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特別新鮮的

日本商圈分析

每週上新

摘要: 在北京故宮隨便“撒歡兒”是遭人唾棄的,不如去京都的皇宮裡撒個歡兒。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日本的“故宮”】

日本的天皇目前居住在東京的“皇居”,但是在搬家到東京以前的1000多年,日本皇室一直生活在京都,因此把“京都御所”稱作“日本故宮”可以算很貼切。

但是,日本天皇作為“國家的象徵性”依然存續,沒有變成溥儀那樣的“普通公民”,這個“故”,似乎又不太合適。所以,還是按照日本官方的稱呼,就叫“京都御所”吧。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在京都御所前舉辦的“時代祭”

京都御所的主殿,也就是類似於北京故宮太和殿的那座大殿叫“紫宸殿”,因此把京都御所稱作“京都紫禁城”也未嘗不可。當然,不謙虛的說,這個作為天子居所解釋的“紫宸”兩字也是從中國借來的。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自公元781年,日本的都城從奈良搬遷到京都,京都御所就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也是歷代天皇的居所,現在是天皇的行宮。

明治天皇、大正天皇和昭和天皇的繼位大典都是在京都御所舉辦的,平成天皇和令和天皇的即位典禮雖然是在東京舉辦,但是儀式中最重要的“高御座”是從京都御所借去的。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天皇御座平時放在京都御所紫宸殿裡


每每去京都,總覺得詫異,德川家的“二條城”里人山人海,可是天皇家的“京都御所”裡卻堪稱清淨。“二條城”與“御所”近在咫尺,有時間去人擠人的“將軍府”,為什麼不去有1000多年曆史的“皇宮大內”撒撒歡兒呢?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京都御所日華門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曾經門禁森嚴的“御所”】

其實,很多日本人也是沒有去過京都御所的。

京都御所的“全面開放”是近幾年的事。2008年以前,日本人參觀京都御所是需要“提前預約”的,而這個預約手續不能打電話、發郵件,只能通過郵寄明信片完成。

京都御所管理處會提前抽取下個月的,每天限額的60名觀眾,並電話通知,要求在規定的時間集合“入宮參觀”,錯過時間概不等候。這對於居住在京都市以外的遊客來說實在是有些不方便的。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京都御所建春門

直到2016年,京都御所才開始對觀眾“隨時開放”。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京都“故宮”不要錢】

京都御所距離京都著名景點二條城僅2公里。原本,這個二條城,就是德川家康為了就近監視皇室的動向才建造的,賊子之心昭然若揭,呵呵。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二條城的入園門票是620日元,想進入主要建築的“二之丸御殿”還要再付420日元。加起來1040日元,跟北京故宮旺季的60元門票差不多。

但是!京都御所是不要錢的,免費參觀

其實吧,日本皇室收點門票用作修繕費的想法可能不是沒有,但是作為堂堂皇室,跟臣民收門票賺小錢,實在是有失尊品,所以只能忍痛割愛。

多說一句,御所東邊有一個“旅遊商品服務部”,有不少帶日本皇室特色的紀念品,這些是收錢的。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這些帶皇室菊花紋的錢包,牛皮的,只賣80人民幣,真心不貴。看來日本皇室只收了成本價,沒有黑心掙臣民的錢。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日本的皇宮大內】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京都御所的入口是東邊的“清所門”,門口有安檢。

負責安檢的不是保安,而是正兒八經的警察,而且是“御林軍”——皇宮警察。大概是為了強調君權至上吧,日本警察裡專門有一個“皇宮警察本部”,負責東京皇居和京都御所的警備。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在京都御所負責安保的皇宮警察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進了“清所門”一路向南,穿過“月華門”,就是大內的正門“承明門”。因為東有“日華門”,西有“月華門”,所以正中的叫“承明”當然也算切題。

可是,據說明亡以後,朱舜水逃亡到了日本,很受到日本幕府將軍和各地方大名的尊重,有起兵助力的承諾。

這個“承明”,也許是想“承”我們的大明?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不是小編瞎猜,下面還有讓人疑惑的“證據”呢。

“承明門”內就是京都御所的正殿“紫宸殿”,跟故宮的太和殿一樣,日常是不使用的,只有在大典和節慶時使用。

天皇日常的居所,也就是類似“養心殿”的地方叫“清涼殿”,在紫宸殿的後身。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清涼殿前種著兩叢竹子,一名“漢竹”,一名 “吳竹”。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這“漢竹”和“吳竹”的漢字都不是通用的寫法,一般情況日語漢字寫作“河竹”和“淡竹”,可是清涼殿前的這兩叢,偏偏要寫作“吳竹”和“漢竹”,還插了牌子明示,不知其意為何。

學過日語的人都知道,這日語中漢字的發音本有“吳音”和“漢音”,這特別特地把竹子取名“漢竹”、“吳竹”,莫非是心懷故國之思?

關於日本天皇的源頭,日本的歷史學者基本斷定是“渡來人”,也就是從海外遷徙過來的部族,不是本島土著。至於到底從哪兒來的,有“姬姓”說,有徐福說,有瑤民說,有高麗說,莫衷一是。天皇家的陵寢是很多的,但是不許考古發掘。

不許?不能?不敢?

對中國人來說,“漢竹”和“吳竹”,很值得看一看。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真,撒歡兒】

跟北京故宮比起來,京都御所真心不夠寬敞,也沒有啥珍寶讓老百姓過眼癮(人家還得留著過日子呢不是),大概不到兩個小時就能看個大概其。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比起北京故宮,京都御所真心人少


在京都御所,溜達溜達、拍拍照是沒人管呢,敞開了撒歡兒可是不行——處處有正經警察看著呢。

想把大奔開進去,也不是不行,就是條件有點兒嚴,必須得嫁個真皇室。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京都御所內迎接皇室貴賓的車隊


想去皇宮撒歡兒?咱們京都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