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是因为自己选择了“不幸”l 来自《被讨厌的勇气》的勇敢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之前读《自卑与超越》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久久不敢再读类似的书籍。

今天,还是下定决心读一读另外一本同类型的书籍—《被讨厌的勇气》,再次给我的大脑带来了海啸般的震荡。这是一本让人们自我发现和自我治愈的书,重新解读了经历的意义。

不幸是因为自己选择了“不幸”l 来自《被讨厌的勇气》的勇敢

本书采用对话体,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岸见一郎,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现居京都。古贺史健:自由作家,1973年出生,以对话创作见长。这本书上市之后,获得了无数好评,是日本亚马逊2014年度销售冠军,连续300天雄踞销售榜首!再中国被蔡康永、张德芬 陈文茜、曾宝仪、张沛超、胡慎之等强烈推荐!

近些年,关于原生家庭对于个人影响的文章数不胜数,“幸运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深入人心。

如果很不幸,没有一个幸福同年,这个人真的就永坠深渊了吗?战胜不幸的人,才能逃出不幸,否则将永世在在不幸里轮回。

这本书给我们开辟了另外一种思维方式:经历是造成创伤还是变为经验,由自己决定,个人可以选择如何解读。

认清楚自己的内心,有意识的"选择”幸福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该书分为五夜,是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交谈。其中第一夜,一个自小缺乏自信,对自己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自卑感的青年,他常常陷入自我嫌弃的境地,也无法衷心祝福别人。

他们从阿德勒的心理学开始讨论,对于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进行问答,其中有一段对话,我觉得很有启发意义。

青年说,他有个朋友多年躲在房间中闭门不错,这个朋友很想去外面,很想正常生活,但是他很害怕,以至于只要踏出房间,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

不幸是因为自己选择了“不幸”l 来自《被讨厌的勇气》的勇敢

哲人回答说,你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出去,恰恰相反,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因为,如果我们一直沉浸于原因论,就会永远不能前进。

原因是真实的,对于不幸的事情,纠结于原因,对于受害者没有任何益处!一个长期经受贫穷的孩子,长大出现报复性消费;另一个长期经受贫穷的孩子,长大变得极为吝啬。同样的原因,不同的结果。所以有时候不幸对我们的影响,取决于我们对不幸的解读。

接受自己可能被人讨厌的现实

一切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

哲人说:之所以自卑,是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不喜欢我们,所以提前找好了别人不喜欢我们的理由,并且深信不疑的相信这一点。

很多人的自卑是自卑情结,而不是自卑感。自卑感是可以促进进步的,比如:我很胖,导致体育测验无法及格,所以我要减肥了。这属于自卑感,它会使你进步。而自卑情绪是:我因为胖,所以跑不动。

因为A所以做不到B,这种沉静在原因中,而不采取任何行为的人,就是自卑情绪。其实,不跑不动的原因,还有可能是中午吃多了,或者一直不锻炼。

不幸是因为自己选择了“不幸”l 来自《被讨厌的勇气》的勇敢

越是优秀的人越是谦虚,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担心无法达到理想的自己。

祥林嫂总是喜欢说阿毛的故事,因为他想要在别人的安慰中抚平阿毛离开造成的不幸,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

有一些妈妈会跟孩子不停的诉苦吗,其实是在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试图支配自己的子女。

这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源于,我们害怕别人不接受我们,害怕别人讨厌我们。这是我们给自己找的借口。

接纳现在,重新给过去赋值

总是在想,过去、原生对于现在的意义。如果过去决定现在,那所有的现在都没有意义,意义在于错误的过去。甚至过去也没有意义,因为过去也曾经是现在。

悲剧已经产生,时间无法倒流,不要执拗与已经无可挽回的事情。

想一下,现在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把曾经的伤害赋值撤销,加入另一个新的赋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