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到孩子上了二年級就會全面爆發!這是真的嗎?你怎麼看?

焜焜媽媽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先給大家說一說我看到的幼兒園教育方面的內容。

1、小班:注重社會性的適應。

孩子從家庭進入幼兒園,本就是從家庭進入社會的一個過程。一般來說,小班強調的是孩子能愉快、高興的上幼兒園。幼兒園一般也就是教一教手指遊戲,簡單的兒歌和常規方面的一些內容,例如排隊。

2、中班:注重認知、意志及行為習慣方面的培養

3、大班:前書寫、前閱讀以及閱讀和書寫習慣

以上是我看到的幼兒園教育方面的內容,幼兒園教育強調的是家園共育,孩子的良好教育及其習慣的培養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當然也有部分家長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會要求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特別是大班)進行知識性超前教育。

社會的發展現狀必定是應社會的發展需求而生!!!


卡花都


作為四年級男孩的媽媽,我想我對於幼兒園的超前教育的這種現象有一點發言權,畢竟我們都是親身經歷過來的。

我兒子當時上大班的時候,幼兒園老師就開始教孩子認識數字了,當然這不是老師突發奇想,而是幼兒園的教材上有這個內容。

至於漢語拼音是沒有教的,而是我自己在家裡給兒子先一個一個教會的,我的目的是讓他認識每一個字母,會寫會讀會拼就可以。

這是孩子上一年級之前的基礎,就是說父母要讓孩子認識漢語拼音字母,認識1-10的數字,並且會1-10的加減法。

這個部分的內容不是超前教育,而是基礎內容,因為如果你連這個內容都不教會孩子的話,孩子基本上很難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

接下來我說一下超前教育到底教什麼內容,以及超前教育的危害。

首先是超前教育的內容是指什麼?

我剛才說的內容是基礎內容,因為現在的一年級老師,會默認所有的孩子在上一年級時,至少是認識數字的,還有認識漢語拼音的。

雖然一年級的書上有這部分內容,但是老師上課的進度很快,如果孩子之前不學習的話,就難以跟得上學習進度。

然後比這個內容更深的知識點就是超前教育的內容了,比如讓孩子提前寫很多的常用漢字,還有逼孩子學20以上的加減法內容。

孩子學得很費勁,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會學得會,這就導致孩子上一年級以後,很得意自己都學會了,上課就不能認真聽講了。

所以父母只需要給孩子一個基礎的內容學習就可以,沒有必要超前學習,這對於孩子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沒有好處。

第二就是超前教育會影響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

孩子都是單純的,他們的世界很簡單,我這個知識學會了就不需要再聽老師講了,這是他們普遍的想法。

所有凡是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上課都是不肯認真聽講的,作業是做得又快又好,還經常得到100分,他會認為學習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但是當他上了二年級,大部分孩子吃老本就有點兒費勁了,但是有父母的高壓政策,大部分孩子還是能保持高分的。

真正出現問題的基本是在三年級,一個是知識內容增多加深了,二個是增加需要邏輯思考的內容,不是死記硬背就能考高分了。

那些吃老本的孩子就開始跟不上進度了,一個是因為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二個是他們沒有養成認真思考的能力。

這個時候,這部分孩子的成績下降是必然的,而且是非常快速地成績下降,父母再想幫孩子提高成績都很難的。

總結一句話,父母只需要在孩子上一年級之前,給孩子基礎的知識就可以,重點是讓孩子上小學以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幫助孩子真正提高成績。


王子育兒觀


如果沒有幼兒園的超前教育,帶來的危害不用等到二年級,一年級剛入學就會爆發。我家娃去年9月份剛上一年級,漢語拼音只用了3個禮拜就全部學完了。幸虧前一年在幼小銜接學了一年漢語拼音,否則,可能他這輩子拼音基礎都打不牢。30年前,我剛上小學的時候,好像整個一年級只學漢語拼音,現在的娃娃們已經在搞看圖寫話了。拿30年以前的觀點來評議現在的教育,有點落後了。


盧振宇323


我一直不贊同超前教育,什麼樣的年齡就做什麼樣的事!

分享一下我兩個孩子的經歷,我閨女今年五歲,前兩年都是在公辦幼兒園上學,公辦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天天教孩子如何玩耍,教孩子生活習慣,整理自己的玩具等等。當時就有很多家長想給孩子轉園,覺得教了學費什麼都不教,以後上小學肯定跟不上。

因為買房子和即將上小學的原因,我家孩子今年只好轉園,轉到這個私立幼兒園上學。去報名的第一天園長就說我家孩子沒有學過,擔心孩子跟不上之類的話。我當時一臉驚恐,孩子上幼兒園不就是玩耍嗎?學那麼多知識幹嘛!我給園長說:孩子玩開心就是,學不學無所謂。(我們是被逼無奈讓孩子轉學的,如果可以我寧願讓孩子繼續在公立幼兒園上學)

我閨女剛開始不適應,因為什麼都沒有學過,我告訴孩子沒事,你想學就學,不想學就算了,玩開心就行。孩子的作業也是想完成就完成,我很少看到我家孩子做作業,放學回家就玩自己想玩的事。

這兩天孩子考試,我孩子竟然拼音和數學都100分,班上只有3個孩子雙百分。我問孩子你怎麼都會呀!她回答我上課聽老師講過就記住了呀!

所以只要孩子想學習,是不用家長逼著學習的,孩子自己就學了。

再講一下我朋友的孩子,朋友孩子今年9歲了,一直上的私立幼兒園,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就把拼音數學學完了。上一年級的時候,兩課成績都是一百分,二年級的時候,考試成績兩課成績九十多,這最近考試的一次,兩課成績八十多。

剛開始在班上的成績名列前茅,現在越來越差,孩子甚至厭學了,上課也不願意聽講。朋友看到孩子成績差,寒假都給孩子報補習班。

不要給孩子超前教學,真的有很多危害:

第一,超前教學,只會讓該玩的年紀學習,等到了該學習的年紀孩子就想去玩了,只會適得其反。

第二,孩子的童年不快樂 。

我經常看到幼兒園做作業哭泣的視頻,這麼小的年紀,就要經歷這麼痛哭的事情。未來還有近二十年的學習時間,日子得多難受。

第三,比起學習,更應該教會孩子習慣。比如:行為習慣,生活習慣,整理玩具的習慣,分類習慣,還有就是閱讀的習慣。這些都很重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成長,比逼著孩子成長更重要。

第四,比起死背硬記,思維更重要。過早的讓孩子接觸知識,孩子根本不理解,她只會死背硬記。正直的學習技巧是理解後,再去思考再去記憶,3到6歲是鍛鍊孩子思維模式最好的時期,不要讓這些死背硬記的知識填滿他的小腦袋。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有豐富的育兒知識和實踐經驗,需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的寶媽可以關注我,期待與你,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一月愛八月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很大,孩子上了二年級會全面爆發,這是有可能的。

以我的所見所聞,親戚的兩個孩子講解一下。

一、幼兒園階段

哥哥家的孩子上的是私立的幼兒園,私立幼兒園為了招攬生源,所以進行超前教育,幼兒園就把小學的知識學了,甚至教得更多。背古詩很流暢。父母覺得很開心,孩子會得很多。

第弟家的孩子上的是公立的幼兒園,每天幼兒園的老師領著玩遊戲,唱歌跳舞,教的東西相對很少。玩的東西很多。

但是公立幼兒園的伙食衛生等等條件都很好,老師也畢業於專門的幼兒師範學院,很專業。完全是按照國家的大綱,按部就班的來。並且每一個孩子建議學一個特長,教學也沒有超綱。

二、小學階段

哥哥家的孩子小學階段成績三年級之前還可以,三年級以後明顯表現知識面窄,每天放學之後還送午託班去輔導作業。越到高年級表現平平。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不認真,閱讀面太少,並且抓不到精華。更重要的是一些做題的思維,沒有開發出來。習慣沒有養成,有的時候作業都不認真完成,更別說做一些其他的更深入的一些東西。

弟弟家的孩子在三年級之前成績不算太拔尖,但是到了56年級顯現出來。班級前三名,要學習了一些舞蹈、繪畫和音樂特長。這些課外知識豐富了課內知識。

所以孩子從小養成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對學習的一種探究精神,對知識的渴望,受到是專業的知識系統化培養。所以各科成績都很好。很穩定。

三、初中階段

到了初中階段,哥哥家孩子成績越來越差,沒有學習的興趣,英語成績很差,單詞也不願意去背。一學習就頭疼,表現的很懶惰。

第第家孩子一直名列前茅,成績在班級第一名,學年前十。作業從來不用家長督促,並且自己不會的知識點總是想辦法去弄會。有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很強的邏輯思維,課外閱讀很多,自己總結了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

四、高中階段

哥哥家孩子普通高中也考不上,直接讀了職高,學習了空乘。即使在職高,這個孩子也沒有表現的多願意學習。得過且過,混的狀態拿到了畢業證。

第第家的孩子,高中也一直優秀,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強勁學習狀態。選擇了文科,最後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學校。

五、最後總結

很多教育專家說,教育資源應該放在前期階段,幼兒園、小學、初高中階段,我認為這個觀點是很正確的。

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特別是啟蒙開發教育,對於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而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會扼殺了孩子的靈性,把寶貴的開發大腦的時間,培養邏輯思維和認知的時間去死記硬背一些東西。將來是得不償失的,損失更大。

公立幼兒園通常能夠按照國家的大綱要求走,幼兒園通常會針對性的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傾聽的習慣。這些習慣是孩子未來最佳的動力。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和填鴨式的教學不同,幼兒園會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生更喜歡學習。

培養學習的能力,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周圍的事物,去學習和探索。幼兒園還會對對孩子早期的數學能力、藝術能力進行培養。

通過和幼兒園小朋友的交往培養社交能力,學會幫助別人和感恩,從小建立好品格。

所有這些都不是說簡單的學習,填鴨式的超綱教學能取代的。這麼一分析,我們就知道到底哪個更重要,到底哪一個對未來更有更有好處。


雲夢談教育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父母從懷孕開始,就給孩子做胎教,生怕自己的孩子未來會落後於別人。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上幼兒園都是六七歲,只上一年的幼兒園,然後就直接上一年級。而現在,孩子們才三歲,父母們就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三歲,放在過去,很多三歲的孩子,還在媽媽的懷裡吃奶呢!


一位幼兒園老師問過我一個問題:“你知道那些三歲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幼兒園說的最多的話是什麼嗎?”“不是我要回家,而是我要我的媽媽”。有時候看到有些小朋友,抱著自己的枕頭,眼含著淚水,嘴裡喊著媽媽時,我心裡就特別的不舒服。這麼小的孩子,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卻把孩子送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東西,老師是完全給不到的,也是無法補償回來的。或許孩子早早的學會了獨立,但是在孩子的內心深處,一定是沒有安全感的。


有人會說:別那麼矯情了,大家不是都這樣嗎?也沒見誰家孩子出問題啊,同齡的孩子都去上幼兒園了,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身邊,人家都會念詩、數數了,自己的孩子什麼也不會,那以後可怎麼辦?要是耽誤了孩子的未來,那才是罪過呢!



其實,大家都忽略了孩子上幼兒園的本質。


幼兒教育本身對孩子是有很大好處的,對於3~6歲的孩子,都是非常合適的。但是,幼兒教育,是在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下,才可以進行的,並不能超前教育。而且,應該以做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興趣,提高孩子的認知,健全孩子的人格為基礎,不斷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為目標。


某幼兒園園長說過:我們對幼兒的早期教育,是有非常科學的認識,但是,家長們的認識是不足的。如果我們的幼兒園,什麼知識也不教,單純的讓孩子去玩、去開發智力,家長們是看不到成績的。如此一來,家長們就會認為我們幼兒園不行,我們就會被淘汰。所以,為了符合家長們的價值觀,我們只好順應時代的潮流。作為一個幼兒園園長,實在感到悲哀。


你讓三四歲的孩子認字、學畫畫、學數數、背唐詩,不僅僅違背了教育理念,也違背了孩子身心發育的規律,類似於揠苗助長。這也是教育部,不斷的重申,不可以超前教育的口號。孩子過早的被灌輸知識,只能被扼殺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


為什麼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上三年級後才會凸顯?


其實大部分家長,都是跟隨時代潮流,身邊同齡的孩子都去幼兒園了,咱家孩子如果不去,總感覺會耽誤孩子的學習。甚至在外面,最害怕聽到一句:“你家孩子這麼大了,怎麼還沒上幼兒園呢?”


孩子的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強迫孩子學習,只能帶來副作用。比如,3個月的孩子,你天天教他怎麼坐;6個月的孩子,你天天教他怎麼站;9個月的孩子,你天天教他怎麼跑……你不僅僅教不會,反過來還會傷害到孩子。


過早的讓孩子進入枯燥的學習環境,孩子將來會早早的對學習失去興趣和熱情。有教育專家發現:那些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小的時候你會感覺孩子挺聰明,什麼都會。而且上一年級後,在班裡也能當前幾名,每次考試都能滿分。甚至到二年級的時候,這些孩子依然屹立不倒,學習成績上還佔優勢。



但是,到三年級就開始有明顯的區別。因為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習的知識,大多數都是幼兒園時期就已經學會的,或者是家長在家裡反覆教過的。對這些孩子來說,一年級、二年級的知識,學習起來根本沒有什麼壓力。但是,到三年級後,他們的“老本”就發揮的差不多了,對學習的慾望就不再強烈,會感到越來越吃力,成績就會越來越糟糕。


對於幼兒教育,我覺得這三點非常重要:

第一:對於幼兒來說,開心的玩耍,比學習更重要;

第二:讓孩子多體驗生活,讓孩子多去戶外發現與探索,比在家裡學習更重要;

第三:給孩子做好示範,比送到什麼培訓班都強,而且家庭教育,遠超過學前教育。


至尚學邦


學前教育也談不上危害,我覺得是不是參加學前教育是一種選擇,和所有的選擇一樣,有好處就有壞處,只要好處大於壞處就好。

不過二年級學習成績開始分層是真的,據說三年級會分的更清晰。

我是海淀區一個二年級學生的家長,說一下我家的情況吧。

我家上的是公立幼兒園,上的時候,正好上邊下了文件,不提前學小學內容,不得開課外班興趣班。所以,我們一直跟著幼兒園學習,直接上了小學,目前成績很好,也很穩定。

小中大班一直只在幼兒園裡學,沒上過課外班,興趣班。但幼兒園裡教的也很多,每學期要開二次家長會,會和家長們說明本學期的主要任務和總結。大體內容是這樣:

小班是學習適應社會性,社會上發生的事情幼兒園都會發生,好的不好的事都會發生,特別是一些不友好的事情,讓孩子早見識早經歷早積累早學習,家長要有心理準備。比如打架,罵人,孤立,這樣的事,老師會教孩子一些應對的辦法,家長儘可放心。老師特別提醒了體育和閱讀的重要性,特別強調閱讀的培養,要求每天家長給讀半小時睡前故事。

中班主要是權威,紀律,自律和表達。權威是家長管理孩子的基礎,這個工作和老師配合好,以後管理孩子會順利很多。紀律和自律直接確定了管理的效果,特別是孩子上學以後,不在家長的視線之內,這二項直接確定了孩子的成績,所以這三項要積極配合老師,努力完成,要不然上了學根本管不了。幼兒園老師還會給孩子們口頭佈置一些作業,讓孩子傳給家長,大都是些小手工,好多家長很反感這個,其實主要還是為了煅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家長理解一下。這個時候老師會教拍球和跳繩,有利於孩子的身高。老師還會提醒體育和閱讀的重要性和持續性。

大班,主要是幼小銜接,要教孩子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十以內加減法,數手指頭的那種,要求認識一部分的拼音,在班內有了問題不鼓勵告狀,要求儘量自己解決,表演性的活動明顯增加,英語沒教,語文有了看圖說話的銜接,教室開始分區,培養孩子的特長和喜好。這一年家長開始分化,要不要參與學前教育成了最關心的話題,最後,85%以上的家長選擇了去參加學前教育,我們選擇了留在大班。

我們沒有參加學前教育的好處是孩子玩的較多,思維開擴,學習成績好,而且穩定,自信,現在二年級了,屬於成績越來越好的那一類。

沒參與學前教育的壞處是,剛上學的時候忙亂,每次考試都會錯一個題,在滿分一片的同學裡就顯得有些少。到了二年級,有時還是錯一道,有時會滿分,但別的孩子滿分少多了,所以顯得咱家的孩子更好。還有就是英語我們是零基礎入學,英語老師因為班內只有二個零基礎,就沒教26個字母的讀音,也沒通知家長,還是我們檢查作業的時候發現孩子不會讀問了孩子才知道的,那時離考試還有二週,著實忙了好幾天教孩子。

參加過學前教育的好處是,很多課本內容都提前學習了,而且考試也經歷過了,在一年級,取得好成績非常容易,而且老師還會教一些技巧性的解題方法,孩子這個年齡的記憶力又超好,更加增加了考高分的概率。所以一年級表現會特別優秀。

參加學前教育的壞處是,1.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會受到影響,所有的知識和問題都是老師教的,然後還要進行大量的練習,沒有時間思考總結。2.上課容易走神。因為已經學習過一次了,再聽一次就容易走神,當到二年級需要聽課的時候,走神己成習慣了。

總結,看家長的選擇了,各有各的好處,確定一下,閱讀真的很重要。

這是我家的想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陪娃寫作業的爸爸


超前教育真的有危害嗎?實際上還是要看教育的方法是否得當!

如果教育得法,益處是遠大於危害的。

我是一名留美回來的英語老師,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

小時候,從我能說話開始,我母親就開始就帶我認字學古詩,教我認識各種字母和數字,帶著我一遍一遍的讀。小孩子不會把學習這些東西當成負擔,而是一種樂趣。每次我回答對媽媽的問題,她都給我鼓勵,讓我非常開心。在3歲的時候,我就已經識了800-1000字。她還給我買開發智力的玩具,小積木之類的。漸漸我開始對數學的益智題非常感興趣。5歲到6歲期間,媽媽教我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還有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奧數題。我對這些題特別感興趣,比如說像是小火柴的問題,移動一根火柴讓等式成立,或者是拼出各種圖形。上學以後,我的成績優異,一直在班級是第一名。從這以後我就一直過著開掛的人生,小學階段大部分時候我都能獲得滿分,三個主科成績都遠遠領先同齡孩子,初中順利考入省重點中學。現在想起來,我更是非常感謝我母親當時對我的教育。

有人說,學的超前,童年就沒有快樂了。並不是!我的童年都是快樂的回憶。

因為小時候培養了很強的學習能力,所以我花在現有功課上的時間其實比其他孩子少很多。更多的時間是花在學習新的東西上,或者是做其他的活動,比如打乒乓球,唱歌,甚至還玩電腦遊戲。(上學之前也沒少去公園玩碰碰車。)

小時候的學習經歷,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形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這為我之後初高中的學習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

綜上所述,超前教育並非一定是危害,關鍵看具體如何實施。愛爾維修曾經說過:“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傑出的人”。

希望我的經歷能幫到你,有其他觀點也歡迎討論!


Erin老師


我個人覺得不接受超前教育反而不行,我剛剛結婚生了老大,第二年又弄了房子,經濟上很緊張,於是老大就沒上好的幼兒園,我們本地有個幼兒園,自己家裡辦的,園長和老師也是我們本市正規幼師畢業,可惜硬件條件不是很好,老師上午文化課,下午就玩,我家四歲就學會了100以內加減法,拼音學完了。很多字也都認識,走在路上基本的字都認識,五歲的時候很多兒童讀物都不用看拼音就認識,為了適應正規的學校生活,六歲就不上幼兒園了,上了學前班,我們這裡學前班和小學是一個學校,孩子從一年級到現在六年級一直都是班裡前三名,他們班裡年級前十名裡面,有7個孩子是從那個幼兒園出來的,別的年級也基本差不多,我們這條街有一家和我家孩子同歲,他家孩子上了私立幼兒園,不知道學的什麼,反正是從一年級就開始頻繁的叫家長,孩子聽不懂老師講課,連題目也不認識,從二年級就開始上各種補習班,家長也是三天兩頭挨老師罵。我家孩子我從來不管,作業回來自覺寫完,也不用我輔導,作業都會寫。星期天我就開車帶孩子出去玩,不用孩子上亂七八糟的輔導班。就今年開始小升初,我們這裡英語要求學到八年級,所以才給孩子報了英語班,我家還有一對雙胞胎小的,上了好點的幼兒園,啥也不學,唱歌跳舞禮儀畫畫什麼的到是學了不少,明年也要一年級了,很愁人。

中國實行的是應試教育,你不學,有人學,老師不會等你,我們這裡有跨國集團的私立學校,人家教育和中國不一樣,但是學費很貴,從幼兒園一直給你送出國留學,如果你有這個實力的話你就上這個學校,如果你沒有這個實力,老老實實按照中國的規矩來,否則後期有夠受的。


哲哲136456860


對於這個問題,我從我的真實經驗來談談。

我女兒上幼兒園大班時,老師開始讓孩子們學習一年級的內容,每天都有寫字作業。

我女兒經常寫著字就哭了,說手疼,最初我以為她嬌氣,還壓著她寫。她每次都哭,我覺得不對勁,通過查資料發現,5歲的孩子骨骼還沒有骨化,膠質含量高,也就是孩子的骨頭還比較軟。這個階段的孩子長期握筆對手指是有傷害的。

知道這一點後,我堅決和幼兒園老師溝通,不讓女兒超前學習小學作業。老師要我們籤承諾書:孩子上小學成績跟不上不許怪她們。我當下就簽了。

到我兒子上幼兒園時,堅決給他選了沒有超前學習的幼兒園。

如今我女兒大學畢業,兒子讀高三,整個學習生娃生涯,他們的學習興趣一直很好。

而我心理諮詢時做過心理輔導的厭學的孩子,大比例都是父母口中聰明的孩子。上學前就會認會寫幾百字的很多。

為什麼超前學習會在小學二年級才顯現呢?

一年級的內容對於超前學習的孩子等於複習,他們可以輕鬆考試拿好成績。於是學習習慣,課堂習慣容易被好成績掩蓋,沒有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重視。

到二年級,大家在同一水平線上開始了,超前學習的孩子沒有優勢了。可能出現成績波動,父母和老師如果沒有分析真正波動的原因,沒有對症解決問題,一些批評可能讓孩子自信受損,乾脆自暴自棄。

我個人認為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在:用枯燥的學習,提前扼殺了這個年齡孩子的想象力;又讓一年級時孩子因為吃知識剩飯,過早對課堂失去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