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到底多可怕,為何突然就爆發了戰爭?

夏目歷史君


秦末的可怕之處應該是在於朝廷的昏暗殘暴和百姓被壓迫到了極點。當時秦朝田租、口賦、徭役和兵役對百姓的壓迫。 阿房宮、驪山陵、動用刑徒及奴隸70萬人,防備匈奴30萬,守五嶺50萬,加上修馳道、搞運輸,全國服役者達200萬。全國人口約2000萬,從數據看男性被大量徵召導致勞動力大幅下降,糧食作物產量低下,但賦稅高漲,刑法嚴酷,弄得民不聊生,百姓對生活沒有一絲曙光。以上直接導致了第一次農民起義,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李家大白話


秦末時期,其實最為鮮明的一個特點便是土地荒蕪。

對於一個以農耕經濟為主的王朝而言,這是極大的危機。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天下財賦皆出其耕地。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起大一統、中央集權的秦王朝,看似成為了萬世一帝,其實這個新興王朝所亟待解決的問題其實很多。

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戰亂,讓各地經濟瀕臨崩潰,秦國一統華夏之後,各地更是急需恢復農業生產,重新發展農耕經濟。

但是,秦王朝新立之初,勢必要進行基礎設施的建造,這其中也包括規模宏大的阿房宮和秦始皇陵。

秦國人口不到兩千多萬,可用於兵役、勞役的民眾卻將近一百五十多萬,這也意味著天下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用於王朝建設,相對而言耕種土地的民眾也就急劇減少。

長時間的兵役、勞役需要源源不斷的向邊境、咸陽輸送底層民眾,帝國財政的所有壓力全部集中到了耕種土地的農民身上。

時間一長,農戶越來越少,秦王朝能夠徵收的稅賦也越來越少,為了維持中央王朝的財政,只能選擇加大對於民眾的剝削。

這也是秦末農民起義最為根本的引爆點。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

秦末戰爭主要可分為三個最為主要的階段:

  • 陳勝、吳廣起義

  • 定陶戰役

  • 鉅鹿戰役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因為要押送戍卒誤了期限,兩人遂在蘄縣大澤鄉發動起義,掀開了大澤鄉起義的序幕,也讓秦末戰爭第一次大規模爆發。

陳勝、吳廣起義之初,主要以蘄縣東西兩翼為主推進戰線,攻佔秦國小型軍事據點。

起義之初的節節勝利,讓陳勝大為激動,他下令六路分推戰線,試圖在秦朝境內掀起全面戰爭。

其實,戰爭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陳勝失敗了。

陳勝分兵的結果不僅僅削弱了自己的勢力,還讓那些曾經被秦國鎮壓的六國勢力重新崛起,成為了反秦勢力的一部分。

六國復起,他們很快就保持了相對的獨立性,沒有人願意主動和秦國主力抗衡。

唯有陳勝部將周文拼死衝殺,集結了十萬民夫,逼近咸陽外圍據點戲城。

只是遺憾的是,章邯大軍出關之後,很快就擊潰這十萬民夫,周文自殺,吳廣在滎陽外圍被起義軍殺死。

章邯一路擊潰滎陽外圍的反秦勢力,直撲陳郡,陳勝在逃亡路上被駕車車伕所殺。

如果說,陳勝、吳廣主導的起義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那便是六國勢力開始紛紛揭竿而起,狄邑田儋、沛縣劉邦、會稽郡項梁、項羽三股勢力成為秦末戰爭初期新的反秦力量。

秦末定陶戰役

公元前208年,三月。

項梁、項羽帶領八千江東子弟北渡長江,開始了新的征戰。

項梁勢力發展最為迅速,渡江之後響應者眾多,大軍很快發展到七萬之眾,成為當時最為龐大的反秦力量。

章邯攻滅陳勝之後,迅速北上,逼近臨濟。齊王田儋親自引兵馳援,章邯趁夜突襲,田儋大軍未經休整,被一舉擊潰。

田儋弟弟田榮整頓殘兵敗退至東阿,恰逢此時項梁引兵北上救援,在東阿擊退章邯所統領的秦軍,項羽、劉邦倆人趁勢追擊,章邯逃進濮陽緊閉城門,拒不迎戰。

項羽、劉邦遂繞開濮陽,在濮陽外圍攻城略地,將戰線推進到雍丘,打破秦軍,收穫頗豐。

項梁眼看時機成熟,遂從東阿拔營南下,猛撲定陶,將大軍分散屯駐於定陶城城外。

只是,此時的項梁忽視了章邯,他料定章邯戰敗,必不敢出城迎戰,遂放鬆了警惕,章邯在深夜中奔襲七十里之地抵達定陶城下,一戰而勝,楚軍主帥項梁戰死。

項羽、劉邦急忙南撤回到彭城,拱衛大本營。

秦末鉅鹿戰役

公元前208年,九月。

章邯重創楚軍主力,楚軍主帥項梁戰死之後,北上進攻趙地,進攻趙國,一舉攻破趙國國都邯鄲,遷民河內,將趙國主力圍困在鉅鹿。

鉅鹿戰役打響。

這場戰役成為項羽一生中第一次成名戰役。

十一月,秦軍圍攻鉅鹿愈加緊迫,楚懷王下令讓兩路大軍馳援鉅鹿:

  • 宋義、項羽北上馳援

  • 劉邦西行侵襲秦軍據點

宋義作為北路軍的行軍統帥,他在進抵安陽之後,停駐四十六天,未曾進兵,日日飲酒高歌。

項羽一怒之下斬殺宋義,自己親統大軍北上馳援,一舉擊潰秦軍,成功解除了鉅鹿危機。

此次戰役,項羽成為了諸侯國中最有聲望的年輕將領,章邯也統領二十萬大軍投降項羽,秦國的各處據點也相繼被攻破。


歷史總探長


有壓迫就有反抗,秦朝末年的起義看似突然,其實這當中有一個相當長的忍耐期。當老百姓的忍耐到達一個極限時,有人揭竿而起自然就會一呼百應。

秦朝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大起義。起義的發生看似突然,其實這當中有很多的矛盾的積累。

1.極其繁重的徭役和賦稅。

天下剛剛統一,正是應該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時候。可秦始皇卻背道而馳,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以及築長城、修馳道,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當然這裡很多事情,也是出於當時的形式需要所做的。並且也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但是當時全國人口2100萬左右,除去一半的女性,男子也就1000萬左右。可是一年竟然徵勞役700萬人,這是何其的可怕。更過分的是,因為勞役給民間造成勞動力的嚴重不足,但賦稅並沒有減輕。老百姓本身糧食收穫就不多,還要應付賦稅,這遠遠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這是矛盾積累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2.秦二世的殘暴統治

秦始皇死後,趙高控制了秦皇幼子胡亥,並且對李斯威脅利誘,偽造秦皇遺詔把胡亥扶上了皇位,就是秦二世。又捏造罪名賜死秦皇長子扶蘇。

胡亥生性殘暴昏庸,即位後任用趙高為郎中令,誅殺蒙毅等大臣及秦宗室公子公主。賦斂益重,戍徭不斷,用法也更為恐怖苛刻。整個天下的百姓被他折磨的疲憊不堪,老百姓可以說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點活的希望的看不到。

3.秦朝刑罰的嚴酷,逼得陳勝起義。

秦朝刑罰非常嚴酷。一人犯罪,就會株連親族、鄰里。秦朝有許多殘忍的肉刑、死刑。百姓坐罪者極多,以致“赭衣(穿囚服者)塞路,囹圄成市”,恐怖萬狀。大量農民“亡逃山林,轉為盜賊”。

秦二世元年,陳勝和吳廣押著一隊的貧苦農民到漁陽戍守,走到大澤鄉遇到了大雨,道路不同無法前行。按照秦法規定,誤期全部斬首。大雨不停,誤期是一定的了。他們商量後得出一個結論,去是個死,跑也是個死,既然不管咋弄都是個死,那麼何不拼死幹出一番事業來呢?乾脆起義算了。他們利用“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等計策發動戍卒起義,殺死監押的軍官,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起義。

由於秦二世的暴政,老百姓飽受摧殘與朝廷的矛盾迅速激化。另外,秦二世陰謀奪帝位,名不順言不正,使得他們內部也是危機重重,矛盾不斷。再加上當時六國雖忘,但六國殘存的貴族復國之心仍在,就等著天下大亂,伺機推翻秦王朝恢復故國。在這種情況下,當陳勝的揭竿而起時,無論是老百姓,還是貴族階級全都一呼百應。

所以秦末起義,直接原因是下大雨路不通被逼起義。根本原因統治階層的殘暴。


落落笑笑生


我認為,秦王朝的迅速滅亡,根本原因,還並不在於傳統所認為的:1、刑罰殘苛;2、勞役盤剝太重;3、只重法家不重儒家。

比之於後代,秦的刑罰和勞役盤剝,與後代多在伯仲之間,未必嚴重到什麼程度。後代的皇帝對天下的盤剝和奴役殘害,往往並不比秦差。而且,盤剝殘害,會影響帝國統治的穩定性,但通常不會成為亡國的主要原因。至於偏重法家,也並不至於導致亡國。首席,秦並不是不用儒家,說秦只用法家不用儒家,是不符合當時的歷史事實的。而且,後代在所謂口頭上重儒家的同時,其實骨子裡還是頗用法家的。用法家多一點,就會迅速亡國,也是夠匪夷所思的。那又該如何解釋秦任用法家而強大起來最終戰勝六國呢?

其實,秦王朝的迅速失敗,主要在於它破天荒地創立了“皇權專制”體系,是不能被習慣了一千多年的當時的民眾和士大夫以及思想界所接收的。雖然秦王朝採取了焚書坑儒這樣的強硬措施來表達自己的決心並打擊和扭轉人們的認識,但一千多年的歷史習慣,絕不是十年間就能轉變過來的。在秦末的起義者,不論是六國貴族之後,還是地方豪傑英雄,或者匹夫草民,他們起義的手法和組織各不相同,但動機目的確實高度一致的,就是要從新回到分封制——陳勝起義,喊出的口號並不是我們被剝削太厲害了,我們要求富裕和分田地,而是要恢復楚國的分封結構(所謂“大楚興、陳勝王”),也就是說,要恢復分封制下從前六國的權益和分封制的社會歷史結構。起義運動鬧起來以後,起義的領導者,從第一領導者到下面的將領們,包括陳勝的隊伍,也包括劉邦項羽的隊伍,都是急不可待地、聲勢洶洶地,要求裂土分封,大者為王,小者為侯,哪怕得一邑、千戶,也是要的。

相比之後,漢朝中期後期也有殘酷剝削導致的農民起義,但是並沒有喊出要裂土為王的政治口號,所以終歸好撲滅一些。純的由於人們活不下去了引起的造反運動,哪怕大到向黃巾起義那樣,仍然是相對好撲滅的。而秦末面臨的不是這種性質。

最後,劉邦的勝利,是很大程度上又復歸了分封制的格局——當然,準確地說,是帶有很大分封制特點和格局的分封制與皇權專制兩種社會體系並存的社會結構,表現為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分封給了數百功臣和很多王族的,整個函谷關以東的大半個中國,都被分封出去了。這種分封制與皇權專制的並存,一直延續了七十多年到漢武帝時代,才算徹底過渡到了皇權專制,因為那時候的人們,已經逐漸接收和習慣皇權專制,而漸漸把分封制遺忘到歷史的塵埃往事中去了。我所謂的象徵分封制的“青銅時代”也才最終根本徹底結束了!

所以,歷史不是嘎然一刀切地前進的,而是前進退後、彈動湧動著前進的。秦王朝,就做了這個歷史湧動和轉型的過渡期和犧牲品,成了分封制向皇權專制轉型的新舊勢力較量的戰鬥場。

所以,秦的滅亡,更多是政治原因,是分封制與皇權專制這一主要矛盾對立所導致的,而不是傳統理解的它盤剝奴役人民太深太厲害了而導致的,那不是主要的。不光秦朝,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亡國,都是政治原因和社會原因,而不首先在於盤剝殘害太多。同樣,秦末的起義,也主要是出於政治原因而起義,為了恢復分封制的歷史社會結構的。各地迅速地恢復了分封割據勢力,回到了從前六國的格局。而不是農民軍攻城奪地,向地主反攻倒算為其主要革命內容。

既然秦主要亡在了用皇權專制取代分封制,導致了歷史的巨大反彈。那麼,如果,秦帝國的統治者,能夠不把皇權專制推行得那麼徹底和絕對,能夠聽從淳于越的意見,在實行郡縣制的同時,能讓歷史習慣延續下來的分封制和新的郡縣制(皇權專制)並存,我相信,秦不會這麼短命的。秦應該就是成為事實上的漢朝。

任何從一種為時既久的社會制度體系,向一種完全嶄新的歷史上從無的新體系過渡時,都是要出現新舊體系的衝擊動盪,導致處於其時的政府(或者朝代)被歷史的舊的慣性所摧毀。從分封制社會向皇權專制社會過渡時,出現了分封制社會的歷史慣性對新的皇權專制的“反撲”和否定,最終撲滅了代表新體系的秦王朝,但最終,新的皇權專制社會體系在經受了分封制歷史慣性的衝擊反撲後,還是被確立下來了。從西方的封建社會(實為分封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時候,也出現了封建社會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反撲”,表現為“法國大革命”的失敗——猶如秦王朝的失敗。但西方經過了好幾個資本主義政府的失敗之後,還是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的新社會。而蘇聯的解體,亦有處於類似的過渡期的原因也!

所以,在我的眼中看秦朝,它是一個被殉葬的朝代,它完成了它不幸的歷史使命,推動了分封制向皇權專制的轉型的過程。它是中國歷史鏈條中一個陣痛的過程,是一個偉大的承上啟下,破舊啟新的朝代。秦王朝應該贏得我們對它的應有的、格外的敬意,秦始皇也不愧為“千古一帝”的稱號。讓我們把過分誇大秦王朝的暴虐,而說它因暴虐而亡國,或者說秦單用法家而亡國這種並沒有抓住歷史要害而且也並盡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偏執的觀點與想法,徹底拋棄吧!

我們不應該把秦國視為我們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令後代人羞恥的可惡的時代,而是一個值得崇敬和需要重新認識的承上啟下的扮演了其痛苦歷史角色的對中國歷史進步和社會形態進化發展起了至關重大作用與不朽貢獻的偉大王朝!

請允許我們在這兩千多年後的紛紜的歷史的遠處,再次對兩千年前偉大的秦人在偉大的歷史變革前行時期所作出的偉大貢獻和成功扮演的極大地推動了歷史進步的崇高角色,獻上誠摯的敬意!

最後,重複一下我的結論。在從前的階級鬥爭解釋歷史學說的指導思想下,秦末“農民”起義,是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一次鬥爭,但是,問題是,第一,起義的不僅僅是農民,城市平民,官吏,大官僚,豪傑,知識分子,貴族都發生起義,而且推動者和核心領導者和核心戰鬥者,都不在農民。

秦末人民大起義,更大的原因是秦王朝從分封制向皇權專制進行劇烈過渡不當,導致的反彈,是分封社會對皇權專制社會的反彈,是分封社會對皇權專制社會的反彈,這場起義的核心目的不是推翻階級壓迫,而是一定程度地事先回歸分封時代,雖然對民眾、農民的剝削是促成起義的一定因素,但不是矛盾的主要原因。




xhj旅途


傳統觀點認為,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由此抗秦是因為秦統治苛酷、徭役繁重,民不堪忍受,於是鋌而走險。秦行法家之政,法家強調政令律法在全國範圍內的整齊劃一,因此不斷會對新徵服地區另行一套法律制度。既然全國政治、法律及經濟制度一致,秦地百姓及六國百姓所承擔的賦稅及徭役大致相同,那為什麼秦地不反?

秦末的農民起義,真的是因為秦國“暴政”所導致的麼?

陳涉身份和義軍的目標

《史記·陳涉世家》中明言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其農民出身無疑。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類名言名句是一個先秦時代的農民說得出來的麼?

可見,陳涉必定不是一個單純的農民,他“嘗與人傭耕”,極有可能是脫離了家鄉後失去土地,向東南遷移的而不得不種地。公元前241年,楚、魏五國合縱,楚為縱長,失敗後,楚退至壽春,這一段時間內,秦楚之間發生了一系列事件,陳涉極有可能是楚國的反秦勢力渡淮或渡江而南,楚亡後,他們則居於新地。

所以,我們有理由猜測陳涉可能是楚國的舊貴族之後,他後來“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等嫻熟權術操作,都不可能是短時間能學會的,必然是受到過諸子教育才會有這般對政治、軍事的熟稔。

陳涉攻取陳地後,當地三老、豪傑以其為王,復立楚國之社稷。陳涉自立為王后,號為張楚,這也表明了他的造反目的是為了復辟楚國。

大澤鄉起義,一般認為是遇雨失期,失期當斬。但根據1972年出土的雲夢秦簡的記載: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其得也,及詣。水雨,除興。

大意是:朝廷徵發徭役,如果耽擱了不觸發,那麼要罰二甲,遲到三到五天,則斥責;遲早六至十天,罰一盾,超過十天,罰一甲。所徵發人數滿員,應該儘快抵達服役地點,遇到下雨天,則可免除這一次徵發。

陳涉他們900人的這一次徭役徵發遇到下雨天,完全符合“水雨,除興”的條件,不僅不殺頭,還免除了這次徵發,對於受到徵發的老百姓而言,可以說是一件歡天喜地的高興事,然而到了陳涉口中就就變成了:失期當斬。

如果陳涉真的是一個單純的老百姓,他應該帶著隊伍歡天喜地地就地解散,各回各家,自己再去覆命完事即可。但他偏偏曲解“律法”,趁機來了一段慷慨激昂的即興演說,隨即“造反”,這說明什麼?

筆者認為陳涉的“揭竿而起”,並不是活不下去的被迫反抗,而是他蓄謀已久的主動行為。結合前文對陳涉的身份分析,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群“起義”的900人,他們不是為了生存而戰,而是為了“復辟”楚國而戰的。

既如此,秦政導致人民怨聲載道而反,就不是那麼讓人信服,秦末的社會斷然沒有崩壞到後世王朝末年的那般景象。“伐無道,誅暴秦。”背後的其實是復辟六國的思想。

後來世事的發展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六國勢力紛紛復辟,其中也只有劉邦這麼一隻異軍突起的非貴族武裝勢力而已。就劉邦集團而言,他們在秦朝屬於社會底層,卻也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更多的是這群人看到天下大勢,想要在這個即將到來的亂世分一杯羹。

那麼,這個“亂世”是怎麼導致的呢?

秦統一六國之後,東方六國地區還存在著復國勢力,秦始皇萬般努力,仍不能破解。出了各國貴族和民眾的故國意識外,當時還存在著一種思潮,即分封思潮。從儒家到地方,從貴族到平民,這種思潮都大有市場,後來項羽分封諸侯也是在這種思潮影響下的不得已而為之。

然而秦制是“廢分封”的急先鋒,當然就是渴望恢復分封的這群人的敵人,抗秦的目的,就是要恢復這種制度而已。

秦末造反派的急先鋒,沒有農民出身,他們都是六國遺族,皆是舊貴族也。這些人因為故國覆滅,失去了貴族特權,淪落為平民,自然不甘心,渴望恢復昔日的榮華富貴自不待言。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張良、張良家五代皆為韓國之國相。然而韓國被滅後,這種世代為官的特權沒有了,他一身才華沒地方施展。

要說秦律逼迫得他活不下去卻是不見得,畢竟他還能到處遊歷,乃至於策劃暗殺東巡的秦始皇,沒有經濟來源是能幹這些事情的麼?

所以,他起初反秦是骨子裡的意識,是失去了貴族身份的優勢的巨大落差所致,而非是悲天憫人的為民而起。

同時,戰國之世,秦與六國長期征戰,的確也引起了秦國百姓與東方六國百姓之間的互不信任和矛盾,尤其是秦百姓以征服者的面目和姿態出現的時候。秦與六國之間的矛盾是多方面的,也是短時間難以消解的。這種不信任的矛盾,給六國遺族復辟提供了土壤。

綜上,筆者認為,秦末並不是一個人民被壓迫得活不下去的社會,雖然秦始皇連年征伐,大興土木,但這些都不至於掀起大規模的民亂。漢武帝末年時,因為長期對匈奴的戰爭,導致民生出現了巨大問題,情況類似於秦始皇時期,但漢武帝時,也沒有導致類似秦末這種一點星火,全國皆反的局面出現。

秦末戰爭,根源還在於六國的復辟之心。


江畔初見月


二世而亡,這是每個封建朝代的定律。

反之如果二世能順利扛下來了,那麼這個王朝往往能延續很長時間。

秦,扶蘇自殺,二世而亡。

漢,呂后專政,劉盈,鬱鬱而終,但是挺過來了。

晉,司馬衷,被殺。

隋,李淵代唐,二世而亡。

唐,玄武門之變,但是挺了過來。

宋,燭光斧影,弟弟趙光義接替。

元,成吉思汗死後各部內潰。但是挺了過來。

明,朱棣奪位。但是王朝得以延續。

清,多爾袞干政。但是挺了過來。

其實每一個新王朝的建立前期無外乎都是如此,彼此劍拔弩張,而這個爆發點往往都在皇帝駕崩後,新皇根基還未穩固時期,所以很多矛盾都積壓在這個點上,只要皇帝一去世,各方諸侯將領和民聲都會迅速揭竿而起,或者是旁系高層抓住這一可乘之機想迅速取而代之,畢竟當皇帝誰都是第一次,越往後經驗越足,先皇鋪築的路也會越來越來平坦。

而這最根本的原因——短時間內極速擴張,難以消化。秦國短時間掠奪的東西確實讓秦國中央富裕,但消耗的力量(不僅是軍事,還有後勤、民力和管理)也比較多。這種情況很正常,歷史上往往短時間極速擴張的大多也衰落快(漢武帝一代的擴張成果不算太大,但規模和出力極大,在他死時都能讓漢朝經濟瀕臨崩潰,更何況蛇吞象的秦)。

此外還有每當新的王朝建立都會頒佈新法,嚴刑峻法造成的奴化和民怨,即使馴化秦地人也難以短時間平息,其他地方的抗爭、中央集權亦然會遭到抵制,因為秦國帶來的制度擠壓了人們所剩無幾的自由和生存空間,要求人們按照一種奴化的秩序活著(輔以馭民六術)。


長安城不良人


秦始皇奪得天下後,為鞏固統治,暴行累累。其中,"焚書坑儒"影響深遠。其目的是"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即不準言論自由,只能聽一種聲音,讓百姓眼盲耳聵,安心受其統治。秦始皇父子只信奉"槍桿子"強權統治,視民眾為草芥。胡亥承其父衣缽,有過之而無不及。胡亥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埋葬他老爹,但凡宮中女人,包括宮女、王妃,凡是沒生過孩子的,一律陪葬,一個也沒活下來。他擔心墓中陪葬的金銀財寶被盜,築墓工匠全被封死於內。胡亥覺得他父親威風,於是效仿他老爹也常外出巡遊,四處吹捧他老爹的豐功偉績。朝臣稍微辭,即加嚴懲。胡亥重用宦官趙高,支持趙高幹盡禍國殃民之事。趙高奉行的是恐怖統治,稍有對皇帝不恭之言,即嚴刑侍候。李斯等忠良被迫害至死後,"一言堂"天下遂成,"指鹿為馬",萬籟無聲。整個秦國成天歌功頌德,高喊萬歲,而實際情況是飢寒交迫,民不聊生。

統治者只信奉強權統治,不把民生放在首位,經濟社會發展滯後,其結果是政權從中心潰爛,最後走向墳墓。


黔首乙


秦末自然是很亂的,因為秦朝本來就是一個存在了很短時間的朝代,秦朝能統一六國自然是靠戰爭,六個國家都是被秦通過戰爭手段兼併消失的,自然對秦都有很大的仇視,楚國對秦的仇視是最厲害的,一個典故“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足以說明秦朝結下的仇怨。

除了這方面,秦朝的殘暴統治也是秦末戰亂不斷的重要原因,就像過秦論所說,秦朝對百姓實行暴政,百姓對秦朝的統治當然也會有很大不滿,眾所周知的陳勝吳廣起義就是秦朝殘暴統治的結果,下面我說一下導致秦末戰亂的兩股代表力量。

第一個就是以陳勝吳廣為代表的農民起義,秦的殘暴統治導致深受其害的農民階層怨言四起,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表達了農民的覺醒,一句“陳勝王”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雖然陳勝吳廣的起義被秦朝朝廷打壓了下去,但秦朝從此就亂了起來,各種反秦勢力揭竿而起,導致秦末戰火紛飛,另一股強大的反秦勢力還有劉邦和項羽,他們為什麼要在這時發動戰爭的呢?

項羽是楚國後人,秦滅六國的戰爭中楚國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六國受到的攻擊尤其楚國最為嚴重,被滅國時楚國的南國公說過即使楚國只剩下三個氏族也會團結起來消滅秦國,項羽身為楚人果然挑起了亡秦的擔子,他也沒辜負楚國人的期望,和劉邦一塊把秦國打的只剩了一口氣,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就是項羽打的一場著名的反秦戰役。

項羽反秦是秦末戰火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劉邦是為什麼也參與秦末戰爭呢?

劉邦起兵其實有一定的偶然性,劉邦原本只是一個亭長,他為秦朝押送勞役到驪山,很多勞役都在路上逃走了,到了芒碭山時劉邦就把所有勞役都放了,又少數人願意繼續跟隨他,又在前面的人回來跟劉邦說前面有條蛇擋在路上,可能因為喝了點酒的原因,劉邦說“大丈夫走路,沒什麼可怕的”,繼續向前走,拔劍把大蛇斬成了兩半。

後面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到有個老婦人在哭泣,便問她為什麼哭,老婦人說有人殺了他的孩子,有人繼續問為什麼要殺他的孩子,老婦說她的孩子是白帝之子,變化成蛇擋在道路中間,沒想到被赤帝之子殺了,眾人覺得她在說謊,正要打她,老婦人突然就消失了。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劉邦,劉邦聽了心裡暗暗高興還越發自負,追隨他的人慢慢的都很怕他。

不久,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劉邦在沛縣舉兵響應,參與推翻秦朝的行動。

這就是秦末戰火中的三個主要力量,其實還有很多力量參與了反秦,山東六國都與秦國有很大的仇怨,響應陳勝吳廣起義的力量不勝枚舉,戰爭的也不是無厘頭爆發,是秦朝長時間暴政的爆發性結果。陳勝吳廣等農民階層揭竿反秦,其他早已不堪秦朝壓迫的力量紛紛響應,形成了一呼百應的局面。

秦末確實是很亂的,突然爆發的大規模起義與反秦運動導致戰火滿天飛,而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就是那顆迅速引燃戰火的火星。


觀今昔


秦的滅亡以陳勝、吳廣斬木為兵的農民起義為開端,以劉邦、項羽起兵江淮,殺進咸陽為結束。僅僅歷時3年,曾經一掃六合的強秦如曇花一現,片刻傾覆,秦朝歷史僅存15年。

任何變革都是量變由質變引起,等著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陳勝吳廣起義就是這根稻草,然而秦迅速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秦朝沒有以道治國的思想,焚書坑儒更是破壞舊的道德秩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口號,一方面是指責秦的暴政,另一方面則是農民階級為自身地位的申訴。儒家思想對於人心、道德、信仰、情感、言語、志向、行為都有約束和指導作用,而秦卻沒有,一味暴政嚴律使得民眾早有咒怨,在精神和肉體雙重壓迫下的民眾,早有反秦的想法。

二是沉重的賦稅徭役、嚴酷的刑罰及秦二世、趙高的殘暴

,是農民起義爆發的直接原因。當時全國的人口約為1200萬人,而當兵服役的人超過200萬,國家要養龐大的軍隊,同時長年修長城、阿房宮、驪山陵墓、馳道等,耗費國力民力,上百萬人又要服徭役,加上農民賦稅沉重,致使民不聊生,積怨已久。

三是六國殘存貴族舊臣勢力要報仇滅秦,秦統一中國後,並沒有完全剷除六國貴族舊臣,而是大興土木,致使反秦勢力一直存在,十八路諸侯王加上項羽共7股勢力都是六國舊部或其後裔,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就是韓國重臣後代,古博浪沙重錘刺秦,便是張良所為。


小藍讀史


始皇帝於前221年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以自己為一世,寄望於能夠延續二世、三世乃至萬萬世,他沒想到的是,在其手中似乎穩如磐石的江山,在其死後僅僅三年就滅亡了。

(秦始皇兵馬俑)

可以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對於秦朝為什麼會突然爆發如此大規模的戰爭,又為什麼能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大秦一夕之間垮塌?

個人覺得,秦朝的滅亡是在於自身,秦二世的某些政策固然是引爆秦末戰亂的原因,但是秦朝前幾代以來的一些政策卻也是重要內因,甚至對於秦朝這座擎天巨柱在短時間內崩塌的主因。

1、秦朝的人口與遷民政策。

《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到,關中地區大約佔天下的三分之一,人口也不過三分之一,但是其財富卻佔了三分之二。

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關中主要是秦國的地盤,可見當日秦國的富有,這也是秦國能夠一統六國的物質基礎,然而,我們要說的不是這個,而是人口。

對於秦朝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可以從長平之戰中的戰略動員估算一下,秦國在此戰中總共出動了六十萬,為此,秦昭襄王徵召了全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這六十萬人應該佔當時秦國男丁的四分之一,也就是秦國男性人口大約三百萬左右,考慮到連年征戰必然會導致男性人口下降,因此,總人口約莫也就六百多萬。

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再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載,推算當時七國人口大約為二千三四百萬左右。人口的差距意味著兵力的差距,正因為如此,秦國在戰爭中經常有意識的消滅各國的有生力量,最著名的就是武安君白起殺盡趙國降卒四十萬。

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這一戰之後,趙國徹底沒有反抗之力。正是考慮到人口的因素,所以秦國對於奪過來的領土採取了遷民以安土的政策。

(前260年的戰國)

這一政策從秦惠文王滅巴、蜀開始。

《華陽國志》中記載著秦惠文王在滅了巴、蜀後,採用了羈縻的政策,一方面封蜀王的兒子為蜀侯,另一方面設巴國為郡縣,仍令原來的首領為官長。在羈縻的同時,秦國還遷徙了萬多戶的秦民到巴蜀之地,既是為了防備巴人、蜀人,也是為了移風易俗。

《華陽國志·蜀志》:“周赧王元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為相。置巴郡。以張若為蜀國守……戎伯尚強,乃移秦民萬家實之。”

這個遷民的政策在秦國從羈縻到徹底同化巴、蜀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正是因為這一政策有效,所以秦國自此以後就把這個政策延續了下來。

二十一年,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

二十六年,赦罪人遷之穰。侯冉復相。

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

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赦罪人遷之。

三十四年,秦與魏、韓上庸地為一郡,南陽免臣遷居之。

由以上這些記載可以看出:

1、秦國有佔領一地,就遷民安土的政策。

2、秦國人口短缺,只能以比較優惠的政策讓罪人遷居。

3、這種政策在某些情形下,比如比較重要的戰略要地,會遷走原住民再遷入秦民。

4、這種政策是與秦軍大規模的殺戮相關聯的。比如在遷民徙居南陽前,殺了魏軍十萬人。

(影視劇中的秦惠文王)

此消彼長下,一方面消滅六國的有生力量,一方面又大力遷徙秦人到佔領地,使得秦國能夠快速消化所佔領的土地,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秦國國力的一部分。可以說,這對於秦國一統六國是起過重要作用的。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秦國把大量人口外遷,光是遷往巴蜀就有一萬多戶,以一戶四五口人計算,也是四五萬人,再每佔領一地就遷入一部分秦民,必然造成秦國故地人口大量外流,屬地空虛。

到了秦二世時期,後果已經體現,在秦地已經難以徵召到士兵,“今發近縣不及矣”,並不是“不及”,因為秦國是個全民皆兵的體制,所以應該是人數不夠組成大軍,最終只能調撥刑徒罪人上戰場抵禦陳涉所率領的義軍。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年冬,陳涉所遣周章等將西至戲,兵數十萬。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盜已至,眾彊,今發近縣不及矣。酈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將,擊破周章軍而走,遂殺章曹陽。

秦國遷民安土政策的成效也可以從秦末各路反抗軍的源起地看出,從陳涉從大澤鄉起義,到狄邑田儋、沛縣劉邦、會稽郡項梁、項羽三路大軍群起響應,基本上都是在遠離秦國中心地帶的東部和東南部邊沿地帶,而這一地帶也恰好是秦國最後統一的地區,也是秦國沒來得及遷民或沒有再大量遷民的地區。

其中沛縣就在大澤鄉不遠,屬於當時的泗水郡,狄邑位於臨淄郡。

由此可見,秦國遷民安土政策,一方面使得秦國快速消化了佔領的土地,另一方面也使得秦國本土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內部空虛,使得秦國在面臨幾路大軍的圍攻下無法在短時間內組織起有效的兵力鎮壓,結局就是秦國快速土崩瓦解。

2、秦國軍功爵制的一個弊端。

一般來說,對於秦國的軍功爵制在統一過程中的作用都是持正面肯定態度的,這個政策極大的調動了秦國民眾的戰爭熱情,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秦國在統一後難以形成一個統治聯盟。

這一點,我們還是以秦滅巴蜀來做例子。

前面說了,秦惠文王於前316年滅了巴蜀,立了被殺的蜀王之子為蜀侯,其後,巴蜀之地屢有反覆,不斷髮生內亂,前後殺了三個蜀侯,一直到前285年才把封地改成郡縣,設置蜀郡。

所以,打敗一個地方很容易,佔領一個地方也可能不難,但是要守住這個地盤讓其真正變成自己的領土就必然要經歷諸多反覆,甚至前功盡棄也並不是不可能。

因為在巴蜀實行羈縻政策導致的反覆,秦國統治者們在其中吸取了教訓,那就是棄羈縻而行郡縣。對於到底要不要直接實行郡縣制,當時的秦國朝堂還進行了一場辯論。

(影視劇中的秦始皇)

支持分封的丞相綰認為諸侯剛被滅了,燕國、齊國、楚地離秦土又比較遠,如果不封諸子為王,則無法安定。大部分朝臣都同意丞相綰的建議。始皇帝當時也無法抉擇,於是下令廷議。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

此時,李斯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要吸取周朝諸侯同立,互相攻伐的教訓,行郡縣而棄分封,皇子功臣不給封地而賞賜財物。最終,始皇帝同意了李斯的建議。

這裡不討論郡縣制是不是一個先進的政策,是大一統王朝最重要的根基之一。

郡縣制當然很先進,這一點毋庸置疑,重點在於,建立了郡縣後,誰來當官?

這肯定不會是各國的貴族,或是富室。一方面秦國把六國大量的貴族遷徙到了秦國,另一方面大量的貴族被剝奪了特權成為了平民。

把天下豪富十二萬戶遷徙到咸陽。

官總是要人來當的,誰來?自然是秦人,這個就自然要聯繫到秦國的二十級軍功爵制。《商君書》中記載著,一旦得到爵位,即便是最低的爵位,也能得到田地一頃,宅地九畝,還一律賜庶子一名,並且還有了擔任軍隊或行政部門官員的資格。

《商君書·境內》能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所以,軍功爵制的這個政策與前面秦國安土遷民的政策相結合,必然的結果就是新建立的郡縣中大多數的職位都委任給了秦人。

《裡耶秦簡》:南陽戶人荊不更鄭不寶,妻曰有,子小上造虒。

這裡記載著南陽有一戶秦民,戶主名鄭不寶有不更的爵位,妻子叫有,兩人有個未成年的兒子虒,因其父也有一個上造的爵位。

這固然是一種穩固統治的手段,但是從長遠來看,也必然會引起六國貴族和普通民眾的反彈,因為貴族們失去了特權和上升渠道。

(影視劇中的項梁)

而普通民眾則不同於秦人,也沒有上升渠道,大規模的戰爭已經結束了,即便是想加入軍隊用戰功換爵位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這些被剝奪了權力的六國貴族必然不甘於權力的旁落。

《史記·項羽本紀》中就記載著項羽的叔父項梁利用其才能以及家世,暗中訓練軍隊。

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如果縱觀歷史,每一個王朝的穩固都是要儘量的擴大和鞏固統治階層,正如清朝建立後也要開科舉網羅天下士人以便讓民眾有了參與這個王朝的信心和希望。劉邦建立漢朝為什麼沒有直接實行秦制,而是分封和郡縣並行,正是因為察覺到了其中的暗流。

這種狀況從比較長期來看,必然會動搖秦國的統治。

(大澤鄉起義)

3、秦二世的殺戮功臣和宗室,毀掉了統治根基。

六國在始皇帝的威壓下暫時維持了表面的平靜,直到秦二世上臺。

此時的秦國既不聯合六國的貴族,也不能讓六國普通民眾有上升渠道,那麼自然就只能依靠秦國本土的民眾。

然而,矯旨登基的秦二世,心懷鬼胎,為了徹底的鞏固統治,在李斯的支持下,剛繼位就大肆殺戮功臣宿將,以及宗室。屠殺之下,連地位較低的近侍之臣和三署郎官都無法自保。至於秦二世的兄弟們,幾乎被誅殺殆盡。


乃陰與趙高謀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為之柰何?”……二世曰:“善。”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於內宮,議其罪獨後。

找死之道莫過於此。

朝堂被肅空後,全國上下一片驚恐,賢臣良將沒了,留下的全都是一些諂媚之徒(或者被迫成為),始皇帝時期的統治基礎一朝之間盡滅。

宗室振恐。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殺完了功臣宿將和宗室後,秦二世放心了,之後就繼續實行始皇帝時期的政策,也就是說,秦二世上位一年以來,除了清除異己。還沒來得及做其他事,一切都是照搬秦始皇時的政策而已。

復作阿房宮。外撫四夷,如始皇計。盡徵其材士五萬人為屯衛咸陽,令教射狗馬禽獸。

到了秦二世繼位第一年的年中,陳涉就起事了,之後被很快鎮壓,畢竟農民軍是很能打得過正規軍,之後趁勢而起的六國貴族才是秦國真正的大敵。

陳涉起事,起了一個試探秦國的作用。

六國心懷不滿的貴族一看秦國如此虛弱,立刻就行動起來了。

所以,有一些說秦國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秦二世倒行逆施引發的,我以為並不對,他倒也沒有特別的倒行逆施,而是一上位就給自己挖了一座墳。

(秦末十八路諸侯)

綜上所述,對於秦國來說,不幸的是秦始皇沒有安排好後事,上位的是絲毫沒有政治敏感度的胡亥。如果不是秦二世,不至於到此地步,秦國連續六代明君的氣運耗光了。

因此,秦末突然爆發戰爭固然是因為賦役繁重造成的偶發之必然現象,但是之後戰爭的快速推進乃至秦國的快速滅亡的根源卻在於廢除分封,推行郡縣,卻又無法給予六國民眾一個上升的平臺,擴大其統治基礎,同時,連年的遷民安土使得秦國內部人口空虛,兵力匱乏,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線,再加上胡亥一鍋端了有經驗的秦國功臣宿將以及有威望有能力的宗室,最終的結果自然是一敗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