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一個月的寶寶都有啥技能,在家裡是怎麼早教的呢?

黑胖與黑胖的閨女


寶寶一歲的時候我給她買了歪歪兔,一直用到現在,的確也從歪歪兔那裡學到了很多平常不知道的教學東西,會自己穿鞋子,不亂要東西,要東西知道等一等。



真靈小子


1歲左右寶寶的早教建議

1.大動作技能:1歲左右的寶寶是初步行走期,家長應該注重孩子平衡和協調的訓練。建議家長在家可以做簡易的平衡木(比如貼兩條膠帶)讓寶寶試著行走。剛開始可以貼 寬一點,並且家長握住寶寶的腿教會寶寶如何協調雙腳。慢慢的可以貼窄一點加大難度。

2.精細動作技能:一歲的寶寶手不在是一個整體,他們可以活動每一個手指,需要著重鍛鍊二指捏。 建議家長在家有意識的讓寶寶用食指和拇指拿起東西。可以準備一些豆子,或者小型積 木,讓寶寶不斷的嘗試拿起和放下。並且可以伴隨一些指令。比如 拿起紅色的,拿起豆子。(家長要注意,以免寶寶誤食)

3.觸覺感知:一歲的寶寶仍然要堅持做撫觸。除此之外,還應該提供不同材質的玩具(硬,軟,光滑,粗糙)。觸覺感知訓練可以提高寶寶對外界的適應能力。

4.認知:一歲左右的寶寶開始自我探索周圍環境。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分離焦慮會產生。媽媽除了多陪伴之外,也可以玩一些簡單的捉迷藏遊戲。

5.語言:1歲左右的寶寶還是以語言輸入為主。家長在家要為寶寶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平時在家要放一些兒童音樂,每天堅持為寶寶讀繪本。有意識的告訴寶寶各個物品的名字,語言簡單明瞭。雖然寶寶現在很難說出來,但是大腦都在輸入各種語言信息。大多一歲左右的寶寶多可以說出,媽媽或者爸爸。如果您的寶寶不可以,也不要著急,一定要多創造有效的語言環境。

6.社交:建議家長條件允許可以帶寶寶出門,熟悉一些陌生環境。提高寶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總之一歲的寶寶需要家長提供豐富的體驗探索環境。希望家長能提高早教意識,不要錯過寶寶大腦身體發育的關鍵期。


是Aimi 啊


一歲以後隨著嬰幼兒年齡的增長,活動範圍的擴大,認識事物的增多,嬰兒無論在生理、心理方面還是在動作技能、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情緒、情感與社會行為能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在生理、心理發育的主要標誌

嬰幼兒會獨走數步繼而會獨立行走,能蹲下,會用碗喝水,用蠟筆在紙上亂塗。會說2~3個字的詞,能找藏起來的東西,喜歡有節奏的音樂,會保護自己的玩具,能記住經常接觸的圖片和物品名稱,聽從勸阻,知道常見人的名字,對不同年齡的人有相應稱呼。能記住幾天前的事,對小夥伴感興趣。

這個時期家長要經常講有關分享物品的故事給嬰幼兒聽,讓他知道好東西應大家分享,培養嬰幼兒吃飯時注意力集中,有固定座位。

二、這個時期的嬰幼兒在動作技能,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情緒、情感與社會行為方面的發展

1、動作技能方面

能獨立蹲起、站穩、行走。家長應該在寬闊平坦的場地,以教會嬰幼兒獨走為任務。

這個時期的嬰幼兒會玩簡單的玩具,因此家長要利用玩具練習手的動作,如套盒、套圈、積木壘高等。

2、語言發展方面

嬰幼兒會用單詞表達要求,會主動叫“爸爸”、“媽媽”,要啟發嬰幼兒用單詞表達自己的願望,引導嬰幼兒稱呼親近的人。

3、認知能力方面

讓嬰幼兒接觸同齡玩伴,幫助他們建立良好關係。

家長可訓練嬰幼兒用拇指和食指撥開帶紙的硬糖和挑揀各種豆粒,不要用嘴啃咬或一把抓。將易於剝皮的水果,如香蕉、橘子給嬰幼兒,成人稍加幫助,讓他用手撥開吃。

4、情緒、情感與社會性行為方面

鍛鍊嬰幼兒喜歡與大人小孩兒一起玩耍,聽講故事,培養吃、喝、玩、睡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對嬰幼兒要有耐心關照和護理,在嬰幼兒哭、發脾氣、亂抓亂打時要猜嬰幼兒到底想要幹什麼,可以用不同的活動來滿足嬰幼兒,或給他一些新鮮有趣的東西,讓他高興地玩起來,保持嬰幼兒有輕鬆愉快的情緒,使嬰幼兒對環境和親人有安全感,信任感。

要放手讓嬰幼兒活動,有獨立活動的機會,但要注意,也不要過分保護,一旦跌倒,鼓勵自己爬起來,大人千萬不要表現出驚慌,甚至大呼小叫。

客人和小朋友來訪時,要引導嬰幼兒去接近客人和小朋友,若嬰幼兒怕生、哭鬧,可暫時避開,過一會兒再慢慢誘導他接近客人。

這個時期是嬰幼兒心理發展最快的時期,所以家長要注意平時要多培養嬰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育嬰師小妮


咱們這個時候月齡的寶寶屬於初學走路的階段,可以扶著傢俱走,咿咿呀呀學說話,用拇指和食指捏東西,用積木塊等物品對敲,玩拍手遊戲或者跟別人揮手再見。這個時候的寶寶也會從能站瞬息到獨站,再到彎腰站站起來逐漸走的好,有所指向的發出dadamama的聲音。手腳並用跨臺階,退著走路,說出除爸爸媽媽之外的三個詞,把兩個詞組合起來,指出一個說出名稱的身體部位,搭兩層積木,拿著筆亂塗亂畫,幫著做簡單的事,用水杯喝水。

早教建議

●適合1歲寶寶的玩具

玩具對精細運動、大運動、認知、情感等各項能力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給室寶挑選玩具時,在保證安全和適合月齡的前提下,要注意兩點:一是重種類面非數量,每個種類可選擇一兩件;二是考慮耐用性,即儘量選購多用途的玩具,即使寶寶再大一些,也可以繼續玩。

有助於練習運動技巧的玩具

簡單的拼圖、形狀配對玩具、撿拾玩具(可以讓寶寶倒東西和裝東西的容器和小物品)、釣魚玩具等,能夠鍛鍊寶寶的精細運動發育;不同大小的球、推拉玩具 (如小推車)、可以騎或爬的玩具(如搖馬、秋幹、滑梯)可以鍛鍊各項大運動能力。

能夠開發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玩具

娃娃玩具(包括服裝和配飾)能夠激發寶寶的想象力;積木、疊疊樂、串珠等嵌套或堆疊玩具,蠟筆和紙張,橡皮泥、手指畫等對促進創造力很有幫助。

可以滿足寶寶敲打慾望的玩具

這個階段的寶喜歡敲打各種物品,不同的聲音讓他非常快樂。小鼓、沙錘、喇叭玩具琴等各種可以拍打或敲擊發聲的物品,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有時一箇舊罐子和一把木勺也能讓寶寶玩得不亦樂乎。

幫助寶寶瞭解生活的玩具

各種騎車模型(警車、消防車、急救車、剷車等)、廚房玩具(電爐、鏟子、 勺子、盤子、冰箱及食物模型,清潔工具(掃帚、簸箕,抹布、刷子等)和其他生活類玩具(收音機、購物推車等)都能幫助寶寶瞭解生活


糖糖育兒號


關於1歲寶寶的早教方法有很多,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對寶寶進行教育。父母在早教的過程中要放鬆心態,千萬別操之過急。寓教育於娛樂,才能達到早教的真正效果。

1、睡眠要充分。充足的睡眠是寶寶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如果寶寶睡眠狀況不好的話,會造成寶寶食慾不振,從而影響到腦部的發育,影響到智力。

2、學會穿鞋。寶寶1歲的時候大部分都已經學會了走路,家長要準備一雙舒服的鞋子給寶寶,讓寶寶慢慢學習如何穿上鞋子,這是幫助寶寶學會生活自理的重要方法。

3、學會穿衣。讓寶寶在1歲的時候慢慢開始學習怎麼樣穿衣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而且衣服的面料要注意到健康因素。

4、遊戲和玩具。家長要了解和學習一些遊戲來幫助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由於1歲寶寶年齡比較小,所以遊戲和玩具是最能夠吸引孩子目光的方式。

5、音樂早教。音樂想必家長都不陌生,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為寶寶挑選一些適宜早教的幼兒歌曲大全,這是幫助寶寶得到智力鍛鍊。




二寶職場媽媽


一歲一個月的寶寶掌握的技能可多了,這個時候寶寶在家裡就是一個開心果,各種反應、動作都特別可愛,還特別有自己的想法,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很有意思,經常把家人逗得哈哈大笑,哇哇媽的二寶就在這個時間段,所以感受特別深,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在家裡的陪伴讓我感受到了很多溫馨和快樂。


戰勝膽怯,自由行走

雖然很多寶寶一歲前就學會了走路,但大多數寶寶普遍在一歲時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行走。起初她只敢原地站著,不敢邁開腿,慢慢的,當媽媽有意蹲在離她不遠處,向她張開雙臂,她會開心的笑起來,大膽的走過去抱住媽媽,戰勝了膽怯,寶寶就離獨立行走更進一步了。

又過了沒多久,她開始扶著桌子、沙發、牆壁,慢慢的走到想要去的地方,途中沒有可扶的物品時,她會先停留一下,想一想,然後抬起手臂快速的走到沙發旁,這又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再後來她就敢獨立走過長長的走廊,這時也許媽媽正在書房,會聽到身邊傳來喊“媽媽”的聲音,轉頭看向她,兩隻大眼睛,可愛的臉龐,真的會疼愛的把她抱在懷裡。於是,接下來就是她完全展示行走技能的時候,從這個房間跑到另一個房間,從臥室跑到廚房、衛生間,還能拿著東西繞著沙發轉圈。

懂得收起自己的東西

說起這點可能女寶寶的表現更強烈一些,女孩兒天生愛美,喜歡漂亮的衣服,每當她發現有自己的衣服放在沙發上,就會拿起衣服跑到臥室放進她的衣櫃。

模仿能力變強

這時的寶寶觀察能力變得很強,大人說的很多話她都能聽懂,她會很喜歡在自己的遊樂區玩,喜歡模仿哥哥看書,媽媽此時會觀察到,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她會默默的把書打開,專注的看上面的圖畫,這就是寶寶探索階段的開始,媽媽要主動給寶寶讀書,模仿動物的叫聲,沒過兩天她就學會老虎叫、小羊叫了。

她還懂得了跳舞,唱歌,雖然只是小聲地哼哼,雙臂打開,扭扭身子,蹲上蹲下,在她眼裡,這就是唱歌跳舞,這時媽媽要給予她鼓勵,給她鼓掌,表揚說“太棒了”。

會說兩個簡單發音的詞語

一歲多正是寶寶各種能力快速提升的時候,和家人的互動明顯變多,寶寶準確的認得所有家人,會叫爸爸、媽媽、爺爺(ya ya)、奶奶(na na)、哥哥(ga ga),並且會針對自己的需求喊對應的名字,比如他想吃一樣東西,就會歪著頭,輕聲細語的叫“爸爸,爸爸~”,這把爸爸樂壞了。

會和哥哥“爭寵”

人們常說“家裡的二寶就是比老大厲害”,以前還不相信,現在看來的確有幾分道理,當看到其他大人抱著哥哥,他會先定住眼神,然後“啊”的喊起來,並掙脫著表示不滿,到跟前一定是扒著哥哥,直到爭懷成功才可以,曾經因此還抓過哥哥的頭髮,我也是被驚到了。

我想很多二胎家庭可能都會遇到這類問題,一個把另一個惹怒了,另一個把這個弄哭了,開始有了不滿,有了討厭對方的情況,其實在我剛遇到這樣問題的時候,作為媽媽我要有公平的意識,不能因為二寶小就不批評,不能因為大寶是哥哥就理所應當受傷,調節雙方的關鍵就是要互相理解。

自我意識建立,要獨立吃飯

記得一歲前只要吃飯就非常乖巧的坐在椅子上,喂一口吃一口,過了一歲,她彷彿找到了新大陸一樣,開始要勺子,要碗,直到現在每次吃飯都要自己動手,轉眼一看,已成花臉貓,滿桌子的飯,也是可愛極了。

這時的寶寶有了自我意識,對事物充滿好奇,凡事都想自己試一試,所以,在保證衛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寶寶學一學自己吃飯,建立寶寶的飲食習慣和能力。

哇哇媽寄語

其實在生活中隨時都可以發現寶寶成長的點滴,只要媽媽認真觀察,用心感受,就會發現很多幸福瞬間,寶寶的早教最重要的是陪伴,發現她的成長點,把握住成長敏感期,在家裡也可以給寶寶很好的基礎教育,新冠肺炎彷彿讓一切都暫停,能有機會靜一靜、停一停、想一想,有機會每天都陪在他們身旁。每個寶寶都是天使,媽媽們辛苦了。


如果我的分享對您有所幫助,請關注 ,從新手媽媽到二胎媽媽的育兒人生經驗,也歡迎寶媽們留言分享。


娃哇哇哇哇


嬰幼兒成長月曆之第13個月:滿1週歲了,會獨立行走了

大約有3/4的寶寶能夠獨立行走了。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現在的寶寶對什麼都充滿好奇,所有能夠拿到的東西都要試圖拿到。

寶寶的體格發育不象嬰兒期那麼快了,但能力發育卻進入了快車道,而且精細運動能力飛速發展。

身體外觀和生長

體格標準:

體重:男孩為8.3-12.7千克;女孩為7.6-11.9千克。

身高:男孩為71.8-82.7釐米;女孩為69.8-81.2釐米。

頭圍:男孩為47.11釐米,女孩為45.82釐米。

牙齒:已長出8顆乳牙。

發育規律:

體重:1歲以後增長速度減緩,但仍穩步增長。一年將增長2.5千克。

身高:雖然比嬰兒期增長速度減慢,但仍處於生長髮育的高峰期。男孩這一年將長高13釐米,女孩10釐米。

頭圍: 增長速度比身高體重更要緩慢了,這樣身體比例就越來越勻稱了。

前囟: 有的寶寶已經閉合,有的寶寶還能摸到。

運動

到了這個月齡,絕大多數寶寶不需要大人攙扶,就能夠單獨穩穩地站立了,並向前邁步獨立行走了,但是在熟練掌握走路技巧之前,他邁出的步子總是很大,姿勢也是東倒西歪,爸爸媽媽不在前面接著,寶寶可能會向前摔倒。當爸爸媽媽牽著寶寶的手,大多數寶寶都能比較順利地往前走。

寶寶在初學走路的階段,大多數寶寶用腳尖走路,一隻腳可能還會有些拖拉,象是跛行。有的寶寶會出現“內八字”或“外八字”。這些都不是異常的表現,隨著寶寶走路越來越穩,這些現象也會慢慢消失的。

1歲以後的寶寶大多數能夠自由自在的爬行著向各個方向前進或後退。但還不會自由爬的寶寶並不少見,父母不必焦慮和擔憂,寶寶爬得晚,並不意味著發育落後。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爬得晚的寶寶,會站和會走的時間大大提前。

身體技能發育

會調整身體配合父母穿衣、吃飯;能堆積木2塊以上,能翻書,能投球;會爬樓梯,喜歡爬到高的地方去。

這個時候孩子的手已經很發達,可以進行一些比較精確的活動,所以大人可以給他一些玩具,讓他放進大口的箱子裡,或者放到指定的人手中,來鍛鍊他的手眼配合協調能力。站著時,能單手把小球扔出去。還可以給他一支筆,一大張紙,讓他塗塗畫畫,他會非常開心的。

語言發育

有的寶寶能夠說出一兩個成人能聽懂的句子。大多數寶寶在1歲左右說出人生中的第一句話——這是成長的里程碑。在寶寶語言發展的最初時期,父母不要泛泛地和寶寶說話。比如,當寶寶鬧著要到外面去玩,而這時外面正在颳風下雨,暫時不能帶寶寶到戶外活動,父母不要說:寶寶是個乖寶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而是要具體地告訴寶寶:外面正在下雨,刮很大的風,現在不能出去玩,等到雨停了,我們再出去玩。如果寶寶不理解媽媽的話,可以帶寶寶到外面親自看一看下雨的場面。

這個年齡段的幼兒,絕大多數能夠聽懂成人一些話的意思了。但是,大多數幼兒還不能用語言來回應父母,常常通過動作、手勢、聲音等表示他的意思。幼兒通過肢體語言,能做出一兩個讓成人明白的示意。

認知狀態

這麼大的寶寶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寶寶的能力是父母教的,不如說是耳濡目染模仿來的。寶寶像父母,除了遺傳因素,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大人的結果。

13個月的寶寶對理性教育缺乏興趣,對記憶性、理解性的東西,很快就會忘記。寶寶在3歲以前是大腦神經建立廣泛聯繫的時候,認知能力很強,讓寶寶更多地接觸自然,更多地接受各種信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令寶寶感興趣的遊戲和娛樂項目來實現智力和潛能開發。

13個月的寶寶注意力時間比較短。越小的寶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越短,對一件事情和物品,包括玩具,保持興趣的時間也越短。但有一個現象與此恰恰相反,就是寶寶越小,對感興趣的事物和現象越容易著迷,喜歡長時間重複它。

社交能力

當寶寶的世界越來越大,在享受自由的同時又會感覺有些恐懼。在玩耍的同時會時不時看看你在他的身邊,以確保自己是在你的保護之下,這時候的寶寶甚至有些過於粘人,哪怕離開他一會也不行。

情感發育

初學走路的孩子對自己的玩具和親近他的人會表現得非常自私。看到你抱別的孩子,他就大哭;如果其他孩子拿了一個很好玩的玩具,他會竭盡全力地去爭奪。再過幾個月,隨著詞彙的增多,他最愛用的詞就是“我的”。

寶寶逐漸有了自己的主意,當他不想吃的東西,媽媽很難再按照自己的想法餵給寶寶。寶寶不喜歡的東西,會毫不猶豫地扔到地上。幼兒有了自己的願望和喜好,如果父母強烈干預,就會招致寶寶大聲哭鬧或者大呼小叫,這是幼兒表示反抗的方法之一。


披荊斬棘v珍惜0527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意識到了早教的重要性了,其實早教就是父母和寶寶之間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因此不僅可以在機構裡上早教課,在家裡也是可以進行早教的。

要想知道十三個月的寶寶在家裡如何進行早教,首先就要了解這個時期寶寶的生長髮育特點。

第一就是大運動方面,寶寶這時候是從扶物站立敏感期到行走敏感期的一個過度,因此可以帶寶寶體驗行走的樂趣,通過活動鍛鍊寶寶“邁”與“跨”的動作,增強腿部的靈活性以及行走的穩定性。也可以和寶寶玩“蹲下撿物”的遊戲,增加下肢力量和身體的靈活性。

第二就是精細動作方面,要增加寶寶手部的抓握能力,可以和寶寶玩“敲”的遊戲,可以增加寶寶的手臂力量,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第三就是語言方面,要多和寶寶說話,多讀繪本,不斷重複,豐富寶寶的詞彙量,增強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加強寶寶詞與物的對應能力。

第四就是藝術方面,可以多和寶寶一起聽音樂,當節奏感強,音樂比較歡快的時候,可以帶寶寶一起跳舞,或者帶寶寶跟著音樂進行敲擊活動,當寶寶要睡覺的時候可以放一些舒緩的催眠曲,加強寶寶感知音樂的能力。還有要

帶寶寶初步認知顏色,並進行配對,豐富寶寶的色彩認知。

當然親子早教不僅是這些,其實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和教育息息相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用心陪伴寶寶成長,就是最好的親子早教。


小冰棒棒棒冰


4歲寶寶的媽媽結合自身帶娃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1歲寶寶語言和運動方面都有一個大的飛躍。雖然有些早教機構從8個月就開始了早教課程,內容也是指導父母怎樣藉助一些道具陪伴孩子。我覺得所謂早教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1歲多的家庭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運動:做一些適合孩子月齡的親子游戲。藉助小毯子,球類等等。

2,音樂:讓孩子聽不同節奏感的音樂,還可以和運動結合起來。

3,認知卡片:彩色卡黑白卡,形狀顏色等等。

4,語言:家長講故事,平時多和孩子語言互動,也許他不會說,但是聽的懂你的意思

5,玩具:積木是非常好的玩具,陪孩子敲一敲,一塊搭另一塊,他也會模仿你來做。


葡小萄媽媽


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不用刻意的讓寶寶去學會一些什麼,一步一步來就行。平時的時候可以去教孩子一些簡單的動作,孩子可能不會立馬就學會,但時間長了以後,就可以了。這個階段的寶寶,應該會爬以及會叫爸爸媽媽了,但有些較複雜的動作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也不必著急,這只是時間長短問題,平時多教教,說不定哪天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