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響,假期再延長,我們該做些什麼?

最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網絡上的這段話:還沒等我們把病毒檢測明白,病毒就先我們一部檢測出了體質的優劣、幹部的水平、商人的良知、專家的素養、醫者的操守以及民眾的認知。

2020年的春節“假期”比往常更長一些,但是不管會持續到何時,我們更應該冷靜,沉著思考,無論是否被感染,每一個人都在這場災難裡了。


因“疫情”影響,假期再延長,我們該做些什麼?

(圖1:戰役中的他們)


在回到原本狀態之前

呆在家裡除了一遍遍刷微博,抖音,我們還能做什麼?

———————————————————————————————————————

推薦1:用這檔時間制定今年的學習計劃

人們長時間在舒適區後,人是很難再回到我們理解的“戰鬥”模式,很難說這場戰役究竟會什麼時候結束,但不論何時機會永遠都還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推薦2:開始鍛鍊吧

不管目前是否有研發出對症疫苗,首先擺在第一位的是”抵抗力”。

你可能會覺得,面對現實情況,很多因素都是不可控的,但是鍛鍊,完全是可以由自己主動支配的!

鍾南山院士也曾經表示:合理運功下配合藥物,例如打太極拳對改善慢阻肺患者功能狀態方面的效果與傳統肺康復鍛鍊相當。


因“疫情”影響,假期再延長,我們該做些什麼?

(圖2:2009年央視採訪視頻,當時的鍾南山院士70多歲,狀態非常好)


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這個也是老生長談了,對於從事體育教育20年從小,開始練拳的我,上大學期間就開始研究人體筋骨筋膜。

———————————————————————————————————————

以下為個人純科普:

我想用最簡單的一個比方讓大家正確看待鍛鍊身體,以及正確的筋骨訓練有多必要。


年紀越大的人,伸懶腰會越來越難。

為什麼?


西方有筋膜運動,東方講筋骨訓練,而一直以來,典傳筋骨體系分養生和發勁兩個系統,發勁體系在傳武武術中有非常廣泛的運用,養生體系主要運用在運動康復和健身領域。


因“疫情”影響,假期再延長,我們該做些什麼?

(圖3:筋膜鏈與骨關節示意圖)


因“疫情”影響,假期再延長,我們該做些什麼?

(圖4:筋膜)


筋骨養生是通過“骨關節”與人體“大筋”相互撐拔,從而能夠達到解除“關節負壓”,令關節氣血通暢。而筋膜就像一張網,包裹在人體的各個地方。


古譜雲:“筋長一寸,延壽十年”,當人體的大筋通過鍛鍊開始變得越來越有彈性,可以使人的關節更穩固,又可以使身體充滿了彈力。這樣,即使到晚年,也不會彎腰駝背,同時通過“骨架與隔膜”之間的相互作用,牽動“腔內筋膜”,使內臟保持良好的狀態,不易下垂,並且在整體顫動的狀態下,得到適當的運動刺激。


身體有了訓練的“顫”,形成了小幅度的微動,對人體的細胞有著很好的刺激作用,使其變得活躍,加強了細胞核的運動能力,加快新陳代謝,提高身體機能。


在這裡主要還是想跟大家強調的是——科學訓練。無論是健身運動,或者是筋骨訓練乃至練拳,一個完整並且有專業老師帶領指導,會比自己摸索練習效果好的很多。反之,方法錯誤,練受傷就不是我們的初衷了。如果大家對筋骨訓練感興趣,歡迎

關注公眾號:【典傳筋骨開發】,肩胛,養生等各類訓練營,參與操練起來!


因“疫情”影響,假期再延長,我們該做些什麼?


如果你對傳武感興趣的話,可以試聽我們的《傳武體系入門3堂課》,公眾號將定期分享東方筋骨訓練的科普貼,還會綜合分享練拳經驗。


當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希望大家也可以發揮自己所長,一起討論,可以在本文下方留言,你所瞭解的中西方科學訓練或者說運動對你產生了什麼樣的幫助。


與其關注疫情動態讓自己焦慮,不如換個角度,真正的積極,是管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