30億人次。正是這樣的每年一次的固定時間點,往往是品牌發力下沉市場最好的時機,因為大城市的人開始迴歸三四線城市,這是一條最原始、成本最低的路,將你的品牌擴散到下沉市場去。

趨勢四

傳播比創意更重要,渠道競爭更慘烈

傳播和創意如果需要一個優先級,那一定是傳播在前。所以我堅持認為每個品牌都應該在2020年更注重傳播,或者更直接一點,我認為越來越多甲方市場部會考慮新增或者專設一個媒介崗位,這個崗位的重要性將在2020年更多的凸顯出來,以至於你不應該指望把它交給外部來解決。

不管你信不信,渠道的競爭在2020年會更慘烈,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線下的流量也不會便宜,精準的流量更珍貴。

但我絕不是說創意不重要,相反,好的創意會更貴更難得。這背後也有刷屏越來越難的無奈,即使是年初破圈刷屏的《啥是佩奇》,也終究沒有扭轉佩奇大電影的口碑和票房。

2020年十大營銷趨勢猜想

所以,在甲方會更精細化計算自己的預算投入的背景下,如果非要排一個優先級,也許更多人會願意把重心聚集在傳播和渠道上。

趨勢五

分眾式洗腦廣告仍會被效仿

分眾式洗腦廣告在過去兩年「大放異彩」,雖然洗腦廣告爭議頗大,包括我本人也承認我視其為廣告的糟粕,但我們似乎也必須接受,這種形式的廣告,在2020年可能並不會消失。

不管是Boss直聘、鉑爵旅拍的循環洗腦,還是易車一天內54座城市電梯的同時出現,洗腦廣告總有辦法以新的概念包裝出現在我們的電梯間裡。

CTR等數據顯示,今年7-8月,電梯媒體花費TOP20品牌中同比新增了妙可藍多、君樂寶、養生堂、惠氏、良品鋪子、福臨門等多個食品飲料品牌;賽麟、長安福特等汽車品牌也躋身榜單;本土彩妝頭部品牌卡姿蘭也新晉名單之中。

甲方對於預算的謹慎導致品牌更需要在一個點打透,碎片式的傳播難免分散最終的效果。畢竟,Boss直聘、鉑爵旅拍這樣的甲方已經多次聲稱對投放結果滿意,甚至不在乎以犧牲品牌美譽度為代價。所以,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質疑洗腦廣告會繼續存在呢?

趨勢六

網紅馬太效應加強,或有網紅走下神壇

直播的回春似乎又讓大眾看到了網紅的力量。

其實網紅這個生態這幾年出現了一些變化,但也有始終不變的地方。從早期的鳳姐、芙蓉姐,到現在的李佳琦、李子柒等,最明顯的變化是這一代新的網紅,更多的是有真材實料的「內容型網紅」。

「內容型網紅」對於品牌的價值顯然更高,品牌共創的空間也更大。第一代「內容型網紅」的代表papi醬如今已經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內容型網紅」介於KOL和明星之間,更多品牌在這中間是存在發揮空間的。

不變的是網紅這個生態始終存在馬太效應,資源被頭部網紅虹吸,以今年雙十一的淘寶直播為例,薇婭和李佳琦霸佔了大量的流量,第三名和他們兩的差距比想象中更大。這一點在抖音、快手上也有明顯的趨勢。

另外,當頭部網紅開始被當作樹立榜樣的對象,或許背後也暗示著物極必反的規律。網紅翻車現場在2019年也成為一大話題,大膽預測,2020年或有個別網紅將走下神壇。

趨勢七

賣貨是最終目的,流量閉環是重中之重

淘寶直播負責人趙圓圓在雙十一覆盤中寫到:如果沒有整個阿里經濟體的集體加持,對淘寶直播的大量投入,僅靠幾個主播,淘寶直播成不了這麼大的氣候。

淘寶直播的突然「迴歸」,我個人會總結為「離賣貨更近」,而這恰恰是2019年這個檔口所有品牌都在追求的,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大品牌都放下手段來開直播,還是要賣貨啊!

今年有個熱詞叫「營銷鏈路」,這條「鏈路」,不管你繞多少個彎,到最後的目的都是要賣貨。淘寶直播離賣貨最近,所以成了。

除此之外,快手、抖音、愛奇藝……平臺都在嘗試完成流量閉環,不能做到閉環的流量,對品牌來說就是無效或者低效的流量。

2020年,品牌也許會在各種平臺追求流量,小紅書、B站、知乎、直播……平臺的商業化能力和品牌的選擇有極大的關聯,流量閉環的鏈路最短,對品牌的吸引力自然就最強。

趨勢八

跨界聯名依然有效,但邊際效用遞減

2019年絕對是跨界的狂歡,「萬物皆可跨,事事皆可聯」成為了不少品牌推崇的宗旨。從這個角度來看,2020年,對於品牌方來說,跨界聯名依然會是成本最低的用戶互動形式之一,但是,邊際效用遞減同樣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故宮、大白兔、旺旺、樂樂茶,這幾個在今年以跨界出名的品牌的走勢,已經預示了這點。

從趨勢上來看,肯定會有不少後知後覺的品牌在2020年繼續瘋狂跨界,但聰明的品牌可能會開始對跨界聯名失去興趣了,至少,單純的販賣情懷已經很難再享受到紅利了。

趨勢九

90後不算年輕人,所有品牌都要年輕化

2020年的有幾個殘酷的事實,第一批90後步入而立之年;20後即將出生,20後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是一樣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90後已經不屬於年輕人了。1995-2009年出生的一代被叫做「Z世代」。根據相關數據統計,Z世代總人數約為2.6億,越來越多品牌已經瞄準了這2.6億人。

2020年十大營銷趨勢猜想

「國潮」,就是第一批迎合Z世代審美的品牌達成的成就。這也許讓很多人看不懂,不理解,那可能是因為你老了。

所有品牌都要做年輕化,這不僅僅在說品牌必須開始去研究新一代的年輕用戶,同時也意味著,品牌內部必須擁有全新的視角,雖然可能很殘酷,但你必須承認,老一套的做法和視角,也許已經過時了。

從我接觸的情況來看,已經有不少品牌把CMO和市場負責人的年齡下調到了30歲以下,他們更懂年輕人,更大膽放得開,這也許是品牌年輕化更加核心的東西。

趨勢十

奧運年大風口,體育營銷重現

雖然距離2020年東京奧運會還有7個多月時間,其實已經有不少品牌開始為奧運會佈局了。2018年世界盃營銷的格局同樣有可能在2020年奧運會重現。

奧運熱點四年一次,多數品牌大概率會蹭一蹭,但依然要注意版權風險,奧運蹭熱點侵權的案例並不少見。

運動員代言、體育相關主題廣告片等也必然增多,所以也更考驗品牌在這方面的創意。

  • 轉載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