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外星人是否存在?外星人存在于哪些星球?

王超行侠仗义


我想宇宙中一定会存在外星人。因为宇宙如此之大,如果只有人类存在,岂不是太浪费了!

自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来,人类就把探索的目光投向宇宙。寻找外星人是宇宙探索任务之一。世界各地发现的UFO,为人类对外星人提供了无限的遐想。外星人做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热门话题,也成为科幻电影的重要素材。有人说,美国和外星人有过接触,美国51区就有外星人替美国工作。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没有为外星人的存在提供有力的确切证据。

于是,有人感叹,茫茫宇宙,人类是唯一高级智慧生命,是宇宙孤儿。果然如此吗?如今人类依靠科技,可观测的宇宙茫围只是960万光年的范围,在这个范围有着无数的恒星和行星。人类寻找外星人方法是找类地行星。别说960亿光年的可观察宇宙,就是银河系中也有着数量庞大的类地行星。而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和手段,搜索的范围也是极其有限。人类可观测宇宙,只占宇宙总质量的15%。宇宙还有85%的暗物质暗能量,至今人类无法观测。宇宙人存在于暗物质世界也未可知。总之人类的搜索范围太小了,就像在浩瀚无际的大海里扚一飘水,没发现鱼,谁也不能据此断定海里无鱼。

目前,人以寻找类地行星做为寻找外星人的方法,是以碳基生命生存条件做为外星人生存条件,并以此做为寻找外星人的条件。可是,外星生命是否是硅基的呢?如果这样,外星生命生存的条件就和人类不一样。那么我们寻找外星人的方法是否就有问题呢?

总之,人类至今没有找到外星人,可能是由于科技水平有限或寻找方法不对。我想信外星人是存在的。总有一天,科学会揭开这个谜底。








江山如画6137


有一些事情可做为此证据:

1、1938年,河南省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体,两个人被吸走,几小时后被放出来,记忆已经全被清除

2、2008年,比利时一天晚上在空中发现3个不明飞行物体,疑似UFO

3、2018年5月,美国一军事基地天空中出现不明巨大物体,疑似机器人,凭现在的人类科技水平,根本做不到

4、1994年贵州空中怪车,据贵州人讲,那天晚上下着暴雨,忽然有一红光和一黄光闪过,疑似UFO,至今此事仍然备受争议

5、2006年12月,上海上空出现巨大不明飞行物,目击者上万,当时还被电视台报道

6、1981年出现的不明螺旋状飞行物,超过中国10多个省均可发现,目击者200万多

7、1997年,黑龙江五常县发现不明飞行物,当地村民还与其进行对话

8、美国51区事件,一军人还与其不明身份人物进行过对话

【还有很多我不再一一说了,相信大家一定也遇到过】

外星人出现在以下星球,机率按从高到低排列

1、类地行星【:类似地球的行星,气候、环境、大气都与地球相似】

2、其他岩石星球

3、人类现在还无法探测到的宇宙区域

4、地球


塔坦爱吃棒棒糖


首先,外星人存在的概率应该很大很大,个人认为接近100%因为宇宙太大了,大到出乎人类的想象,目前可观测宇宙都让人难以想象。

这么说吧,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粒尘埃,银河系中类似太阳的恒星有几百亿颗,银河系外的大片宇宙等着人类去探索。

那么类似于地球这样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肯定是数不胜数,只是人类的科技水平达不到探测到他们而已。

即便是地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出了生命甚至产生了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但是,宇宙的规则人类能参透吗?地外的生命有可能适应宇宙的另外法则,他们可能不需要地球这样的环境就可以存在,这都是有可能的。比如说他们不需要水和空气?

太阳系内的生命存在人类能没有办法弄明白,更别说茫茫宇宙了,只是寻找类地星球显得有些狭隘。

个人感觉在宇宙中生命的存在形式一定多种多样。等着人类去探索的很多很多,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得继续发展,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可能这种问题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了。





西瓜看世界773


卡尔·萨根、史蒂芬·霍金等科学家们认为,可以观测到的宇宙是如此之大,说除地球之外的其他地方不存在生命是不可取的。有许多有争议的证据称外星生命是存在的。

外星生命可能是在宇宙很多地方独立的产生,也有可能在一个地方产生生命,然后传播到其它可供居住的星球上去。这两种假设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但以尺度和机率的角度来看,作为位于适居带的地球拥有维持物种的生命生存和演化的所有条件,而事实上从地球历史中的显生宙开始至今,在长达五亿多年的岁月间和数百万的生物物种中,只有一个物种成功地演化成为高等智慧生命——人类,而非多种多元的高等智慧生物并存于地球上,这显示了在相同条件下,高等智慧生命并非如此的轻易出现和存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基于“生物体基因复杂性”的研究认为宇宙中的生命在97±25亿年前就开始存在了,这比地球形成要早数十亿年。

存在的可能性

认为地球之外存在生命有着很简单的事实的支持:仅仅在银河系中就有2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而银河系只是宇宙中超过1000亿星系中的一员。据估计至少有十分之一的类似太阳的恒星具有行星系统。换言之,在可见的宇宙中,有至少6.25×1018颗具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即使我们假设每10亿颗恒星里只有一颗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系统,那也有6.25×109个行星系统存在于我们可见的宇宙内。

现在据我们所知,太阳在行星系统里是普遍的,并没有独特的性质。因此可以相信在许多其他行星上也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在此假设之下,所有这些行星都不进化出生命是极不可能的,因此宇宙中很可能还有其他生命的存在。不过以上推测无视了一个事实,即生命的存活时间窗口可能只有数百万年。

生命存在的几率在1961年提出的德雷克公式就已经估算过了。然而,德雷克公式里有诸多的系数是完全基于猜测的,因此按此公式推算的结果也是具有争议的,并无法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考虑到生命会在行星间蔓延:如果技术足够先进的生命形式在星际殖民,并且文明延续足够长的话,它们会在数百万年内充满整个星系。但事实上没有迹象表明这一现象的存在,这个事实被称作费米悖论。

可能的生存环境和形态

科学家在搜索外星生命时,多以液态水和有机物的存在作为外星生命存在之前提条件。水为地球生命体内各种化学反应提供了场所。水的中性pH值使得其电离的氢氧化物和水合氢离子既可以溶解带正电的金属离子,也可以溶解带负电的非金属离子;另外,有机物分子亲水性和疏水性的事实使得有机物分子能够形成水封闭膜。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也使得其更加容易储存蒸发的能量,并在冷凝时释放出来。这有助于气候的调节,维持生命所需的热稳定性。

有人批评这样以地球生物为蓝本的先入为主的观点阻碍了外星生命的探索。卡尔·萨根在1973年提出碳沙文主义,认为这些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限制了我们对于地外生命可能性的想像。例如在宜居带之外,有可能通过地热等方式维持地底的生物圈;也有生物能够在高砷低磷的环境下存活,这说明生物组成“必备”的六大基本元素:碳、氢、氧、氮、磷、硫,可能不是必需的。除了碳基生命之外,有人认为外星生命也可能以硅基、硫基、氨基等生命形态存在。

对外星生命的科学探索

对外星生命的探索有直接的,如寻找单细胞生命在太阳系中存在的证据,其研究的对象有太阳系中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和卫星,以及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但更多的探索是间接的,如捕捉任何科技化的社会传播到宇宙空间的信息。但是其它生命不一定会像人类一样故意地向宇宙深处随意传播信息,同时信号在广阔的宇宙间传播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这意味着,任何信号捕获到的或没有捕获到的都是来自遥远的过去。

直接的探索

197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海盗号便携带了探测火星土壤中生命的实验装置,其进行的标记释放实验可能检测到了火星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大多数科学家相信此结果由非生物化学反应导致,但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在2012年4月12日发布研究结果称,基于对海盗号标记释放实验复杂度分析的数学推导,建议探测“火星上现存的微生物”。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上就携带了刻有人类信息的镀金铝板。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也携带了一张铜质镀金唱片,内容包括有关地球的信息、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旨在向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当前旅行者1号位于太阳系的边缘,即将进入星际空间。

2003年6月10日和7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分别发射了勇气号和机会号火星探测器,其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水存在的可能性、分析火星岩石和土壤的成分、评估火星是否适合生命生存等。这两个双胞胎探测器均在2004年1月在火星成功着陆。在2011年11月26日发射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也在2012年8月6日成功登陆火星,用于评估火星上是否存在过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间接的探索

1960年,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在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台使用位于西维吉尼亚的绿堤望远镜进行了著名的奥兹玛计划,探测目标是波江座的天苑四和鲸鱼座的天仓五,其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无线电波搜寻邻近太阳系的生物标志信号。

1974年11月16日,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向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发射一个称为“阿雷西博信息”的讯息,希望可以和外星人联系。1977年SETI使用巨耳无线电望远镜收到了著名的Wow!讯号。

为了纪念奥兹玛计划实施50周年,2010年11月开始进行的多萝西计划,其探测目标除了奥兹玛计划的两颗恒星之外,还包括HD 69830、巨蟹座55和格利泽581,这些恒星系统都被认为是具有在宜居带的行星。

1984年,加州柏克莱大学正式发起搜寻地外文明计划,计划使用射电望远镜来监听太空中的窄带无线电讯号,并用超级计算机分析这些信号。1999年5月17日,SETI@home项目开始正式运行,该项目利用全世界互联网上的闲置计算机,对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运算。

1959年,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提出了戴森球的构想,他认为任何技术文明在发展足够长时,对能量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最终会膨胀到建立起收集恒星能量输出的戴森球结构。戴森球系统的存在会改变恒星系统的光谱,从而能在星际距离上被探测到。也有人猜想,非常先进的文明可能会制造黑洞来作为能量来源或处理废弃物。因此,他们建议观察小于3.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理论上自然产生黑洞的质量下限可能会是外星文明的证据

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

科学家认为生命可能曾经存在过或者依然存在的地方包括金星、火星、木星的卫星(如木卫二、木卫六)、土星的卫星(如土卫六和土卫二)。除了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之外,科学家在太阳系外也找到了数十颗位于宜居带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如格利泽581c、g和d)。科学家保守估计每两颗恒星中就有一颗拥有行星,每200颗恒星中就有一颗位于宜居地带。

2007年4月24日,智利拉西拉天文台的科学家称发现了格利泽581c。它刚好运行于距离地球20.5光年外的红矮星格利泽581的宜居带。人们最初认为这个行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水,但在德国气候影响研究所进行的计算机模拟过程中发现,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甲醛会引发所谓的“失控的温室效应”。这会将这个星球加热直至超过水的沸点,因此发现生命的希望变得渺茫。根据温室模型的推断,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刚好位于恒星宜居带外围的格利泽581d。

2007年5月29日,美联社发表了一篇报道称,科学家发现了28个新的太阳系外行星,其中之一与海王星有很多相似之处。2011年5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研究员预言格利泽581d有能力支撑生命。它在格利泽星系中的位置使得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并且它体积大到可以支撑一个稳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同时它的温度适宜,能生产大海、云层以及降雨。2011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证实600光年之外的开普勒-22b半径为地球的2.4倍,是潜在的最接近地球大小和温度的系外行星。

自1992年以来,已经发现数百颗太阳系外行星。截至2013年6月14日,太阳系外行星百科记录了891颗太阳系外行星(695个行星系统,133个多行星系统),其中小的行星与地球大小类似,而大的行星比木星还大。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发现系外行星的数量会大大增加。因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确定一个候选行星之前,必须观察三次系外行星掩恒星,这是迄今唯一能够辨认出绕恒星相对速度极快行星的方法。尽管成就不俗,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所使用的掩星法需要观察者的视线与行星轨道有一个小的角度。这使得探测到遥远恒星的地球版大小和轨道半径的行星的概率只有0.47%。因此目前我们所能探测到的行星数量只是星系中的一小部分。


Eins田


外星人肯定是存在的,只是各国首脑因为一些不可说原因而封闭消息而已。外星人只是人类针对外星智能生物的统称,科学家研究发现各个维度都有高级智能生命存在。这就可以看出并不是星球存在外星人而是平行空间和各个维度都存在高级智能生物。它们有些甚至达到七级智能生物属性,就是没有躯体,只有意识存在,能控制整个所在星系的资源,能控制时间和速度,穿越任何维度,或者具有人类至今无法想象的能力和力量。



平衡世界善待众生


我们一直在追问外星人是否存在,从概率上说几乎是肯定的。每到晴朗夜晚抬头看星空,密密麻麻的绝大多数都是恒星。如果把银河系比作一个生日蛋糕,我们的整个肉眼看到的夜空如同一粒芝麻。况且目前所知宇宙又有亿计个如同银河系类似星系。不过自我觉得寻找外星人科学方向可能会在四五维空间找到突破,如果彼此都不在同一个纬度,即使迎面而来也会视而不见!


幸运口袋


其实,外星人跟本不存在,所为的外星人都是在地球上一次毁灭人类时,幸存下来者,凡能幸存下来的人都象现在的科学家一样,都从是科学,又有相应的工具才能幸免遇难,然后现慢慢的繁衍,


风吹麦浪老闫


宇宙这么大一切皆有可能!

地球到今天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每天都有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着,这个世界远非人类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有着太多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一直困扰着我们!


三石影评


茫茫宇宙,淼淼太空,外星人存在的概率很大。只要具备生存条件的星球就会有外星人。

只是根据目前人类所观察到的星球没有,其它再远星球即使有外星人也不可能来到地球。


天意128312386


存在,美俄有。我见过?不可思议,能呼善天盖地!决不是人类所达到!美俄发达有她们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