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如發,大愛從嚴——獨樹五中樑文雅老師

細心如發,大愛從嚴——獨樹五中梁文雅老師

梁文雅,女,1994年出生獨樹鎮東北黃石山後的一個小山村,2016年在獨樹鎮第五初級中學任教,連續三年擔任九年級物理學科教師,期間由於由於學科素養深厚,教學能力、教學業績突出,多次榮獲教育主管部門的表彰,2019年9月開始擔任學校理化生教研組組長,並擔任九(1)班班主任,是學校優秀的青年骨幹教師。

一、率先嚐試,網絡授課。

  2020年元月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瀰漫開來,迅速由武漢蔓延至全國,一場關係到每一個人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戰隨之打響,疫情防控工作影響到了每一個人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由於嚴峻的社會形勢,使得全國的中小學一再推遲開學的時間。再加上九年級的學生即將面臨中招考試,學生和家長每一次詢問開學日期時都使得梁文雅老師心憂如焚。

  如何能保證學生在家正常的學習呢?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梁老師,因疫情不能出門,梁老師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多次向同事、朋友進行諮詢,有一次在和搭檔白老師的交流中,兩人萌發出了利用微信群視頻功能向學生講課的想法,於是梁文雅老師率先進行了嘗試。

  由於缺乏直播的設備,身為女老師的她找來舊的衣服架子和一些鐵絲,拿著鉗子就開始了自己的發明工作,對照親手畫的一張手機支架的圖紙,經過多次的嘗試,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發明。為了克服自己家裡網絡信號不好的困難,梁老師帶著自己的設備和教材資料,把自己的“辦公桌”安置在了鄰居的家裡。就這樣,梁老師終於又可以在課堂中和自己最愛的學生見面了,但這一切的背後,又有哪個學生知道她為此艱辛的付出呢?


細心如發,大愛從嚴——獨樹五中梁文雅老師

梁老師批改的學生作業


細心如發,大愛從嚴——獨樹五中梁文雅老師

梁老師演示的手寫解題過程


二、信息排查,細心備至。

  為了更好地進行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網絡教學”工作的正常的開展,獨樹五中在獨樹鎮中心校的指導下對全校教師、學生及家長進行摸底排查,建立疫情期間學生健康臺賬,接到通知後,梁老師第一個行動,利用微信家校群將學校通知轉發出去,並要求學生上報健康狀況、有無與湖北返鄉人員或感染人員接觸的歷史,然而就在梁老師對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進行彙總時,發現班級裡面李某同學過年之前曾乘坐高鐵經過湖北,並且在襄陽車站下車換成過汽車,梁老師找來一個本子,專門畫上一個表格,每天督促該學生測量體溫,並把測量的體溫記錄在表格裡,及時上報給學校,直到十四天的隔離期結束,知道該生沒有發燒咳嗽等感染症狀後,梁老師又打電話給學生進行問候。梁老師所做的一切,讓該學生和家長深深地感動,該生的母親曾在電話裡動情地說:梁老師對待學生很細心,真像一個大姐姐對自己的弟弟妹妹那麼的呵護,把學生交給這樣的老師,我們很放心。

  三、紮實教研,鼓舞幹勁。

  3月6日,按照學校的工作安排,是召開理化生教研會的時間,梁老師作為理化生教研組組長,為了開好這次教研會,梁老師一週前就著手收集學校網絡教學中的相關資料,每天只要是組內其他老師在上課,梁老師都會進入網絡課堂聽課,並把發現的優秀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細心地記錄在筆記本上。主持召開教研會時,梁老師提倡大家根據自己上課的體驗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上網課的感受,然後根據自己的記錄和老師們發現的問題展開討論,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會上,梁老師還想盡辦法鼓舞本組所有老師,提高老師們的幹勁兒,整個教研過程務實高效,收效非常明顯。

  此外,疫情期間,梁老師還主動和組內新進教師結成幫扶對子,悉心指導新入職教師上課,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常常化身“老師的老師”,給新教師直播解題,幫助缺乏教學經驗的新教師儘快實現專業成長。


細心如發,大愛從嚴——獨樹五中梁文雅老師


  四、嚴謹治學,彰顯大愛。

  “網絡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雖然看起來教師利用網絡直播上課很輕鬆,實際上它對於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為了能上好一節網課,梁老師花費了比平時上課更多的心血。為此,她大膽的打破正常課堂的時間限制,將更多的時間放在重點知識點的講解和練習上,自己編寫練習題目,讓學生練習,讓學生視頻講解,這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理解掌握的基礎上達到活學活用。梁老師利用這樣的授課方式,達到了不用考勤,而學生全員參與的理想效果。課下,根據學生提交過來的作業,她總會細心的批改,在學生出錯的地方,梁老師習慣的會用特殊的符號標記出來,有些還會添加上提示語,被梁老師教過的學生都說他們的梁老師是一個火眼金睛,只要是作業中的錯誤,都逃不過她的眼睛。也正是這樣嚴謹治學的態度,梁老師的教學效果一直比較突出。

  在其他老師上課的時候,梁老師也不會缺席,總是坐在手機前面,查看學生參與課堂的情況,只要發現有一位學生沒有參與課堂,梁老師總會及時用電話進行通知。一次英語老師劉老師在上課時提問一名學生張某時,發現她在線卻沒有回答,梁老師立刻打電話進行詢問,結果張某使用電腦登錄,結果卻用手機玩遊戲,梁老師就當著家長面對該學生的這種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該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向英語劉老師進行了檢討,事後為了彌補這節課受到的損失,梁老師又請求劉老師給張某進行補課,這次補課,梁老師協同張某的家長全程參與,這一舉動徹底折服了張某和他的家長,也是這一件事,讓九(1)班所有學生深刻地認識了梁老師的嚴與愛。

  此外,梁老師利用課餘時間把一群群白衣天使、人民警察、武警官兵、鐵路職工從天南海北匯聚武漢,馳援戰場的事蹟發到班級群,充分利用抗擊疫情中的人和事,讓學生體驗平凡英雄身上的偉大力量,感受博大的民族精神,使學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昇華。鼓勵學生收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鬥爭中的感人事蹟和圖片,發現當前困境中的美與感動,頌揚社會正能量。通過這樣特殊的教學方式,全班的孩子及家長都能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當前嚴峻的社會形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面對疫情,心懷大愛。梁老師正是以一顆“細心”,在這麼一個特殊的時期,堅守在教育教學的一線,也許她不能像醫務工作者那樣在抗疫阻擊戰的一線衝鋒,但在屬於自己的教育戰線上,她同樣作出了一個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貢獻,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懷著一份對於教育事業的執著,對於所教學生的“大愛”。誰能說她不是“最美的人”呢?誰能說堅守在教育戰線上的人民教師不是“最可愛的人”呢?

  (通訊員 趙延東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