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究竟是真宗的功绩还是败笔?

醉倾城36


平心而论是功绩。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保住澶州已经非常困难。勉强媾和虽然有伤体面和经济,但是却保住了更大范围的疆域。算起来还是赚了的。

正式战争开始前,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兵锋直指北宋腹地,宋真宗被吓得几乎要南逃。是在寇准的坚持说服下才开始了御驾亲征的历程。大战开始后,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三面包围澶州,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后来宋朝的援兵来到,宋真宗亲自登上城楼鼓舞士气,军民百姓为之一振,才最终实现了两军的拉锯对峙。

宋朝自宋太宗兵败燕云之后,基本上在军事上就已经处于疲态。不仅是军力长期未能复原,而且军心民气也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宋真宗继位后实际上是接了一个烂摊子,也难怪辽人入侵,他第一反应不是御敌而是南逃。因为他很清楚这是一场不会获胜的战争。所以,勉为其难签定盟约已经是很好的结果。毕竟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北宋保持了相对的平静,并且从中获得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所以澶渊之盟是有功绩的。


经典守望者


对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去看待。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但在澶州之战中被宋军打败,辽也深感无法战胜宋朝,因此双方都有议和的倾向。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撤军,并以白沟河为边界;北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岁币”。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之间一百多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因此,一方面澶渊之盟给辽宋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和平,有利于宋辽两国的人民休养生息,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虽然对宋来说,该条约每年要送给辽大批财产,略显屈辱,但由于辽宋之间的巨大经济差距,宋可以从正常的边境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财富,也没有吃亏太多。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澶渊之盟的签订,一定程度上使得宋朝丧失了进取之心,不再意图夺回对边境安全至关重要的燕云十六州,使得汉族文明始终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威胁之下。



趣谈历史五千年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当然是历史功绩。

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20万大军南下攻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鼓励下御驾亲征抗辽。宋军在澶州城外射杀辽国大将、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辽军士气受挫。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萧太后君臣得知宋真宗御驾亲征,明白北宋君臣抗战决心坚定,又发现辽军悬师深入,宋军勤王之师日增,不免心生退意,于是乘宋朝以曹利用为使议和之机,于公元1005年初双方签订和平条约,史称“澶渊之盟”,主要约定如下: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的后遗症

澶渊之盟被人指摘的后遗症,主要是使北宋暂时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被动。

从地缘上来看,分布于太行山南北的燕云十六州是屏障华北平原的重要区域,燕云十六州很大一部分是和长城重合的,失去了燕云十六州,河北无险可守,北方政权的骑兵可以很轻松地跨过封冻的河流,直接打击北宋的腹地,这时的北宋,就像一只没有壳的乌龟,所以在后来金军消灭辽国占领燕云十六州后北宋也很快灭亡。

红线区域内为大致的燕云十六州区域

另一个麻烦在于,北方产良马的两个主要区域,一个即在燕云十六州,一个在西夏占据的河套地区,于是宋朝的骑兵就成了先天不足的残疾人,终北宋一朝,皇帝和大臣们始终在为缺马纠结。

澶渊之盟所遗留的第三个问题在于,它使得北宋在西夏建立以后陷入两面受敌的局面,特别是当辽国成了西夏的保护人(这也是必然的结果)之后,北宋不得不妥协于辽国的虚声恫吓,增加岁币。

在后来的影响上看,澶渊之盟削弱了宋朝君臣的斗志,也降低了宋朝军队的实战能力,真正善战的武将从澶渊之盟后逐步被排挤出帝国的枢密院,枢密院改为由文臣把持,这对宋朝的国防建设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澶渊之盟在军事上是失败吗?

从大义上来看,澶渊之盟是实实在在的“城下之盟”,结果是天朝上国的宋朝承认作为“夷狄”的辽国在政治上为一个对等的政权,这对于宋朝来说是很没面子的,而且寇准等主战派一再指出,辽军深入宋境,锐气已挫,后勤补给困难,如果宋军乘机全力反击,很可能获得大胜,就此解决燕云十六州问题。

有的激进的史书说,宋真宗畏敌如虎一心求和,草草签订合约,甘愿花钱买和平,这一点一直被后人诟病。但是我认为澶渊之盟这一结果对于大多数人却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第一,仗不是靠嘴炮打赢的,自从公元979年宋太宗北伐出兵高粱河开始,宋辽战争断断续续打了25年,瓦桥关、岐沟关,赵二官家一再给辽国送人头,仗打得十分被动,北宋的野战部队损失惨重,如果这次宋真宗听了愤青寇准的话和辽国继续野战,很有可能又一次被辽国教做人。

因为辽军的主力是骑兵,宋军的主力是步兵,辽军打不过还可以跑,宋军打不过只能坐等被敌人按在地上摩擦!

而且,这一次如果打败了,事情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之前至少是在宋辽边境打仗,现在战线推到了天子脚下―澶州城背后就是大宋帝都开封府。

其次,要是打成了击溃战或者消耗战,给萧太后、辽圣宗逃回辽国。那双方的梁子可就结大啦!这仗再打二十年都算少的。

宋真宗心里明白,现在的宋辽两国就是势均力敌的两个玩家,谁也灭不了谁。这仗,宋真宗输不起!要不是辽国逼着他打,他才不想打呢。

澶渊之盟在经济上划算吗?

第二,要是大家穿越到北宋,问你你想打仗吗?也不想打!打仗是要死人的,一打仗帝国北边人民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北宋政府的财税收入会受到很大损失。

打仗不是空口白话,每一天都要钱钱,北宋末年童贯伐辽,政府一共准备了六千二百万贯的军费。《续资治通鉴》:

王黼于三省置经抚房,专治边事,不关枢密,括天下丁夫,计口出算,得钱六千二百万缗以充用。

要跟全盛时期的辽国打仗,军费不会比宣和四年的伐辽之役少,这打仗的军费谁来出?一样最后要落到老百姓头上,为了凑军费再加点税,可能仗还没打完国内就闹起来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这才过了几年呀?

第三,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绢多吗?不多!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说:

天禧之末,所入又增至二千六百五十余万缗。嘉佑间,又增至三千六百八十余万缗。其后,月增岁广,至熙丰间,合苗役易税等钱,所入乃至六千余万。

这也就是说,宋真宗末年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大概是2600多万两银子,还不算北宋政府所收的米,麦,茶,绢,金银等实物,杂七杂八加起来,政府财政收入足有4000万两银子。一匹绢大概是一两半银子,所以北宋给辽的“保护费”折算下来总共是40万两银子。

一年40万两银子只占财政收入的1%,跟打仗的军费相比更是毛毛雨,而且,由于边界和平开放,双方贸易热火朝天,宋朝卖给辽朝的都是他们所缺乏的物资和奢侈品,比如瓷器,茶叶,丝绸。据日本汉学家斯波义信的估算,宋朝通过对辽贸易,每年可获八十万贯的顺差,数额远远超过送出去的岁币。

宋真宗:大家一起赚小钱钱啊!

通过澶渊之盟,北宋不仅没有亏钱,反而还大大赚钱,不知辛苦攒钱的宋太祖听到这一消息会作何感想。据《啸亭杂录》:

宋太祖起自布衣,深悉民间疾苦,故平定诸国后,自奉俭薄,积左藏之余,立封桩库。尝欲待足五千万后,捐资契丹,以赎燕云之地。如其不与,则以其资厚赏军士,兴师恢复其土。

其实我觉得,宋真宗的逻辑就是:我只管猥琐发育,有了钱,就有兵,有粮,有饷,至于我这一代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留给下一代解决吧!

所以说,签订澶渊之盟是符合当时宋朝国内主流民意的,至少澶渊之盟之后一百多年宋辽两国和平相处,宋朝的经济和民生,文化,科技得到了空前发展,财政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安定,而至于以后的冗官,冗兵,冗费的副作用,在宋真宗一朝是难以预见的。


每日一段历史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前因: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乘辽朝新君初立之机,派三路大军北伐。最终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此战的失利,使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防御。

此后,辽国萧太后稳定朝政,励精图治,于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率辽军复仇攻宋。攻入宋朝境内,受阻于澶渊城。宋朝皇帝亲征,宋军士气高涨,而辽军人困马乏,正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辽军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赵恒畏敌如虎,只想媾和,而朝中大臣们也都惧怕契丹,纷纷表示支持合议。

于是双方开始了和谈,最终签订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主要有:辽宋约为兄弟之国,维持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金帛。

后果:

  1. 积极意义,双方结束了多年不息的争战,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
  2. 消极意义,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

这个带头使此后的两百多年,宋朝皇帝都是有样学样,不断的赔款割地称臣,直到覆灭。


谈史论今100


澶渊之盟是宋朝与辽国之间的停战协议,大宋答应每年送辽岁币,辽军撤回去了,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面对辽军的进攻,宋真宗本来想迁都,说白了就是畏敌逃跑,在寇准等人的坚持下,才御驾亲征,亲临前线,结果击败辽军,双方停战。

澶渊之盟是在宋朝军事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屈辱性合约,它开了赔款的先例,以金钱换和平,使大宋不再居安思危,以致大宋积贫积弱,给宋朝的朝政和民众增加了很重的负担。

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宋朝的大臣富弼就曾说过,宋辽停战,大宋节省的大量军费开支,远多于给辽的岁币,说的应是实话,但岁币说白了,毕竟是赔款,好说不好听。

通过这件事去评价宋真宗,还真有点不好说。



知无为而有益


从当时的国家现状来说,澶渊之盟应该是最务实的做法,对民生来说,是一种胜利。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25年的战争长跑后,于公元1004年十二月间,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缔结的和平盟约。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维系了约百年的和平,对当时的平民生活到来了积极的影响。

澶渊之盟缔结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后世之人对其多有不齿,但在当时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澶渊之盟之前,北宋和辽国多次爆发了争夺燕云十六州的战争。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由于北宋政权自建国以来,一直不曾完全控制燕云十六州(直到朱元璋时代,才完全将燕云十六州控制在汉族政权麾下),这就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有良种马匹,所以就没有优良的骑兵。这就导致了在宋辽之间的战争中,北宋的获胜率不足10%。

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举全国之力,毕全功于一役,想要夺取燕云十六州中的“关南之地”,彻底掌控燕云十六州,并为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全国总动员。

辽军进攻的第一站,选在了瀛洲。面临来势汹汹的辽国铁骑,回想胜率不到10%的历史战绩,北宋朝廷吓得魂飞魄散,前线将士也是胆战心惊,朝野上下弥漫着恐慌气息,早已没有半点斗志。

于是,宋军选择坚守不出。同时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派军队去进攻燕云。可惜,辽国早就有备而发,进攻燕云的宋军被辽军轻松击败后,以骑兵为主的辽国精兵乘势而为,很快兵临瀛洲城下。

好在守城的宋军作战勇猛,指挥得法,加上辽军以骑兵为主,不善攻坚,瀛洲虽然被辽军围攻了十多天,仍能力保城门不失。

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劳师远征的辽军面临着内部分裂的巨大风险。此时,御驾亲征的辽圣宗,做出了绕过瀛洲,直扑澶州的决定。

辽国的骑兵精锐,很快冲破了宋军的层层步兵防线,歼灭了驻扎在澶州附近的宋军,剑指澶州城下。

正当连战连捷的辽军士气高涨,众多契丹贵族琢磨着夺取宋朝黄河以北的土地作为此次远征的报酬的时候,辽军主帅萧挞凛在前线观察军情时,意外被宋军射杀。

恰巧,宋真宗当于天到达前线,并在寇准的请求下,亲自登上澶州北门城楼,宋军士气大振(史载“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士气的此消彼长,带来了交战双方的心里变化。辽军劳师远征,孤军深入,战线太长,最怕补给不力,陷入包围。宋军本来就对辽军心怀恐惧,势力不济。于是, 谈判议和就成了双方的自然选项。

由于辽国采用的是分封制,在当时已经产生了一批拥有大量土地的封臣,这些封臣多少有些汉化为领地内小皇帝的趋势,腐化堕落,武德败坏,对皇权已经形成了隐隐的威胁。所以,辽圣宗并不希望得到宋国的土地。

而北宋这边,由于实在没有胜算,在宋真宗看来,只要不割让土地,就是胜利。

就这样,历史的巧合出现了:交战双方对土地的追求居然是一致的。于是经过多轮谈判,在宋朝宰相寇准的争斗下,北宋以每年给辽国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布完事,双方互称兄弟,从此息兵。

澶渊之盟结束了长期的战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它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陶蜀山翁


我们先做个假设。

一,假设"澶渊之盟"是宋真宗的失败。那么,请问失败在何处?盟约条款大致是失败的理由吧?一,宋寸土未得,维持疆界不变。宋辽二国打了二十五之久战争,就是图燕云十六州之地。唉!眼看就要估计大胜,完胜辽寇,咋就和谈了?二,有损上国威仪,居然与辽帝义结金兰,称兄道弟。唉!屈尊损面。三,宋帝称兄,辽帝为弟。收个小弟,宋帝包的红包够意思,"岁币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了当老大,宋帝将臣民抛入深水热火之中,加重臣民的负担!呜呼哀哉!"澶渊之盟"之后,当时朝野颇多异议,有个叫王饮若哭奏:"城下之盟,春秋所耻。澶州这一回,以天子的尊贵而为城下之盟,这是陛下的奇耻大辱!这都是寇准捣的鬼,使的坏!让陛下您背锅啊!"。宋帝至此大不喜欢寇准,渐行渐远。

二, 然而功过得失,历史自有定断。首先,自后周柴荣起,为燕云十六州之争,战争不停,宋自仁宗起,战争更长达二十五年之久。未胜!边境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更别说,搞博览会,开展边境贸易。次之,岁币之数于宋实区区之数,宋真宗时财政收入约为7500万两白银。在宋,辽开通边境贸易中,年入为岁币的2.5倍之多。再者,自"澶渊之盟"之后百年,宋辽再无战事,边境之民安居乐业。

个人认为,宋真宗"澶渊之盟"是功大于过。失败的是宋真宗的继承者们,他们忘了还有一词"忘战必危"。以战方能止战,至今依然适用。



说故事的三掌柜


我认为澶渊之盟对于真宗时期是一笔功绩,让宋朝从25年的辽宋战争中脱身换取了108年的和平,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功绩了。

有人会说每年向辽朝提供30万的岁币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说宋朝在和辽朝每年的贸易往来中赚了多少,单单每年的军费开支都是上千万两的,这么想一想其实每年30万的岁币算了很少了,在军费支出和贸易的利润中甚至可以忽略不记。

宋朝和辽朝开战的一大目的是夺回燕云十六州。自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以后,夺回这片土地的所有权似乎成了历代皇帝所必须完成的目标,前人埋下的祸根需要后人来弥补的道理好像变成了真理,可是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是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不是谁都有能力完成北伐大业的。

自安史之乱以后,辽宋结下“澶渊之盟”以前,中原大地从中唐、晚唐、五代十国、再到宋朝的数百年里都是战火连篇,没真正的消停过。战争中最苦的不是统治者,不是舞文弄墨的官员,是前线的士兵和底层的百姓。赵恒彻底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站在底层百姓的角度看,结束战乱,过几天安定的日子,将赵光义留下的烂摊子解决了,还出现了宋朝难有的小盛世——“咸平之治”,为宋朝日后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难道不是一番丰功伟绩吗?

“澶渊之盟”开启了宋朝“岁币”政策的先河,对后来与外族政权的交流上定下了基调,确实是因为受到了“澶渊之盟”的影响。关于“澶渊之盟”,后来的皇帝和大臣们只学了它的模样,并没有理解其中的道理。“澶渊之盟”是在宋辽双方都已经不想再打的情况下签订,起初辽朝的条件是要求宋朝割让土地和解,经过谈判以后成为宋朝提供30万岁币已经是相对合理了。

可后代的皇帝们只顾着“破财消灾”,并没有考虑过国力优势是可以战胜对手情况下就交了钱。这样的例子在对西夏态度尤为突出,当时章楶的大军已经取得了伐夏大胜,可是宋廷却还是给西夏岁币,胜者反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是令人不能理解的。

签订“澶渊之盟”是个权宜之计,也有真宗软弱性格的原因,但依旧当时宋朝的局势看,抛开对后世的影响,依旧算是一件功绩。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宋朝迎来了黄金发展的时期,令人遗憾的是宋朝的经济实力发展起来以后没有出现一位拥有出色的领导者可以重新北伐,将“澶渊之盟”换取来发展的国力用在必须用的地方。


历史百货铺


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景德元年秋天,北宋的北方强敌辽国大肆南侵宋朝,辽国士兵在萧太后和辽圣宗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遂城、定州等,俘虏宋将王先知、云州观察使王继忠。

之后很快辽国军队便打到了北宋都城开封北边一河之隔,黄河北岸的澶州,即今河南濮阳,北宋朝野震动,仓皇失措,很多大臣主张迁都南逃,或者迁往江苏南京,或者迁往四川,总之吓破了胆,宋真宗此时也想南逃。在局势万分危急的时宰相冦准坚决主张抗辽,并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

宋真宗的到来极大的鼓舞了前线的士气,北宋军民团结一心使战局得以扭转,甚至还用八牛弩射死了辽国大将萧达凛。按说战争形势已呈北宋有利之势,但谁成想这个时候宋真宗却被吓破了胆,畏敌如虎,一心只想媾和,然后就有了北宋花钱买和平的“澶渊之盟”,该盟约规定北宋每年向辽国进献三十万银绢,经济上对北宋是九牛一毛,但合约却是非常之耻辱。

客观上讲,澶渊之盟确实起到了结束宋辽几十年战事,并和平相处近百年的作用,但实际上却北宋的一大败笔,理由如下:

1. 澶渊之盟发生在北宋即将胜利之际,赔一分钱也是赔,这是性质问题。换言之,宋朝不让辽国赔也就算了,何来主动向对手赔款的道理,让人不可思议。

2. 江山惜无雄主,宋朝错失良机。如果宋真宗懂军事,能真确分析当时形势的话,可能结果就不光是能否打败辽国了。要知道辽国当时孤军深入,战线拉得非常长,补给其实很吃力,宋军如果能展开防守反击,那就不是打退辽军那么简单了,甚至都有可能收复幽云十六州。

3. 澶渊之盟发生后,宋真宗及北宋朝不但不以为耻进行深刻反省,反倒通过大搞封禅竭为粉饰。

4. 此战已经暴露了开封无险可守,不适合作为都城的问题,但是却未能意识到并迁都,为后来的“靖康”耻埋下伏笔。

5. 同样的事也在几百年前唐太宗时发生过,那就是唐太宗继位之初的渭水之盟,但唐朝却能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并消灭突厥,一雪前耻,宋朝却一片纸醉金迷,令人扼腕。

6. 其实澶渊之盟后的和平并不完全是买来的,真正决定和平的原因还是北宋的实力,正是因为辽国在倾兵出动的情况下都不能拿下宋朝才使他们也有了深深的忌惮,三十万赔款的象征意义更大,可惜北宋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以上拙见或有不足,欢迎批评讨论!


字匠甲


关于檀渊之盟的定义,不能说是宋朝的功绩,也不能说他是宋朝的败笔,这是历史的选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总会选择恰当的方案展示给世人。 让我们先来捋一捋檀渊之盟的前世今生。

檀渊之盟是宋辽战争的产品,而宋辽战争的爆发点是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幽云十六州位于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势险要,是中原农耕民族防守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幽云十六州的南面,中原地区一马平川,更何况宋朝首都汴梁位于中原,无险可守。面对这种情况,宋朝肯定不干,宋辽战争不可避免。幽云十六州怎么会落到辽国手里呢?还得往前追溯到五代后唐时期,时任后唐河东节度使勾结契丹,攻灭后唐,建立后晋,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中原王朝丢失幽云地区。到后来后周世宗柴荣北伐,收复三关后病死,大军班师,禁军统帅赵匡胤趁机“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自唐以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武将权力提高,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收回军权,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制约了武将,算是解决了至唐亡以来的武将篡位问题,先后统一了中原地区以及南方,赵匡胤去世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攻灭北汉政权,辽宋矛盾尖锐,宋军尚未休整,宋太宗命大军北伐,在高粱河被辽军击败,辽军反攻满城,复被宋军击败,随后辽军几次攻宋,都被宋军击退。雍熙三年,宋太宗出兵伐辽,大败,损失惨重,随后宋辽双方在边境互掐,互有胜败。直到宋太宗驾崩,真宗继位,辽军几次攻宋,豪无进展。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孤军深入檀州,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击败辽前锋,射杀辽主将萧挞凛。此时战争已经打了25年,双方势均力敌,疲惫不堪,起了和谈休兵之意,于是,檀渊之盟应运而生,自此,双方保持了上百年的和平,宋称辽为北朝,辽称宋为南朝,送放弃收复幽云十六州,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开放市场交易。

可见,檀渊之盟是在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无法消灭谁的情况下的选择。辽宋双方约为兄弟之邦,宋为兄,辽为帝,宋每年捐钱三十万两予辽。双方进入和平发展阶段,经济迅速繁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