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民国时期,“太太”不仅仅是一种称谓,还是一个社会当中的特殊阶层,还具有文化内涵。太太是上流社会当中对妻子的专用称谓,她们时常是达官贵人,或者新兴的资产阶级。尽管她们受过教育,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但是相对来说还是缺乏独立的人格,并受到当时知识分子的批判,并且她们依然处在传统社会当中,处在传统性别权力秩序之下。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太太”称谓的由来

建国初期,上海电影厂拍了一部《太太万岁》。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潮流,很多评论认为太太是一个爱享受,不爱劳动,是具有剥削阶级思想的旧时代女性。随着社会对太太的批评声越来越多,之后太太这个词便被抛弃了。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其实太太这个词在民国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被看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太太这个词之所以能够流行,也和当时社会有着很大关系,“太太”一度被认为是新女性的代名词。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称谓,这些不同的称谓就构成了共有的知识话语体系,其作用在于对自身或者他人阶级进行区分或者定位。在古代中国“男女有别、尊卑有分、长幼有序”文化秩序当中,不但男女有阶级秩序,同一个家庭当中的女性也是有阶级之分。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比如在上海、杭州等地区,如果你处在上流社会,对妻子称呼为“内人”,下人通常称呼她为“太太”,或者“夫人”。如果你处在中流社会呢?通常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屋里头”,其他人会称呼她为“你们大嫂”。如果你处在下流社会,一般叫妻子为“老官”,外人会称呼“谁谁谁老婆”。

其实对显贵人家妻室的称呼也非常多,习惯用的有“夫人”、“太太”等词汇。其实“太太”的称谓,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据《甲乙媵言》记载,明朝时期称呼妻子为“司眷属”,中丞以上的称呼为“太太”。后来有所放宽,在明朝《四友斋丛说》中记载:“凡士大夫妻,年未三十即呼太太,前辈未有此。”也就是说妻子比较年轻,都会被称为“太太”。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如果从古代语义学角度分析“太太”,“太”字和“大”字原本是一个字,后来两个字就有了分工,“太”要比“大”字更大一些,凡形容比大还要大的就称之为“太”。“太太”虽然源于“太”字,但是意思完全不同。因为“太”字还有多重含义,有独一无二、至高无上、德高望重、还有安宁祥和之意。如果综合以上的意境,就有“尊贵、高达、安详”之意。

另外“太”还有“母亲”之意,“太太”中,第一个“太”是形容词,第二个是名词,两个词组在一起,有高贵身份的象征。到了清朝,随着“老爷”称呼越来越广泛,凡是老爷的妻室,都被称之为太太,哪怕是妾也会称之为“姨太太”,这里的“姨”是外来之意。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因此在民国之前,“太太”一直是官员对妻子的称呼。但是自从辛亥革命之后,政府严禁再以“老爷”来称呼,但是“太太”一词却保留了下来。因此在民国时期,太太成为普遍的称谓,在民国小说当中经常出现。

“太太”一词之所以会流行,有很多原因,“太太”一词本就有丈夫对配偶的尊敬,后来逐渐成为社交场所对自己妻子的称谓。随着民国时期,对女性社交活动的开放,同时也是对原有社会秩序的松动。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但是在新旧文化交替过程中,特别是城乡文化巨大差异中,难免会出现割裂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方乡绅的家中,如果是舞会等公共场合,可能会称“太太”,但是回到家中,如果来了客人,还是会称呼“贱内”,这也是民国时期所特有的文化割裂现象。上层社会称谓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在乡村社会当中,依然还在坚守其封闭性。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民国时期,人人都希望拥有身份、地位,因此“太太”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军政机关当中,人们通常还在前面加上职位,比如“科长太太”,“旅长太太”,后来被简称为“科太”、“旅太”。

后来随着“太太”一词的称谓逐渐由贵族转向平民,发展出“太太”成为“老婆”的代名词。无论是种地的老汉,还是杀猪的屠夫,大家都享受“太太”的“荣耀”。当然这是人们对上流社会的向往,以“太太”的称谓,来显示自己对妻子的尊重。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成为“有闲阶级”的太太

在文学作品当中,“太太”有其特指,比如在张爱玲的《流言》当中,她认为太太是社会的栋梁,和那些短衣服、小脚还有目不识丁的女性是有巨大差别的。旧时代的女性只能够在家中烹饪、缝纫,而太太则是受到过高等教育,拥有现代生活,拥有自我消费能力等。

在民国时期女性的入学率相较于清朝,有了大幅提高,比如在1929年,女性的小学人数达到13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到了1930年,女性中学生的人数达到5万6千多人。虽然女性受教育当时还被认为是贵重的装饰品,用于增加女性的地位与身份,将来嫁出去拥有更好的资本。但是反过来,受教育也是女性独立的资本,成为她们将来走向独立的一个跳板。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民国时期受教育的女性毕竟是少数,结婚是传统社会赋予她们的命运。她们在结婚之后有两种生活状态,一种是做一个全职的太太,整日守在家中;另外一种是随着丈夫一起出入公共场合。能够出入公共场合的丈夫一般都有着开明文化,从国外留学回来,或者对接涉外事务等。

在西方社会中,妻子时常是自己身边的“装饰品”,一个漂亮的妻子,能够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因此如果一个外交家没有一个貌美的妻子,在公共场合会显得“有失身份”。比如北洋政府时期的顾维钧,他的太太黄慧兰经常陪他一起出入公共场合,并且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限于陪衬。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顾维钧与黄慧兰


太太也是有闲阶层,她们日常生活舒适安逸,如果不工作,如何获得优越生活的呢?这些太太家中,要么是洋行老板,要么就是巨商大贾,或者在军政机关当中任职。这些行业以及职业,在民国通常能获得优越的生活条件,比如一个洋行的中等职员,收入在几百银元,是人均只有10元/月的黄包车师傅,好几年的收入。在巨大财富差距下,这些“太太”们能过着非常优越的生活。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就像王家卫《花样年华》中所描绘的那样,这些太太们整天无所事事,日常就用打麻将,打纸牌来消磨时间,甚至是通宵达旦。“太太”们为了打麻将,还会组织“麻将会”。当然这也是隐藏的官场,太太们在非公开场合拉近丈夫的官场关系,以至于民国时期,湖南当局下令禁止这些太太们聚在一起打麻将。

这些“有闲阶级”的太太,消费能力也是非常可观的。从奇装异服到涂脂抹粉,再到身体保养,无不是消费的热点。尤其是像阮玲玉、蝴蝶、上官云珠等电影明星,更是太太们争相模仿的对象。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民国时期,这些太太们被比喻为“洋货推销员”,这些洋货,不用宣传,会引来太太们的争相抢购。无论是1930年的日货,还是1940年之后的美国货,都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1946年民国政府曾经明令禁止购买国外化妆品等,结果一时间导致疯抢。

太太们的生活差一点让人们忘记这是在积贫积弱的民国,她们的生活遭到国家和社会的强烈干预与谴责。政府甚至颁布法令,禁止“太太”的称呼,显然是无济于事。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民国时期正遭遇民族危机,而太太们抢日货的行为,确实刺痛了国人的神经。尤其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货充斥着中国市场,1934年,爱国志士发起了妇女国货节,企图劝导这些太太们用上国货,放弃日货。

相对于新时代的女性,这些太太们并没有实现人格的独立,尽管她们识字,会跳舞,也会弹琴,拥有着社交生活,但是她们与传统的妻子没有什么区别。这些太太在嫁人之后,称谓也发生了改变,通常被称为“李太太”、“王太太”。不过这也有民国时期,效仿欧美,结婚以后,妻子随丈夫姓有关。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结束语

太太的形象体现了阶级、性别与文化的内涵。在称呼上,太太最早是上流社会的一种称呼,随后在下层社会学习中,逐渐被泛化。这些太太们虽然是“有闲阶级”,但是并没有独立的资产与社会地位,完全依附在丈夫身上。她们整日过着打麻将、打纸牌等休闲的生活,被戴上了“只爱享受,不爱劳动,剥削阶级”的头衔。


民国的“太太”,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尽管有些太太能够陪着丈夫出入公共场合,但是大部分的太太只是一种“花瓶”的角色,依然生活在男尊女卑的权力秩序当中。不论女性以何种方式突破这种权力的界限,仍然是男性的附庸。

在中国古代,由于在身份上缺乏独立的人格,女性成为丈夫和儿子的附庸。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新女性”的突出贡献,女性的地位有明显的提高,虽然早期的教育只是为了显示女性的尊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性的觉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