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稻金農絲苗拋秧高產栽培技術

金農絲苗是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品種水稻,親本來源為金華軟佔(♀) 桂農佔(♂),在2012年被國家確認為超級稻品種,高產優質超級稻金農絲苗的推廣應用獲2015 年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二等獎,今天小編就來說說超級稻金農絲苗拋秧高產栽培技術。

超級稻金農絲苗拋秧高產栽培技術

1 種植表現

1.1 特徵特性

金農絲苗屬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約為123 d,晚造全生育期為108 d,分櫱力較強,穗長、大,後期熟色好, 抗倒性較強, 耐寒性中強,株高約105 cm。有效穗數300 萬穗/hm2,每穗總粒數150 粒,結實率85%,千粒重約19 g,米質達國標、省標2 級。飯軟滑,飯味濃,有彈性,口感好。

1.2 產量表現

在湛江市推廣種植一般產量為7 500 kg/hm2,高產可達9 000 kg/hm2,較湛江市種植的當家品種增產600~900 kg/hm2,增幅10%~15%。2012 年早造廣東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湛江綜合示範與培訓站在廉江市營仔鎮石仔墩村連片種植66.7 hm2,金農絲苗最高產量達9 375 kg/hm2,最低產量達8 035.5 kg/hm2,增幅達11.6%。2013 年早造農業部水稻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金農絲苗作為主推品種,經省、市、縣專家實割驗收,平均產量達9 274.5 kg/hm2。2014 年11 月6 日,湛江市農業局組織專家組對湛江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承擔的2012 年省級農業科技推廣項目“超級雜交稻高產示範”示範片進行實割驗收,實割面積共0.204 hm2,實割溼谷總重2 247.3 kg,折溼谷平均產量為11 016 kg/hm2,以平均曬乾率82%計,折幹谷產量為9 033 kg/hm2,總的來說金農絲苗是一個超高產性能突出、適應性廣、穩產性好的水稻品種。

超級稻金農絲苗拋秧高產栽培技術

2 拋秧栽培技術

2.1 育秧前準備

2.1.1 精選種子

播種前用鹽水精選種子,每個秧盤播種35~40 g,用種量為22.5 kg/hm2 左右。

2.1.2 種子消毒

採用強氯精藥水進行浸種消毒,先將種子用清水預浸吸水12小時,撈起來控幹水分後在浸入85%強氯精300~500 倍液中消毒12小時,之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催芽播種。

2.1.3 適度催芽

水稻軟盤拋秧播種時催芽時間不能太長,一般等稻種萌動露白時就可以播種了,播種原則以破胸露白為標準,早造催芽時間為36~48 h,晚造催芽時間為24 h。

2.1.4 秧盤準備

金農絲苗的分櫱力較強,水田一般安排拋秧27 萬~30 萬株/hm2,因此要遵循肥田宜疏、瘦田宜密的原則,一般561 孔秧盤570~675 個/hm2。

2.2 播種育苗

水稻拋秧播種可安排在3 月中、下旬,秧苗期15~25 d;晚造7 月中、下旬播種,育秧期10~12 d。

2.2.1 播種

軟盤拋秧播種通常採用2 種泥*,第一種是塘泥播種,第二種是幹泥播種。採用塘泥播種時先把秧盤在秧床上排列好,之後再把準備好的塘泥倒滿秧盤再播種、壓種;採用幹泥播種時先測定秧盤的裝*量,然後在根據播種的*量將複合肥3.75 kg/hm2磨碎與泥*、谷種混合均勻倒入秧盤上,之後刮平、壓實、淋透水。

2.2.2 苗期管理

水稻出苗最適溫度為28~32 ℃,因此播種前需覆蓋尼龍薄膜保溫保溼,晚播的由於播種時溫度高,暴雨天氣也多,因此播種後要覆蓋遮陽網保溼和防雨,出苗後揭膜煉苗,每天淋水2 次以防秧苗曬死。秧苗二葉期噴施10%尿水或1%尿素水作為斷奶肥,拋秧前2~3 d 噴施殺蟲劑防治害蟲,拋秧前1 d 停止淋水。

2.3 整地施基肥

拋秧的稻田要耙爛、耙平,提前1 d 耙田,讓泥*有沉實時間,避免拋秧時秧苗扎得太深而影響生長。稻田必須施用一定數量的農家肥,即施雞糞2 250 kg/hm2,或豬糞7 500 kg/hm2,或花生餅375 kg/hm2。並提前20~30 d與磷肥375 kg/hm2 一起堆漚,在耙田時施入。

2.4 淺水拋秧

拋秧時本田保持一層淺水層,秧苗分成2 次拋,第1 次撒拋拋70%的秧苗,第2 次點拋,每次只拋幾株秧苗,將剩下的30%秧苗點補到比較稀疏的地方。拋秧適合秧齡為3.0~3.5 片葉,秧齡越小越容易立苗,但對本田的平整性要求越高,拋秧密度要根據各地生產實際、*壤地力情況、育秧質量等方面來確定,中低產田以600 盤/hm2 為宜,肥田以525 盤/hm2為宜,拋秧27 萬~30 萬株/hm2,寧疏莫密。

超級稻金農絲苗拋秧高產栽培技術

2.5 肥分管理

金農絲苗拋秧栽培前期生長髮育快需肥量較大;中期群體過大需控制用肥量;後期易早衰需補施穗肥,金農絲苗施肥原則為“前足,中控,後補”,化肥具體施肥量與施肥時間確定如下:面層肥施尿素75 kg/hm2,拋秧後6~7 d 第1 次追肥,一般施尿素150 kg/hm2+除草劑丁草胺1 200 mL/hm2 混施;拋秧後12~14 d 第2 次追肥,施尿素120 kg/hm2、氯化鉀150 kg/hm2;拋秧後35 d,施幼穗分化肥,即施尿素60 kg/hm2、氯化鉀90 kg/hm2;拋秧後50 d,在分化Ⅷ 期視氣候條件、葉色等施尿素30.0~37.5 kg/hm2。

2.6 水分管理

水稻拋秧水分管理與常規的水稻栽培大致相同,需注意在淺水拋秧的同時要儘早排水曬田,一般在拋秧後25~30 d 開始露田,對於砂質田則可以適當推遲,而低窪田和漬水田則要提前進行曬田。

2.7 病蟲害防治

超級稻金農絲苗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稀植是最好的防治措施,同時也需要做好病蟲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