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蔼的启功,对堂弟严格的不留面子,还写在弟弟的书法集序言上


和蔼的启功,对堂弟严格的不留面子,还写在弟弟的书法集序言上

启功先生与启源先生

启功先生一向和蔼可亲、幽默,尤其是抱青蛙布偶的照片给人印象深刻,网上也有很多启老的幽默段子。其中有一个“启功外出讲学时,听到会议主持人常说的“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接下去的话便是:“指示不敢当。本人是满族,祖先活动在东北,属少数民族,历史上通称'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言’……”然而启老对内到一点都不胡言乱语,还更严厉。

和蔼的启功,对堂弟严格的不留面子,还写在弟弟的书法集序言上

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有位堂弟启源先生,都是雍正帝的第九代孙,比启功先生小七岁,后期书法风格也学启功先生,造诣很深。

2003年启源先生要出一册书法集,邀请大名鼎鼎的堂兄提拔作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序文如下:

“我的堂弟启源号伯泉,生于一九一九年,在我十一岁后祖居破产,几房分居,在艰苦的岁月中生活。很久不相闻问。解放后才又相见,都已垂垂老矣。我的这位堂弟和一位重堂弟启骧都爱写字,而他们的书法艺术都染上不佞的笔墨习气。在我这堂兄的立场,实没有自己谦虚的资格,如果由衷的说他们写的笔我好,一定招来朋友的冷笑,说我在装腔作势,而书法也是一项体力劳动,不佞今已九十,眼底黄斑、耳聋、喉哑,而友好的夸奖,越发多起来,这两位堂弟自己的书艺成就因同一排行而不易分开。

启源今年已逾八十,友好为他影印书艺集,又命不佞为之序,在我的立场实实在在不佞望世俗的夸奖话,而他们自己努力所得的成就,又不能因世俗的谦虚而使他淹没。姑且凭我这朦胧的视力来作直觉的印象,启源的书派仍是传统的规格,若以流行的气派讲,他未免还有些保守,但就腕力功夫说,绝不是可以朝发夕至的。论笔力,论行气,论唐宋名家的遗法,他虽未能超过,但在有真知灼见的方家眼中,总是会博得首肯的。这篇由衷的自白且占序言的篇幅,就叫序吧! 启功题”。

和蔼的启功,对堂弟严格的不留面子,还写在弟弟的书法集序言上

启源书艺集

全序四百余字,字字恳切,没有浮华的褒奖,反而是作为兄长严厉的训导,首先写了启源先生和启骧先生都染上了自己笔墨的习气,这里要说明的是启源先生、启骧先生都学启功书法风格,也都各自有造诣,但启功先生自责将不好的笔墨习气传给了二位堂弟。又表明不能因为在亲戚,装腔作势的表扬他们,愚弄堂弟和自己,更不愚弄广大书法爱好者。随后又对启源先生的努力和书法成就上做的适当的肯定。还指出在腕力、笔力、行气等方面需要更加努力。

和蔼的启功,对堂弟严格的不留面子,还写在弟弟的书法集序言上


和蔼的启功,对堂弟严格的不留面子,还写在弟弟的书法集序言上

寿,启源先生书


和蔼的启功,对堂弟严格的不留面子,还写在弟弟的书法集序言上


和蔼的启功,对堂弟严格的不留面子,还写在弟弟的书法集序言上

听琴,启源先生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