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反對你做這件事

強烈反對你做這件事

作者| 臨公子


01


一般人進入職場的第一個關卡,是選工作。

不得不說,現在年輕人的選擇範圍日趨廣闊,考慮得更全面。回頭想想我找第一份工作時想得相當單純,一看公司OK,收入OK,和專業稍微沾點邊,心中就竊喜“不錯不錯要不就它吧”。

前幾天在一個自媒體群裡,有人說,他是計算機的大四學生,這兩年和同學搞了個科技類的公眾號,收入雖然不高,也不穩定,但處於發展中。他很羨慕的一位學長,是寫網文的自由職業者。他眼下在兩個選項中搖擺不定:

寫作VS程序員。

他內心天秤傾向前者。“我可以寫公眾號,而且也寫過網文,寫作的發展空間應該比程序員更大。”


找工作這事,我覺得和找對象挺像的。

每個人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期待,也會不時掂量下自個兒的籌碼,力求找到適合的另一半。相親節目裡,雖然大家對理想型的要求五花八門,但你發現沒,總有幾條是高頻出現的剛需條件,比如人品好啦,上進啦,願意溝通啦。

工作同樣如此。


這幾年似乎每年都有所謂的“新風口”、“行業趨勢”,無數年輕人將它們視為擇業指南針。

  • 聽說互聯網金融是趨勢,就一心想擠入互金公司,結果發現沒兩年就風光不再;
  • 聽說自媒體是趨勢,就開公眾號開微博瘋狂日更,結果發現大半年了還是閱讀寥寥;
  • 聽說AI應用是趨勢,就削尖腦袋往行業裡湊,結果發現專業和能力完全不匹配。

實際上,找工作時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那些不變的東西。

就像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在一次演講中說的,他經常被人問及未來10年什麼會發生變化,但從來沒人問他,歷久不變的東西是什麼。

所以說,行業快速更新,變化朝夕更替,可無論風吹向哪裡,總有些底層邏輯是不會變化的,它能幫助你作出更符合預期的判斷。


02


在我眼中,好工作是有一定標準的。


第一,收入足夠養活自己。


我刷知乎時看到這麼一個問題:“大四馬上畢業,卻一心想成為專職作家,現實嗎?”

作家張佳瑋的回答,我覺得挺有道理。

他說,自己大二出了第一本書,大四下學期出了第四本,畢業後發現靠版稅無法養活自己,開始寫雜誌報紙專欄。

他給出的建議簡明扼要:

1、要不找一份工作。

2、要不嘗試寫一些自己不喜歡、但可以賺錢的活,來供養自己寫東西。

簡言之,先吃飽飯再說。


我知道很多年輕人都很有追求,希望在工作上實現更多個人價值。可工作的No.1目標是什麼?

掙錢。

至少你要保證這份收入能養活自個兒,然後才有其他可能。除非你說“我上班就圖個樂呵”,那另當別論了。


強烈反對你做這件事

第二,有一定門檻要求。


網絡寫作、銷售、自媒體……它們當然有可能取得很不錯的成績,但從行業規律看:門檻越低的地方,競爭越激烈。

就像金字塔,底部總是人數最多的地方。

郭德綱在採訪時說過一段話:

相聲發展到後期,湧進來大批人員造成了良莠不齊。包括很多30來歲、0基礎的人。如果你讓一個沒工作的人去京劇院唱京劇,給他錢他都不會去;讓他跳舞,他也不會去;讓他練武術,他更是打死也不去。


唯獨讓他說相聲,他會心裡一動:哎,可以啊,我會說普通話。

選擇低門檻,其實並不是捷徑。任何行業要達到比較不錯的水平都有臺階,唯一的區別在於:

有的臺階擺在外面

。比如你做翻譯、你做設計,需要達到的要求一條一條的擺在眼前。達不到檻,你就進不了這門。

有的臺階擺在裡面。大家呼啦啦衝進去一看,“哇塞咋這麼多人?!”,想要做出名堂反而更難,只好硬著頭皮搶活兒、憑運氣、混人脈、找野路子……運氣不好還會碰上“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利局面。

職場和打遊戲差不多,不少遊戲任務有設置有門檻,達不到門檻你就沒資格做。

門檻越高,競爭者越少,上升路徑越短。


強烈反對你做這件事

第三,職業的客觀性強。


很少有人注意到這點,什麼意思呢?

就以開篇說的寫作VS寫代碼為例。

寫作:判斷好壞的標準裡主觀成分太高,你覺得妙筆生花,其他人可能覺得“這啥玩意兒”,正所謂1000個人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

寫代碼:衡量好壞的標準就清晰得多。功能點是否全部覆蓋?有幾個bug?開發效率如何?幾乎都可以用KPI評價。

簡言之,客觀性強的職業,評判機制更準確

對行業來說,有一套比較通用的標準。對個人來說,有一個明確的改善目標,能做到有的放矢。

假如你沒錢沒資源,這樣的職業環境相對公平。


03


當然我也理解,很多人希望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或是看起來春光明媚的行業。但你如果想讓選擇成為一個加分項,就要儘可能地理性客觀。

你所看到的標杆性人物,要不都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要不被美顏濾鏡過度包裝,代表不了大多數。


強烈反對你做這件事

找工作,分析的點無外乎兩點,一看職業,二看自身。

它們分別有個原則。

分析職業的原則:看平均數據。

概率的老話題了。我們對標時不是看隔壁老王、師兄Kevin,而是職業平均薪酬水平。這些信息在招聘網站上並不算太難找到。

平均水平,才是普通人最可能實現的小目標。


個人選擇的原則:先難後易。

先去門檻相對高的地方,意味著你將來向下選項更多。


程序員,以後可以做HR獵頭。

通信工程師,以後可以去做產品。

UI設計師,以後可以去做銷售。


但反過來,很難成立。

我以前部門曾面試了一位軟件工程專業的員工,畢業1年多。

他大學在教育機構兼職賣課,於是畢業後就“順理成章”地入職那家公司成為銷售。做了一陣子獎金不如預期,老闆又灌雞湯,說“銷售是最好的跳板”啦,“很多CEO都是銷售出身”啦,磨磨蹭蹭小半年過去了。

一年後他想重新找開發崗位,才明白到底有多困難。

應屆生的開發實操能力原本就一般,你脫離了學習技術的環境,技能更是直線下降。哪家公司願意用一個工作1年多、0開發經驗的人呢?

甚至同薪酬下,人家寧可找應屆生。趁知識體系熱乎還能好好培養。

我們今天做的選擇,是要為了明天有更多選擇。


強烈反對你做這件事

再換個角度看。高毅資產的董事總經理馮柳說過:共識跟常識不一致的時候做逆向。

太多案例事後證明,當初那些反人性、看上去特別麻煩困難的事,最終決定了發展方向,乃至全盤輸贏。


04


回頭看開篇那個問題,寫作VS寫程序,選哪個?

我想說的是:

1、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做程序員。

2、然後,兼職寫作。

對普通人來說,這可能是更為穩妥的實現方式。

很多選擇其實並不衝突。

你選擇A,不見得必須放棄B。我認識的不少開發類公眾號、視頻up主、網課講師,現實中都有自己的本職。包括我自己,本職是通信行業的產品經理。

聰明的作者都有Plan B,尤其在初期。

主業掙一份收入,至少維持平均生活水平。副業碼字,做成了當做意外收穫,做不成,也不至於太慘。


村上春樹發表處女作時,他正兒八經的本職是爵士樂酒吧老闆。

劉慈欣的本職,是發電廠的計算機網絡和監控,《三體》、《流浪地球》等知名科幻小說都是他業餘時間寫的。

所以,別急著埋頭做單選題,多想想那些對你未來有利的因素和不容易變化的因素,在過程中不斷探索新路線,你會發現,眼前別有洞天。


—END—

作者:臨公子。職場上,混過一線互聯網公司,現任500強企業高級產品經理;職場外,是職場/金融平臺簽約作者、是傳媒公司合夥人、是海內外房產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