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网友对的下联太牛了

我国传统文化里有不少瑰宝,对联是其中一个。对联讲究的是一个“趣”字。出联人是悲也好,是怒也罢,反应到对联上都是一种雅趣。颇为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比,对联并不为主流文化所待见,史书上关于经典对联的记载其实并不多。于是民间的对联迷们就发挥想象,“杜撰”了一个又一个名人与对联的趣事。

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网友对的下联太牛了

在民间百姓半真半假的描述里,文坛有三大对联高手:北宋诗僧佛印、明朝大画师唐伯虎和大学士谢缙。佛印最爱与苏轼对对子,每一次都“吊打”东坡。东坡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水流东坡诗(尸);东坡上联:秃驴何在,佛印下联:东坡吃草。

唐伯虎则最爱与祝枝山等好友对对联,祝枝山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而谢缙则最爱怼权贵,据说7岁时别人给他出上联“千年老树为衣架”,他就能对出下联“万里长江作浴盆”。

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网友对的下联太牛了

这三位虽个个都是对联高手,但很多趣联其实都是后人以讹传讹给安上去的。而除了这三位,还有一类人才是真正对联天才,他们就是:万能的网友!网友对对联和名家不同,他们的对联更接地气,比如本期要说的这个“神一般”存在的上联:

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

这个押字联,一共13个字,妙处在于:每句最后一个字都是“舅”字,前3句形成一个排比,最后一句是对前3句的总结。说起来这副联并不难,但通俗的字句下透着浓浓的诙谐之气,一看就是网友的杰作。此联一出,自然“炸”出了不少大隐隐于网的高手,他们的对联确实太牛了!让我们随便选几个来看:

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网友对的下联太牛了

三类面版下联:刀削面,热干面,阳春面,面面俱到!这一联押的是个“面”字,三种常见的面十分接地气,最妙的是最后居然用上了汉语成语面面俱到,与上联的“倒是他舅”相比,虽然最后一个字与前3个不同,但却别有一番风趣。

三种拳版下联:上勾拳,左勾拳,右勾拳,拳拳到肉!这一联押的是个“拳”字,上、左、右三种拳写得颇为霸气,最后总结用的是“拳拳到肉”,确实挺狠。

三波版下联:张国立,丁力,超级玛丽,全力出击!这一联什么意思笔者就不评说了吧,押了一个“力”字,这成语“全力出击”用得也很精准。

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网友对的下联太牛了

最后一个下联,是笔者认为最牛的一个,三强联手版:唐国强,许文强,光头强,强强联合。三个常出现在屏幕上的知名人物,唐国强先生是演员中的牛人,许文强是小说中的高手,光头强却是动画片里的小可爱,这三位要是真强强联合了,岂不是桩美事!

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网友对的下联太牛了

除了这4个版本外,网友还有不少出彩的下联,每一个都令人回味无穷。或许有人会觉得,对对联也是讲究工整和平仄的,这些下联虽然字面上挺工整,但平仄完全没通。对此笔者的态度是学白话文长大的现代人,多数已不了解平仄了,对对联图的是抒发己意,开动大脑图一乐,若是能对出平仄合适的自然是最好,若是不对大家也不用过于强求。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