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講茶的歷史-5明朝篇

蒼臺綠樹野人家,

手卷爐薰意自在。

莫道客來無供設,

一杯陽羨雨前茶。

這首詩充分的反映了,茶,這個土生土長的產品已經深入千家萬戶,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了!我為之驕傲!

明代的製茶工藝和飲茶方式發

今天我們講講茶的歷史-5明朝篇

生了深刻的變革,使我國的茶文化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千古品茗之風 ----朱權,一個失意王爺,他對於明代茶的變革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為了不被他四哥永樂大帝猜忌,隱匿起來,專研茶道,寫了一本《茶譜》,茶譜中詳細講解了茶道儀式:先由一名侍童擺設香案,安置茶爐。再由另一侍童取出茶具,汲取清泉,碾碎茶末,燒沸泉水。當水燒沸,冒出蟹眼一樣的氣泡時便注入大茶甌中點茶。待茶葉泡好後,分置於茶盞之中。此時主人起身,向客人舉盞獻茶,然後各自品茗,飲茗完畢,開始嘮嗑~

書中提出不將茶葉壓成茶餅,也不加香料,以此來保存茶的本香,這使葉茶成為主流,茶的飲法也由烹煮發展為沖泡,並由後世繼承,延續至今。

今天我們講講茶的歷史-5明朝篇

洪武24年,朱元璋廢除團茶,該貢茶為散茶,為了喝到茶葉的本味,大家開始用開水沖泡茶葉,品茗藝術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明代一些文士如文徵明、唐寅、徐渭皆是一時懷才不遇的大文人,於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又都嗜茶,因此他們有能力開創了明代"文士茶"的新局面。明代一些文士如文徵明、唐寅、徐渭皆是一時懷才不遇的大文人,於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又都嗜茶,因此他們有能力開創了明代"文士茶"的新局面,他們都有不少佳作傳世,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資料。與前人相比,他們更加強調了品茶時的自然環境的選擇和審美情趣的營造,這在他們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今天我們講講茶的歷史-5明朝篇

鄭和於公元1405-1433年曾奉使七次遠涉重洋,到達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等地,最遠曾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每次都帶有茶葉。

謝謝閱讀

買棒棒糖的小男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