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女神的餐桌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蕩氣迴腸的民國。

民國女神們更是婀娜無比,氣質超然,高不可攀,閃亮立在大時代潮頭。

可當靠近她們的餐桌,會發現女神在煙火人世,與你我並無太大不同。

民國女神相當接地氣,有些甚至還是網紅食物的追求者。若生於現世,她們一定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吃貨,打卡全世界。

女神檔案1:張愛玲

民國女神的餐桌

獨特標籤:情感女作家

張愛玲不是一個會做飯的女人,連在熱戀的時候,也只會用抹上滿滿花生醬的吐司,塞到胡成蘭兒子嘴裡。

但不會做飯的好作家,未必不能把饕餮盛宴融入文字。

在張愛玲筆下,麥粒是下鍋後急得團團轉的小綠點子,紫菜是一幅脆薄細緻深紫的紙,大麥面子是比桂格燕麥更焦香的田間作物;黎明製作的噴香麵包是破空而來的浩然之氣;甜鹹俱備的西點,是胡蘭成數落她為“紅嘴綠鸚哥”的由頭;連莧菜也能是烏油油紫紅的夾墨綠絲,被一顆顆肥白的蒜瓣染成淺粉紅。

照片上,張愛玲高冷驕傲,讓人難以靠近。可她對吃的熱情,顯然要比外表流露的情緒濃烈數倍。畢竟,比起寶黛愛情,她更關心芳官嚷著“油膩膩的誰吃”的那碟胭脂鵝脯究竟是什麼味道。一個關心著人間煙火味的女人,內心不會孤寂到哪裡。

網紅美食延伸:鴨舌

“小時候在天津常吃鴨舌小羅卜湯,學會了咬住鴨舌頭根上的一隻小扁骨頭,往外一抽抽出來,像拔鞋拔。與豆大的鴨腦子比起來,鴨子真是長舌婦,怪不得它們人矮聲高,'咖咖咖咖'叫得那麼響。湯裡的鴨舌頭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識貨的張愛玲,在鴨舌屬於下水菜,難登大雅之堂的民國時期,就開始獨愛這古靈精怪的一味。放眼如今,周黑鴨的大名,像長了翅膀飛向四方。多少人約好喝啤酒都會帶上一盒麻辣鴨舌,藉著微醺談一場有深度的戀愛。

若民國時期有周黑鴨,不知張愛玲是否會戴上透明手套,在燈昏影斜的迂迴弄堂,探尋舌尖新滋味。

女神檔案2:林徽因

民國女神的餐桌

獨特標籤:建築家、詩人、才女

溫婉綽約的林徽因,是眾多民國才子心中的人間四月天。她才情兼備,視野廣闊,嫁給門當戶對的梁思成後,與他一同用雙腳丈量大地,讓許多埋沒在荒野的古建築,像蒙塵明珠重現昔日光彩。

格調優異的林徽因,同樣沒有囿於廚房。早些年家中的富庶,讓她不必親身參與到油膩煙火中。她能把很多時間花在與友人相聚,出遊,隨心做熱愛的事情。

網紅美食延伸:戶外野餐

林徽因的才華被3D環繞,魅力自然而然流露,身邊不缺乏各色有識之士。有人聚的地方,少不得美食當潤滑劑。偶爾外出考察遊玩時,更是不能缺了一桌豐盛美味。林的桌布可以鋪在天壇,可以鋪在塔下,可以鋪在隨心所至的每一個角落。

若女神仍在,說不定在草長鶯飛的人間四月天,能見到她在某座花園鋪開黛藍色的桌布,成為春遊中的一員。

女神檔案3:楊絳

民國女神的餐桌

獨特標籤:作家、戲劇家、翻譯家

擁有完美愛情的楊絳,用不蔓不枝的靈魂熱愛生活。當年,她嫁給大才子錢鍾書,跟他一同出國。海外求學的歲月,他們找到一間有廚房的公寓,開啟一場“食物的冒險”。

從此,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楊絳,為了讓十指同樣不沾陽春水,“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只會像小孩兒那樣一把抓”的錢鍾書不至於日日吃奶酪,硬著頭皮鑽研廚房之事,開啟“料量柴米學當家”的日子。

網紅美食延伸:月子餐

海外懷孕的楊絳,只能依靠錢鍾書照顧。她生下女兒後,手足無措的錢鍾書,一天來醫院四趟。當他們回到牛津的那個小家,錢鍾書已經“燉好一鍋泛著金黃色油光的雞湯,湯中有點點翠綠,那是他特意剝的嫩蠶豆瓣”,加上屬於彼此家鄉五月的一抹綠。

食物是有印記的,當它發生在情感之中,就能在記憶烙上火紅印章。等到許多年過去,時光帶走一些人,一些物,煙塵往事在不其然之間重現。像楊絳坐月子時喝的那一碗雞湯,會讓她記起那年,那月,那情,那人。

女神檔案4:趙四小姐

民國女神的餐桌

獨特標籤:張學良第三任妻子

生於香港,家中排行第四的趙一荻,用72年時光與張學良相遇、相知、相守。她生於綺麗霞光之下,用同樣傳奇的光輝,陪伴少帥歷經瀋陽、北平、西安事變、直至幽禁。在戰火連天的大世界,留下瑰麗濃烈的愛情神話。

與世隔絕的歲月中,最是食物能溫潤人心。相依為命時,她將歡樂寄予餐桌。“用雞鴨湯浸泡過,燒時用肉湯加鮮奶調汁,成菜湯汁乳白,豌豆翠綠。炒醉蝦先把海蝦仁放酒裡泡兩小時,再下鍋爆炒。”當日堂堂貴家小姐,著藍衣、登布鞋,洗盡鉛華,為心愛之人煮盡羹湯。

網紅美食延伸:豆腐魚

在貴州,張學良用套筒魚竿將肥美鮮魚捕獲,趙四小姐將魚去鱗除髒。烈火烹油後,一前一後的魚頭魚尾,隨豆腐下鍋暢遊,炸好的魚段,筍片、木耳緊隨而至,直到天地方寸間的湯鍋,煮成一片雪白。

朝如青絲暮成雪,曾有多少美好的煙塵往事,都與味蕾相關。因為,那是一起走過的日子啊!

女神檔案5:陸小曼

民國女神的餐桌


獨特標籤:美人畫家、翻譯家

愛過林徽因的徐志摩,轉身遇見生命的劫——陸小曼。她是被驕縱慣的孩子,家境優渥,嚮往自由。連最愛的美食,也是引領著時代潮流的零食。為了滿足她的口腹之慾,大才子一邊說她“一天就是吃,從起身到上床,到閤眼,就是吃!”,一邊又不辭勞苦帶回“火腿茶菊、天台橘子、長崎大櫻桃、蜜餞、芒果、白果、楊梅、荔枝、石榴……”

大抵真愛一個人,便會把對方當孩子寵愛,前世今生把小情人護在懷裡。

網紅美食延伸:炸薯條、三明治


遊走在上流社會的陸小曼,能接觸時代最新鮮的玩意。當翻譯的那些年月,她在六國飯店和北京飯店見識許多西餐,自然也能接觸到當時還極為罕見的薯條。那時的她,相當放飛自我。《愛眉小札》中:“眉,你真是孩子,你知道你的情感的轉向來得多快;一會兒氣得話都說不出,一會兒又嚷嚷吃麵包夾肉了。”

後來的後來,不知她再度嘗起慢慢進入尋常百姓家的食物,會不會想起在飛機失事,身邊還帶著她畫作的男人?

一食一味,只嘆紙短情長。

河山變遷,昔日民國女神早已淹沒在無盡塵寰。


可跟隨食物的律動,我們依然能穿越光陰隧道,感受她們經歷過的歷史,探訪時代洪流激盪出的民國愛恨情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