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族群的不同特點有哪些,這篇文章給你帶來答案……

【訊】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信賬號11日發表了《在美亞裔族群的不同特點》一文。文章指出亞裔是美國成長最快的少數族裔,目前有超過兩千萬人居住在美國。根據預測,到2065年亞裔將佔美國人口總數的14%。不過,在美國的亞裔本身是由不同族裔組成的,其內部的族裔差異包括人口、教育程度、收入、貧困率等也不小。

亚裔族群的不同特点有哪些,这篇文章给你带来答案……

公共電視轉播嘉賓正在討論有關亞裔美國人的話題(圖片來源:美聯社)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對人口普查局2015年數據的分析,來自東亞、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的亞裔共有19個族群,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中國、印度、菲律賓、越南、韓國和日本裔佔所有亞裔美國人的85%,這6個群體共同構成了在美亞裔的總體人口特徵。其餘的13個族群各佔亞裔人口的2%或更少。這些族群具有各種特徵,這些特徵與最大的族群有很大的不同。

2、從總體上看,亞裔中超過25歲者中擁有大學本科或以上學歷的佔51%,大大高於全美平均32.5%的比例,因此給人的印象是在美亞裔受教育程度很高。不過,在美亞裔內部,不同族群教育程度差別很大,有大學學歷者比例最高的是印度裔,高達72%,其次是馬拉西亞裔60%、蒙古裔59%、華裔53%、菲律賓裔46%、尼泊爾裔41%、越南裔29%、柬埔寨裔18%、赫蒙裔17%、老撾裔16%以及不丹裔9%。大學學歷百分比最高的印度裔與最低的不丹裔之間差8倍。

3、在美亞裔家庭收入中值整體為7.3萬美元,比全美的5.36萬美元高出許多,但內部各族群之間差距很大,收入最高的是印度裔,超過10萬美元,其次是菲律賓裔8萬美元、日本裔7.4萬美元、華裔7萬美元,而收入最低的緬甸裔只有3.6萬美元、尼泊爾裔4.35萬美元。

4、在美亞裔處於貧困線以下的佔12.1%,比全美的15.1%少三個百分點,但在亞裔族群內部,貧困率最低的印度裔(7.5%)及菲律賓裔(7.5%)與貧困率最高的緬甸裔(35%)、不丹裔(33.3%)之間差距還是很驚人的。

5、在美亞裔中,移民(不包括出生在美國的人)入籍美國的比例為58%,其中比例最高的是赫蒙裔移民(77%)以及越南裔移民(75%),而比例最低的不丹裔移民只有6%,移民入籍比例最高與最低之間的差別達12至13倍。

“亞裔美國人”的由來和身份認同

《僑報》此前報道,每年的5月都是“亞太裔傳統月”(Asian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此時此刻,亞裔美國人應該搞清楚我們“來自哪裡”。

美國亞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當時,來自菲律賓呂宋島的印第安人乘坐1艘西班牙大型帆船在加州的摩洛灣(Morro Bay)登陸。

1763年,菲律賓人在美國路易斯安那的聖馬洛(St. Malo in Louisiana)建立起第1塊亞洲飛地。1個世紀後,大批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菲律賓和印度的移民開始從亞洲遷入美國,他們在夏威夷開墾農場,在西部淘金、修建鐵路。

不過,這些都只標誌著他們的到來,但身份認同並未建立。這些旅居者和定居者們或許是在一起居住和工作,他們交往甚至聯姻,但不論如何,他們仍視彼此為不同種族,來自不同國家的人。

這種疏離感直到19世紀70年代才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當時,一群年輕人擠在灣區的公寓中,他們改變了“亞太裔”族群的歷史。

當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位名叫市岡裕次(Yuji Ichioka)的研究生,和艾瑪吉(Emma Gee),從1份抗議越戰的名單中,找出所有擁有亞洲姓氏的人,邀請他們成為新組織“亞裔美國人政治聯盟”(Asian American Political Alliance)的成員。

這是“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新創詞彙的首次公開使用。這個稱謂蘊含著明確的政治聲明:是的,我們是以美國人的身份團結起來,但我們也要求被給予新的身份,表面上看它來自於地理起源,但更確切地說,它紮根在我們想要被賦予權利、想要聯合一致抗議、想要推動社會變革的共同願望之中。

自此,亞裔美國人群體便獲得了迅猛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