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现房销售政策突然撤回,楼市又释放出一关键信号

海南现房销售政策突然撤回,楼市又释放出一关键信号

3月7日,海南省印发了《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


海南新政的关键词很显著,简单地说就是以下三点:


1.海南本地人限购两套,第三套禁止购买。


2.新出让土地施行现房销售制度。


3.向无房或人均住房面积未达到平均水平的居民推出安居型商品住房。


海南现房销售政策突然撤回,楼市又释放出一关键信号


到底该怎么理解海南的楼市新政呢?


解局君认为,海南新政的目的在于经济上打击高房价,去地产化,发展实体,吸引人才。


房屋预售制度是高房价的推手。


在房屋预售制度下,房地产开发商不仅能以低成本使用银行资金、无息占用购房者的预缴款以及承建商的垫款,而且也不需承担房屋的存货成本。


而房企可以使用各种策略让房价持续上升,并在此后逐步剥夺购房者的各种权利比如车库、配建、绿地等。


海南经济很大程度依赖楼市,而且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所以在抢人大战中毫无优势。


现在严控楼市就是要去地产化,海南绕开了工业化的路径,直接通过服务业崛起带动经济。


同时,海南提出了发展安居型住房,就是出于吸引人才的考虑。


海南现房销售政策突然撤回,楼市又释放出一关键信号


3.7新政中,最称奇的就是取消房屋预售制,这是首创,也是一剂猛药。


预售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他们仅需极少的自有资金,通过占用购房者的资金,实现了“空手套白狼”的经营模式,后来很多中小开发商、甚至皮包公司都参与其中。


这就给楼市造成了很大风险。


一旦资金链崩溃,房产商卷钱跑路,买房者血本无归,老百姓一点办法都没有。


业主申诉极其困难,即使法院判开发商输,法律也拿没钱的开发商没办法。


没有跑路的,也未必能如期交房;就算交房了,偷工减料、货不对板现象经常发生。


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近三年市内期房交房维权达到90%以上。


可以说,房屋预售制的存在,消费者必然处于受掠夺与打压的被动地位。


这些看似取消房屋预售制是合理的。


海南现房销售政策突然撤回,楼市又释放出一关键信号


可意外的是,该政策在3月9日却出现重大反转,这一政策从海南省政府官网消失了。


无独有偶。


2月21日,驻马店市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


但在一周以后就被住建部约谈,之后驻马店就取消了该政策;


广州市政府3月3日发布了扶持楼市48条举措,包括:广州公寓、商铺等商办项目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单元,不再限定销售对象。


4日,《通知》被广州市政府官网撤下。


楼市政策频繁的一日游、半月谈所谓何故?


今年疫情对于楼市造成了很大冲击。


售楼处关闭,中介公司关门,不论是新建商品房还是二手房,成交都大幅缩水。


当然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原因大家都懂。


据不完全统计,2月份,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了不同程度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比如深圳、杭州、上海、合肥等均有减免物业租金、延期缴社保费、减免和延期缴纳税款等政策。这些政策主要缓和企业短期内应付账款压力,以稳为主。


但是上面很快发话,不把楼市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手段。


海南明明是收紧楼市,为什么还要取消呢?


解局君认为,海南的政策收的太猛了,有些超前思维


取消房屋预售制虽然贯彻了房住不抄的原则,可如此以来房企没有活路了。


说到底,上面不想让稳楼市搞成开放楼市或者锁死楼市


海南现房销售政策突然撤回,楼市又释放出一关键信号


一直以来,海南经济对于楼市的依赖性都很强。


1992年,邓公发表南巡讲话,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


海南建省和特区效应也因此得到全面释放,很多人南下海南创业,准确的说是去炒房。


在资本的助推下,这座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


平均每80个人一家房地产公司, 地价由1991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600多万元/亩。


楼市泡沫随之而来,最后的结果是全省“烂尾楼”高达600多栋、1600多万平方米,闲置土地18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元,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


海南楼市的1.0时代结束了;


这场楼市大跃进运动影响了海南之后的十多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从2010-2016年,大批东北人南下海南,整个海南被东北人占领了。


此前三亚市房价水平变动不大,均价一般不超过20000,而自从东北人来了之后,三亚市房价直线上涨, 俗称海南楼市的2.0时代;


2018年4.22调控以后,海南楼市平静了很多,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被纳入国家战略,海南也迎来了新的契机。


今年海南将建成自贸港。


自贸港,一般都是零关税港、免税港或低税港,在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开放等方面引领全球。


毫无疑问,海南楼市又要大涨一波


去年,海南卖地收入是历年来最高,突破300亿。


但全省的商品房销售,却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萎缩,这就意味着海南的楼市库存很高。


房价上涨短期可以刺激经济,但对房企的副作用和经济的负面效应,无疑是相当明显的。


所以此次3.7调控也是意在永绝楼市后患。


海南现房销售政策突然撤回,楼市又释放出一关键信号


可这也不是短期就可以摆脱的,是需要时间消化的。


记得2018年4月22日,海南深夜发布这样一则通知:


要求对于户籍迁入海南省的居民家庭只能购买一套住房,并须提供该省累计24个月社保或纳税记录。


堪称史上最严格的调控。


但4.22调控政策和此次3.7调控政策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4.22调控政策对于海南本省人购房态度是温和的,可现在不仅堵死了本省人的购房缺口,还直接取消房屋预售制度。


在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海南楼市需求大幅降低。


房企日子已苦不堪言。现房销售又拉长了开发周期,拿地到开盘的时间延长、资金无法及时周转,开发商开发成本会显著增加;


2018年房企总体资产负债率已经接近80%。如果预售制全面取消,一旦房企出现大规模资金链断裂,银行债务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就算没有那么严重,突然从预售变现售,市场供给减少,相当于抑制了市场需求,房价未来一段时内会猛涨一波。


海南省政府一刀切,看似办事果断,但是该政策能坚持到多久,恐怕谁也不知道。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高周转的好处,是提高了土地出让的效率,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卖地收入。


如果高周转不复,一宗土地两年才能变现,开发商必然减缓拿地速度,土地财政又将如何维系?


对于购房人,自1994年国内建立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以来,全国各主要城市商品房预售比例基本达到90%以上。


突然暂停房屋预售制度,那么已经付款的期房百姓怎么办?


楼市突然刹车,对于现在疲软的经济怎么办?城镇化进程是不是又要拖后?


这也是此次疫情中地方政府争相出台松绑预售政策营救房企的原因。


由此可见,现实利益错综复杂,取消房屋预售制还需从长计议


海南现房销售政策突然撤回,楼市又释放出一关键信号


对于现阶段的海南,稳定楼市就相当于放松了。


好的政策需要恰到时机,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取消房屋预售制,确实可以给楼市致命一击。


但现阶段,这只能说是一次冒险的试点,所以即便是实施也要有一个试点期限。


对于预售制度带来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了,但该政策取得效果也是显著的,这需要辩证看待。


解局君认为现阶段重点是稳定楼市,重点放在建立商品房预售必须公开事项的监督检查制度、包括事后的追偿办法上。


防止开发商以虚假广告、名不副实的宣传资料欺骗购房消费者。


假如开发商最后因资不抵债,如何将其资产会被法院拍卖,对于三角债问题的处理。


对于业主,还是要看清开发商的资质,了解房企过去的业绩才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