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如何解读如教科书般经典的众多象征手法?


《绿皮书》:如何解读如教科书般经典的众多象征手法?

彼得·法拉利执导的《绿皮书》(2018)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十分出人意料,立刻引起了各方热议,焦点主要有两个:第一,唐·雪利的家人认为故事严重失实,他们认为托尼只是一个“脚夫”,他与唐·雪利的关系并没有像影片描述那样的交情和友谊;第二,影片是在用极端的种族主义的方式,在讲述南部白人的种族主义,因为影片把唐·雪利塑造成了“白人的救世主”形象,这就造成了黑人对白人新的种族主义偏见,将本该沉淀下来的种族矛盾再次搅动起来,产生新的偏见和仇恨。

种族主义题材历来是高度敏感性的话题,讲述不到位就如同隔靴搔痒,而过于追求精确描述用容易适得其反,在美国复杂的种族主义历史背景下而失之偏颇,造成过犹不及的尴尬。多数观点认为《绿皮书》的奥斯卡最佳如同反映种族主义问题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2004)一样糟糕透顶,对奥斯卡评委会的选择提出了质疑,可见,种族主义题材虽然重要,可万一表达欠妥,就会出现毁誉参半的评价。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上世纪60年代富有的纽约黑人钢琴家、势力但博学的雪利博士要去美国南部巡演,雇佣布鲁克斯区意大利裔人、失去工作的前酒店保安、粗狂务实的托尼为其开车,并兼职处理演出以外几乎所有事物,经历在南部各州骇人听闻的种族歧视遭遇,在冒险过程中,二人对对方的才能都给予了新的尊重,结下深厚友谊,这将改变他们的生活。

《绿皮书》:如何解读如教科书般经典的众多象征手法?

在两个男人巡演过程中互相关照,最后得以顺利地回到纽约欢度圣诞节非常不易,影片故事用大量的具体遭遇来表现南部各州的种族主义状貌,特别是严格种族隔离制度,在表达手法上,影片采用象征的手法,从多层面服务于影片反种族主义的主题。象征手法的好处在于通过一些微小的、但又可能独立于故事主线的一些小物件,在影片中可能就是一样道具,来表达主线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

例如,在路上,唐·雪利要求托尼确保他每晚在旅馆房间里有一瓶威士忌,托尼对此很惊讶,对于一名钢琴家,每晚都要喝掉一瓶威士忌与职业操守有背离之虞,后来他看到唐·雪利独自坐在酒店的阳台上,喝着威士忌。实际上,威士忌是唐·雪利与世事隔绝,自身孤独的象征,威士忌成了他这些困惑和不足的“补品”,体现的是他没有任何归属感。

再例如,在肯塔基州,托尼看到一只肯德基鸡店,他很是兴奋。听说唐·雪利从未吃过炸鸡,他更感到不可思议。在托尼的刻板观念中,黑人都喜欢炸鸡,所以他坚持让唐·雪利尝尝。在这个例子中,炸鸡可以象征多样东西。在托尼眼里,炸鸡代表着南方黑人文化,他认为唐·雪利一定熟悉这种文化。而对于唐·雪利来说,鸡代表了黑人文化中他没有联系的一面,他生活在纽约市,他并没有这种文化浸染和联系的机会。当托尼和唐·雪利分享炸鸡时,代表了他们越来越愿意在求同存异,分享双方都会努力去接受的东西,追求他们之间的友谊。

托尼具有较强烈的种族歧视观念,到他家来访黑人用的水杯,也要丢进垃圾桶。但迫于生计,家庭的责任感,难以抗拒的高薪诱惑,以及对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自信,他才决定接受这次挑战,二人共同踏上了巡演之路是从完全陌生开始的。

出发前,演出组织者给了他一本绿色封面的旅游指导手册,上面详细记录了接待黑人的美国酒店、饭店等信息。该书由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因此书的颜色定为绿色(注:英文格林也是绿色的意思),称为《绿皮书》。

《绿皮书》:如何解读如教科书般经典的众多象征手法?

真实的《绿皮书》照片

从《绿皮书》实物照片封面可以获得如下信息:供黑人旅游度假使用,接待黑人的地方包括宾馆,饭店,家庭旅馆,旅游景点等,适用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加勒比地区。并且在封面最下面有提醒文字:带上绿皮书,你可能需要它。

从影片故事情节本身出发,托尼带上这本书,开车拉着雪利博士,经过多次波折,完成了冒险式的巡演,从南部种族歧视严重的地区,经历约2个月时间,全身而退,风雪圣诞夜回到纽约,与家人团聚,托尼抛弃了种族歧视观念,雪利博士也在圣诞夜走入托尼的家,二人结为好朋友,对影片表层的理解可以这么概述。

故事是好故事,演员也是好演员,但这些显然还不足以使影片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个沉甸甸的大奖,因为那是皇冠上的明珠,何况还同时拿下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角共计三项大奖。

深层次解读这部影片的视角很多,因人而异,但产出的结果可能差别不大,殊途同归,毕竟反种族歧视、反种族主义是这部电影显而易见的主题。

从绿皮书角度审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绿皮书为美国黑人出行提供方便,遵照绿皮书的指引,他们就不会被白人拒之门外;反之,超出绿皮书划定的范围,他们很可能受到种族歧视的对待。引申含义就是在绿皮书范围内,他们是安全的,出了绿皮书范围,他们是危险的。

《绿皮书》:如何解读如教科书般经典的众多象征手法?

导演彼得·法拉利

绿皮书就是把美国黑人与白人隔离开的界限,是多年黑人与白人之间相互斗争,你进我退逐步形成的一条动态的界限。从黑人角度讲,绿皮书以内的地盘,就是他们的领地。从白人方面讲,绿皮书以外的地盘,就是黑人禁入的区域。在白人的逼迫下,黑人画地为牢,设定界限,将自己圈了起来,而绿皮书的始作俑者,是白人的种族歧视和种族主义。所以,可以把绿皮书看成是种族隔离制度的条文和藩篱,这是绿皮书的象征意义,与其它象征意义手法比较看,绿皮书的象征意义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始终,是影片中最为重要的象征具象。

雪利博士就是游走在绿皮书界限边缘的一个受过高等音乐教育的黑人。他受到南方白人的邀请,开钢琴演奏会,他们仅仅看中的是他的钢琴弹奏技能,需要时,从牢笼(绿皮书)里放出来,献上他的技能,为白人服务,实际身份就是奴隶,演奏结束,再重新放归到绿皮书(牢笼)内而已。

有一次唐·雪利被告知,他不允许在举办音乐会的人家里使用室内浴室,而是希望在后院使用室外厕所。东道主尊重他,希望他为他们演奏音乐,但他们不尊重他,不让他使用他们的浴室,因为他们持有种族主义观点。这里,屋外的房子象征着唐·雪利在他们进入南方的路上必须忍受的不尊重,因为那里的种族隔离仍然将白人和黑人隔离开来。

托尼,作为黑白双方斗争的旁观者,是雪利的司机和保镖,受雇来保证雪利在书里书外切换身份的过程中,尽量少受到白人的伤害。影片中,雪利博士离开他应该住的汽车旅馆,去酒吧喝酒,受到白人的群殴,可以理解为是随意冲破种族隔离界线而付出的代价,即离开绿皮书随意进入白人领地,所受到的来自白人的惩罚。

《绿皮书》:如何解读如教科书般经典的众多象征手法?

行车过程中,水箱发生过热现象,托尼下车加水过程中,雪利博士下车休息。一群在田地里耕作劳动的黑人,用诧异的眼光看着衣着光鲜的雪利,具有强烈的疏离感;在钢琴演奏以外的时间,白人不允许雪利使用卫生间,也不允许他在同一屋檐下与白人共餐。来自黑人与白人对待他残酷态度的事实,让雪利博士发出如下发人深省的拷问和呐喊:

“是的,我住在城堡里, 托尼!孤零零一个人。

白人花钱让我给他们弹钢琴,因为这样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文化熏陶。但我一走下台,对他们来讲,我立刻变回到另一个黑人而已。因为那才是他们本来有的真实文化。

我要独自来承受冷落的痛苦,因为我并不被自己人所接受,因为我也跟他们不一样。

所以,如果我不够黑,如果我不够白,我也不够男人,那你来告诉我,我是谁???”

书里书外游走的雪利博士,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回到书里,他的社会地位高于书内劳作的黑人,他们不接受他。走到书外,在白人世界,四处碰壁,同样没有被白人真正接纳。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缺失,只有像雪利这样的黑人,勇敢走出绿皮书的苑囿,才能真切体会得到。

到这里,可以说对种族歧视、种族主义的批判的主题已经呼之欲出,水到渠成,但也只是让电影触碰到了皇冠,下面追加的更高层面的主题,才是本片摘下皇冠上的明珠的关键因素。

《绿皮书》:如何解读如教科书般经典的众多象征手法?

雪利在纽约,能拿到三倍南部巡演的报酬,但雪利为什么冒险做这次巡演呢?影片中,雪利对托尼说到:“作为天才是不够的,天才要用勇气改变他人的心灵的!

”,这里可以理解为雪利明知道南部巡演困难重重,但为了改变人们种族歧视的观念,他甘愿从绿皮书里走出来,亲力亲为来改变人们的种族主义思想,这才是影片要表达的终极主题。

托尼曾偷了一块玉石,唐·雪利责怪了他,迫使托尼做出了改正。后来,当他们驱车穿过暴风雪,及时赶回纽约过平安夜时,唐·雪利告诉托尼把石头放在仪表盘上以求好运。在这一刻,石头变成了一个神秘的象征,代表了他们安全回家的道路。后来,唐拒绝了托尼的圣诞晚餐邀请,回到空荡荡的公寓,他看着那块玉石。在这一刻,它代表了这样一个事实,他想念着托尼,并希望与他的家人共度平安夜。

在劝导托尼不要与别人动武时,雪利说:“暴力从来不会让你获胜,只有保持尊严,才是你获胜唯一的途径。" 富有哲理的这番话,好像是某位伟人说出来的经典语录,那么这个伟人是谁呢?

由于唐·雪利是一位广受赞誉的钢琴家,音乐是影片中的一个主要主题,观众在多个场景中看到唐坐在钢琴前演奏,技巧高超。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整部电影中,音乐是凝聚故事的力量,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也能让唐·雪利和托尼继续前行,而不会因为挫折脱离正确的轨道。但在音乐的背后,观众仍然可以感受到唐·雪利似乎有某种思想意识作为他行动的指导。

《绿皮书》:如何解读如教科书般经典的众多象征手法?

维果·莫特森饰演的托尼是一名美籍意大利人,他的表演绝对是完美的,他把托尼开放的心灵和思想演绎的活灵活现,给观众一种完全的喜悦感。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唐·雪利身份特殊,不但是一名出色的黑人钢琴家,在影片中也没有对他的同性恋身份予以隐瞒,塑造起来具有挑战性,但马赫沙拉·阿里把如此具有磁性的任务刻画得惟妙惟肖,给人物赋予了可信度,同样展示了他的灵魂深处的东西,他的表演是成功的,也因此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唐·雪利具有音乐天赋和过人的演奏能力,但开始的时候成功让他感到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冷冰,托尼是在纽约有着与黑手党有联系的夜总会保镖,他是唐·雪利完美的对立面,他们在旅途中不断发展的关系使这部电影超越寻常,变得神奇,他们各自都摒弃了陈规陋习和刻板的偏见,发现了彼此的人性光辉的一面,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层面的逐步改观是显而易见的。

彼得·法拉利执导的《绿皮书》大量使用象征手法讲述故事是影片的一个突出特点,本文从赋予绿皮书象征意义解读角度出发,将绿皮书看做是种族隔离制度的繁文缛节,并以黑人钢琴家雪利博士书里书外游走为比喻,表现了他在南部白人和黑人之间遭受的身份认同进退两难的困境。

但面对在反种族主义过程中出现的挫折,雪利依然鼓起勇气,遵循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基于爱的非暴力抵抗,是美国黑人争取自由道路的指导思想,为反对种族主义同托尼并肩前行,与南方白人种族主义者做的一次绿皮书以外顽强的非暴力斗争。作为同马丁·路德金同时代的杰出黑人,雪利博士的南方之行,给人留下在马丁·路德金思想指导下,争取黑人权利的深刻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