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禍根"找到了,醫生直言:3種"家常菜"再吃,傷心更害命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心梗離世患者高達200萬。

心梗發作迅猛,一旦發生,只有約2小時的黃金搶救時間。

但是大部分人因為對病情不瞭解、不重視,錯失了搶救良機。

心梗

深夜,一輛救護車拉著一位中年男子匆匆進了醫院。

男子已經深度昏迷,血壓血氧持續降低。經檢查,患者心肌大面積壞死,確診急性心梗發作。

因為病情惡化嚴重,雖然醫生全力搶救,患者還是不幸離世。

妻子接到消息後大哭:都讓你別吃了為什麼不聽。

心梗

原來,男子姓徐,今年42歲,他是一個標準的"吃貨",不管是肉還是甜點都來者不拒。

時間長了,不僅體重在增長,血壓、血脂也不斷升高。

妻子早就勸他別吃那麼多,但是他不以為然,每天酒肉不斷。

事發當天是老徐女兒的生日,他一高興就多喝了兩杯。沒想到突然胸口一陣疼痛,倆眼一黑就暈倒在地。

妻子趕緊撥打120,結果還是晚了一步。

心梗

醫生直言:患者愛吃的3種"家常菜"是禍根,傷心更害命。

第1種:紅燒肉

紅燒肉等肉類雖然美味,但是含油脂、膽固醇都非常高。

長期食用,會導致血液中甘油三酯、膽固醇等含量飆升。

這些物質是形成動脈斑塊的主要"元兇",沾黏在血管壁內,會加速動脈硬化。

一旦斑塊剝落,堵塞在心血管,心梗就隨之而來了。

除此之外,油炸食品、肥肉等大量食用,都會加速血管堵塞,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

心梗

第2種:加工肉類

培根、臘腸、香腸等加工肉類,深受大家的喜愛。

但是這類食物在製作的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鹽分來保證口感。同時延長保質期限。

食用過量,會導致血液中鈉離子滯留,血管平滑肌細胞腫脹,血壓升高。

動脈斑塊在高壓血流的沖刷下,慢慢剝落,誘發心梗。

心梗

第3種:飯後甜點

甜點、蛋糕等高糖食物,含有大量的糖分和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威脅血管健康的"定時炸彈",會增加血管損傷,促使血栓形成。

糖分攝入過多還會引發肥胖,肥胖患者誘發心梗的幾率比正常人高3倍。

心梗

心梗上身前,身體會出現3處異常,需警惕。

第1處:牙痛

心梗引發的牙痛在醫學上稱之為"心源性牙痛"。

這種疼痛感是以心臟為圓心,將疼痛感"放射"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常見的部位有,胸前、下巴、牙齒,肩膀等。痛感強烈但分不清具體部位。

心梗

第2處:嘴唇烏黑

嘴唇上,含有大量的血管,當髒供血不足時,就會導致血液不能正常的循環到嘴唇上,從而出現嘴唇發紫發黑的現象。

第3處:咳嗽

咳嗽很常見,但是人們往往容易忽視,心臟病變也會引發咳嗽。

當左心房衰竭時,會引發心源性咳嗽。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咳嗽,一定要警惕是否是心梗引起的。

心梗

保護好心臟,預防心梗,做好3件事

第1件:補充抗氧化劑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主要因素人體有機物氧化時,會產生對血管破壞力極強的自由基,就像機械運轉時產生的碎屑,很容易就會與血管壁細胞膜、相關蛋白質發生反應,還能將LDL-c轉化成氧化LDL-c沉積在血管,對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而抗氧化劑一般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抗氧化劑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油脂類(葵花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油)、綠菜花、木瓜、藍莓等。

除了吃的外,還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劑茶飲,更利於人體吸收如綠茶、白茶、烏龍茶、韻遊菊等,經常飲用,利於軟化血管,降低血脂。

其中韻遊菊中的類黃酮作為抗氧化劑,可幫助抵消、穩定人體內環境中產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對血管的損傷。血管堵的,不妨多泡著喝。

心梗

第2件:保證睡眠,作息規律

長期熬夜會增加突發心臟疾病的可能,甚至會引發猝死。

調查顯示,現代人嚴重缺乏睡眠時間,這樣非常不利於心臟健康。

保證睡眠,作息規律,保證每晚11點之前入睡,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為宜。

睡眠質量好的人,身體內各個器官能得到很好的休整,利於正常運行,還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心梗

第3件:戒菸少酒,保護心臟

吸菸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吸菸會增加血管的損傷,會促使血管內斑塊增加,還會增加動脈硬化的發生,同時還會使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減少,使血管痙攣、收縮,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喝酒,要適量,攝入過多會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加速血液循環,促使血管內廢物增多,易引起血壓升高,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戒菸、限制飲酒,可降低血管疾病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