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下联一出成经典佳对

对联,又叫做对偶、桃符、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这种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句子很受大众喜爱,不管是读书之人,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抠脚大汉,都能顺口来上几句。

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下联一出成经典佳对

对联在古代是文人墨客在聚会时,用来消遣很交流的一种方式。发展到如今,特别是在民间,已然成为了众乐乐的一种游戏。让思绪脱缰,自由发挥,可以是生活经验,可以是一时兴起,也可以是善意调。

历史上有名难对的对联和绝对很多,比如上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这要换做一般人,可能已经头晕目眩了,只能竖起大拇指,说两个字:“你牛”!

但即便是这样的上联,也有人对出了下联:“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不得不说,这下联也堪称一绝,有人有景有深意,而且还很接地气。

再比如这一个上联:“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看似简单,但要对出下联来,那还真是很费脑细胞。首先你得对中国的汉字很了解,其次还得很了解对联的对仗方式。

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下联一出成经典佳对

下联对出来之后,众人惊呼:“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这把人间冷暖概括在了短短17个字里面,实在是高手。

今天再讲一个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这个上联不是古人留下来的,是万能的网友脑洞大开想出来的。春节期间,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而且还是全员都在。

看着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舅舅又特别多,张口就来了这一句上联,别说还真有点意思。对于爱热闹的网友们,这样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岂能错过,一时间下联有点产能过剩,随便挑几个出来看看。

第一个下联:“刀削面,热干面,阳春面,面面俱到”,这个肯定是一个吃货,说不准还是东北的,对面食情有独钟。从对联的角度来说,也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个下联:“喝白酒,喝红酒,喝啤酒,就要喝酒”,不得不说,我们大中国的酒文化是深入骨髓的,讲究很多,但一点也不含糊。这个下联放在春节,还是很不错的,很应景。

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下联一出成经典佳对

第三个下联:“上勾拳,左勾拳,右勾拳,拳拳到肉”,这肯定是李小龙的铁粉,讲究快准狠,霸气十足。不得不说,三十六行,真是行行出状元啊。

第四个下联:“图财的,图名的,图利的,皆有所图”,这个下联看得出是一个经历了人生百态之人的手笔。总结得很到位,而且还很有道理。

不过上面这些都只能说一般,笔者觉得能成经典佳对的乃这一句下联:“唐国强,许文强,光头强,强强联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实在是佩服这脑洞。虽然在对联的严谨性上来说,是缺少了点味道,但这上联本来也是娱乐为主。

这下联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一个是国宝级的演员,一个是小说中的盖世英雄,还有一个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伐木工。这样的三个人竟然能联系在一起,最后还来一个强强联合,实在是佩服。

小结

对联在民间更多的是能够带来欢乐和兴趣,对于平仄和工整度,要求也不严格了。上面这五个下联,其实都存在这一问题,但它们确实带来了欢乐,其目的也就达到了。

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下联一出成经典佳对

这样一个上联,可以对出无数个下联来,只要您的脑洞够大,知识面够广泛,总能够对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