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的言行,就是最好的家规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典范,孩子是爸爸妈妈的镜子。养一个孝顺的孩子,跟爸爸妈妈的言行有很大关系。

以下这些行为,作为爸爸妈妈的你有过吗?

假如有,该警醒了!

1、给孩子特别待遇

2、孩子犯错当面袒护

3、过分注意孩子

4、简单满意不合理要求

5、允许孩子懒散

6、对孩子央求

7、包揽代替

8、少见多怪

9、剥夺独立

10、惧怕哭闹

这10种行为,《人民日报》曾评价为不合格爸爸妈妈行为,请逐个对照,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别让你错误的教育方法,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假如孩子有下面这4种行为,爸爸妈妈就需要及时引导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爸爸妈妈是根,孩子是花朵。爸爸妈妈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不知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开花’。”

假如孩子有下面这4种不孝顺行为,爸爸妈妈除了自我反思外,还要对孩子进行及时引导,纠正孩子的过错言行,越早纠正越好。

随意顶嘴爸爸妈妈,惹爸爸妈妈生气

成心顶嘴爸爸妈妈,惹爸爸妈妈生气,这是孩子不孝顺最常见的体现。

通常,在孩子6-8岁的儿童背叛期时,孩子会特别喜爱顶嘴,你说一东他就说西,你说北他就说南。

这是孩子长大的标识,代表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但是,假如你不加干预,纵容孩子,或者干预方法不对,都很简单导致孩子养成顶嘴习气。

所以,当孩子有顶嘴行为时,家长先放平稳心态,容纳孩子,再找个恰当的机会,问问孩子为什么要唱反调?

比方晚饭后,在孩子放轻松的情形下,问孩子顶嘴是不高兴吗?仍是不喜爱妈妈(爸爸)说话的态度?仍是由于被爸爸妈妈忽视了,想引起重视等等。

知道原因后,再想办法逐个解决就好了。

有时候,孩子或许就是单纯地耍小性质,爸爸妈妈能够先搬运孩子注意力,安慰孩子情绪;再好好劝导孩子,告知孩子能够怎样表达不满或宣泄情绪。

当孩子内心是平和高兴的,没有孩子会愿意顶嘴。

习气把错推到别人身上

犯错了,习气性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撇清自己的孩子,要么是为了自己的好孩子形象,要么是惧怕遭到责骂。

这样的孩子多半自私心比较重,责任感单薄。

爸爸妈妈发现后,不要急着打骂,打骂只会让孩子本来做错事的忐忑和内疚消失,反而把精力花在怎样躲避爸爸妈妈的赏罚上,甚至会为此扯谎。

打骂历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教育孩子的意图,是让孩子改正过错,而不是心生仇恨。

日常日子中,爸爸妈妈也能够给孩子做好典范,比方自己做错事了,要敢于向孩子抱歉,让孩子感遭到被尊重的感觉,也是在告知孩子,抱歉并不丢人,勇于认错值得鼓励。

爸爸妈妈的典范效果,胜过讲万千道理。

美国闻名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所说:“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爸爸妈妈,复制爸爸妈妈的处世方法,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典范。”

强占东西

许多孩子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好吃的,好玩的当然应该全部归自己才对。

所以凡是家里出现的自己喜爱的,就必定要独占。其实这也是不孝顺的一种体现。

现在独生子女多,许多爸爸妈妈对孩子是有求必应,并且也没有注意孩子的强占行为,以为横竖家里就一个孩子,他想要什么给他就是了。

这种骄纵惯养,只会让孩子觉得,家里所有人都要听他的,他才是家里最大的人。

最终,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而老一辈全都是“臣子”。

骄纵惯了的孩子,长大以后必定不会明事理,甚至变得极度自私。

不懂得感恩

一个16岁的大姑娘,妈妈由于要动一个小手术,所以临出门前叮咛女儿自己出去吃饭,但是女儿玩着手机头也没抬一下,诉苦说外面这么热,你想热死我呀。

妈妈无奈,小姨看不下去,骂她没良心,亲妈生病了,不仅不体贴反而尽添堵,说完就拉着姐姐出门了,“她饿不死,不要管她了”。

养出一个如此冷血的女儿,妈妈怕是心里也不好受吧。

爸爸妈妈啥事都替孩子包揽,只会让孩子习气性索取,会以为家人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的,却不知道如何去爱家人。

溺爱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爸爸妈妈许多时候只想着怎样让孩子变优秀,却常常忽略了要教孩子孝顺。

从小能做到孝顺爸爸妈妈的孩子,他的命运必定不会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