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解析潘金蓮:受世人唾棄的她,是對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導語

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雲意。纖腰嫋娜,拘束著燕懶鶯慵。擅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水滸傳中描寫潘金蓮的詩。

這段話是形容潘金蓮的美麗,潘金蓮第一次嫁到西門府中,參見大娘吳月娘時,從月娘的眼睛中看到:這女人生的25歲,極為標緻,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著風情月意,纖腰嫋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

潘金蓮,首先是出現在小說《水滸傳》中的虛構人物,她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人,堪稱妖豔、淫蕩、狠毒的角色。在《金梅瓶》中的潘金蓮人物角色更加的豐富,心狠手辣,害死了很多人。這一角色在很多影視劇和話劇中廣為流傳。

情感解析潘金蓮:受世人唾棄的她,是對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潘金蓮的婚前婚後的改變有哪些?

她是怎樣從一個性情剛烈的女子變成一個謀殺親夫的人?

潘金蓮是清河縣裡的一大戶人家的使女,二十餘歲,頗有些姿色。因為被大戶糾纏,潘金蓮要去告訴主母婆,從此被大戶記恨,倒賠些房奩,把她嫁給武大郎後。潘金蓮是一個貌美有愛風流的人,武大郎身材矮小,相貌醜陋,不會風流,便跟幾個流氓勾搭上了。後來遇見武松勾搭不成反被羞辱,而又導致叔侄二人關係僵硬。一次開窗意外遇見西門慶,在王婆的串通下與西門慶勾搭,又被西門慶教唆聯合情夫一起謀殺丈夫武大郎,後又嫁給西門慶,成為西門慶的第五位妾,謀殺武大郎後事情敗露,被武松所殺。

潘金蓮的婚前婚後的改變有哪些?

潘金蓮貌美,所以才會被大戶糾纏,但是她也不為錢財和地位所動,告訴主母又被大戶記恨,這才嫁給武大郎。從這裡可以看出潘金蓮也是一個性情剛烈的女子,不為金錢和地位所動搖,能夠不為強權的反抗,說明她也是一個有血氣的女子,她也許是想嫁給一個好人家,過幸福平靜的生活。

武大郎相貌醜陋,只做著賣燒餅的生意來維持兩個個人的生活,所以說兩人的生活還是很貧困的,原本在大戶做使女時,至少不為生活奔波,少女的愛美之心是滿足的。物質生活得不到滿足,內心的空虛寂寞讓她對這段婚姻更是不滿,加上自己貌美,一直被浪蕩公子惦記,傳出了壞名聲,又被王婆挑唆,心裡越發覺得嫁給武大郎委屈了自己,這才開始轉變自己的思想,慢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變得不在貞潔。

情感解析潘金蓮:受世人唾棄的她,是對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1,婚姻生活的不對等讓她迷失了自己,自我認知的缺陷導致潘金蓮走上毀滅的道路。

潘金蓮變得淫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武大郎造成的。武大郎身材矮小,長相醜陋,她便和那些小流氓搞在一起。武大郎本性懦弱,又丟盡了臉,就帶著潘金蓮搬家租房子,每日賣炊餅為生。後來,武松在陽穀縣做了都頭,便搬來武大郎一起住,武松身材魁梧,外貌出挑,潘金蓮對武松動了淫環之心,多次主動勾引武松。但武松不為之所動,反而訓了潘金蓮一頓,並搬出了家。

潘金蓮之所以明目張膽的勾引小叔子,是根本就沒有把武大郎放在心上,導致這一原因也是因為武大郎的嬌慣,武大郎知道自己配不上潘金蓮,所以就對她做錯事不聞不問,一貫的寵愛,讓潘金蓮漸漸的迷失了自己,覺得自己就是來享受的,無法認識自己的錯誤。

情感解析潘金蓮:受世人唾棄的她,是對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2,無知是多麼的罪惡,貪婪毀滅一個人的,沒有希望的貪婪是一種毒藥,會加速人的死亡。

遇見西門慶才是使她命運真正走上毀滅,對人生沒什麼希望的潘金蓮遇見西門慶。她以為自己遇見了可以依靠的後半生,結果這偏偏是一場騙局,命運就是喜歡戲弄人。當你剛剛下決心過平淡苦日子時候,偏偏又一個人給你希望,當玉樹臨風的西門慶和相貌醜陋的武大郎站在一起,明眼人都會選擇西門慶,即便知道自己已經結婚也不在乎,這就是人性的貪婪。西門慶就是潘金蓮改變命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潘金蓮的手段開始變得狠毒起來,當武大郎被西門慶踢了一腳,在床上躺半個月時,潘金蓮不聞不問,與西門慶風流,最後合謀殺了武大郎。

情感解析潘金蓮:受世人唾棄的她,是對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然而即使她雙手沾滿鮮血,再怎麼反抗也是無用的,命運並沒有眷顧她,因為這一切本來就是一場騙局,風流成性的西門慶怎麼可能會為一個女人改變自己的品行,嫁給西門慶的潘金蓮生活並沒有好轉,每天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爭寵放棄了自己的底線和尊嚴。對西門慶也毫無感情,只知道爭寵享樂。後來事情暴露被武松殺。她的天真無知,從小被灌輸的那一套淺薄無知的價值觀:美貌是女人最強有力的武器。潘金蓮的悲劇,她持有的那套有毒價值觀,沒有自我反思的能力。

是誰導致了潘金蓮悲慘的的人生?

1,一個美好的童年是可以治癒一個人的一生,人的個性品格有遺傳的成分,但更多的則是受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

無論是用正面還是反面的例子,都可以找到這樣的佐證:在成年人的性格或人生道路中,可以看到童年的烙印、童年的夢。幸福的童年就帶來健康的人生,反之,難免會給孩子以後的人生蒙上陰影。

情感解析潘金蓮:受世人唾棄的她,是對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潘金蓮貌美,以為可以用容貌換的自己想要的一切,這也許跟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關,從小被買做女使,沒有受過教育和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念,遠離自己的父母,沒有人的庇護導致她沒有安全感,只有依附別人才能生活下去,沒有人告訴她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只見過大宅院裡的陰險手段。大戶強迫她時,她反抗過了,卻換來一次更加殘忍的報復,這導致的結果是在她的認知中反抗只會讓自己的處境更遭,在這種處境下,她選擇了逆來順受。接受了婚姻的安排,改變了幾個人的命運。

2,忘了身份追求自由戀愛被拒,傷到了她的自尊心,讓她選擇自暴自棄。

勾引武松本來是追求自我感情的一種手段,但還是被拒絕,因為她忘了,她嫁人了,嫁的還是武松的哥哥,拒又給了她一種致命的打擊。

如果放在現代社會中,自由戀愛會遭人唾棄嗎?答案是不會的,在現在,結婚了可以去離婚,可是在那個人吃人的封建禮教中,她從來都沒有一次的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她的個人感情就是一種反社會氣息。她勾引的武松是一個情商不高的人,如果武松好言勸導安慰,結局也許就會不同。沒有人告訴她怎麼做,只有人告訴她"她不配"。這才是導致她自暴自棄的主要原因。

情感解析潘金蓮:受世人唾棄的她,是對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從潘金蓮這個人物角色中,我們可以得到的啟發?

1,從潘金蓮的經歷來看,受教育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多麼的重要。

潘金蓮一個可憐又可恨的女人,慘痛的童年經歷和畸形的婚姻造就了她扭曲的人格,她又以一種扭曲錯誤的方式反抗命運對她作為女性的壓抑和不公,成就了她"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扭曲性格。她是一個被汙濁土壤培育出的一朵毒花,在社會的摧殘下變成一個受害者也是一個害人者。成為了一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扭曲性格。

我們要從她這裡反思,樹立起獨立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多麼的重要,在逆境中如何成為一個強大的人,不隨波逐浪,失去自我。對人沒有客觀清醒的判斷,對所處的環境要有最基本的認知,在身處危險時要懂得保護好自己。

2,做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不能因為自己的慾望去傷害他人,最終也會害人害己。順境中求發展,逆境中求生長。

水滸傳中潘金蓮就是一個虛構的小說中的人物而已,潘金蓮開窗戶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益,誰也阻止不了潘金蓮勾搭別的漢子,也阻擋不了西門慶約炮別的女人,這次開窗事件,直接影響了很多人的命運,以武松為例,它改變武松的一生,把一個人從做官的變成了梁山好漢。

縱然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困境,都不能喪失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縱使命運如何不公,也不能把自己曾經受過的痛苦建立在無辜的人身上,要在逆境中塑造自己堅強的品格,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情感解析潘金蓮:受世人唾棄的她,是對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3,封建生活下的女性過的到底有多痛苦,包辦婚姻才是這場悲劇的源泉。

潘金蓮是個可憐得女人,被迫害,包辦婚姻的受害者,她無法選擇離婚,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報復式的生活,武大郎被殺,武松報復殺嫂潘金蓮、殺西門慶,王婆按律被殺,這一場四條人命的慘案,不過是這場悲劇婚姻的結束。潘金蓮反抗過,武大郎包容她所犯的錯誤,西門慶的誘惑,王婆的教唆都是這個女人迷失的自我,讓她在這場慾望的追逐中越陷越深,最後無法挽回,導致自己死亡,社會的殘忍,命運的捉弄讓她走上了無底的深淵。

我們要感謝自己出生做一個平等,和諧的社會,可以自由地追逐自己的夢想,所以啊。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