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順序影響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最近幾個朋友聚會聊天,聊起家裡的大寶二寶時,我們驚奇地發現:無論是兄妹、還是姐弟,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 “老二要比老大精明的多”!

出生順序影響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而這一點,很多二胎媽媽都深有體會~

小魚兒媽媽:

“我家老大就是比較傻,被妹妹欺負了也不吭聲,下次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還是先給妹妹。有時候我都替他著急,總是被欺負也不是回事兒呀。

反觀妹妹呢,就機靈多了,小嘴特別甜,就算惹了哥哥生氣,三言兩語就哄好了,真是個人精。”

橙子媽媽:

“ 比如兩個孩子鬧騰要買某個玩具,6歲的老大就哭天喊地“媽媽,我要這個;媽媽,我要買這個……”循環往復;

4歲的老二也會重複老大的行為,但是如果1分鐘後發現沒人理他,就會轉變策略,“媽媽,我們去聯華超市玩吧…”“阿公,我帶你出去玩吧,我們去看魚吧…”然後就帶到某個玩具店裡去了……

難道真的應了那句話“老大傻老二精”?難道“出生順序真的會影響智商”?

(Ps.這裡的“傻”是說相較而言,老大更加憨厚老實,而老二則更加嘴甜機靈。)

出生順序影響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在老二出生前,很長一段時間,老大都獨享著家人的寵愛,因此老大會更加的以自我為中心,性格比較清冷、高傲,看誰都冷冷淡淡的。

直到弟弟或妹妹出生,家裡所有人的注意力突然都轉向老二,老大意識到爸爸媽媽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的了,開始想方設法地重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甚至會出現行為的倒退。

懷大寶的時候,沒有經驗,第一次當爸媽,從懷孕、孕檢、能吃什麼、怎麼睡、怎麼躺…都十萬分小心,生怕寶寶有個好歹。生下來後,又要學習怎麼抱、怎麼餵奶、怎麼哄睡、添加輔食…

養老二的時候,因為成了“過來人”,所以多了幾分淡定,更加能夠放開手腳了,即我們俗稱的“照豬養”,父母的這份從容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和人相處時防禦心理不會那麼重,心思比較單純,更加隨和。

成長過程中,孩子們取得父母關注度的多少,採取什麼樣的對策和競爭,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所以,手心手背都是肉,二寶很可愛,也別忘了抱抱大寶哦~

你家老大、老二性格差異大嗎?留言區一起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