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你人生的一本书是什么?具体说说影响了你什么?

辅导员张老师


玄幻小说长生界,这个小书可能很多人看过,这是我见过唯一一个没有以什么爱情为核心书写的小说,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让我看的热血沸腾。


讲贡献爱家园


可以说,是《故事大王》影响了我一生。

准确的说,它不算书,只算一本杂志。

我五年级之前不喜欢语文,也不喜欢读课外书。学习成绩数学很好,语文平平。

记得是那次我生病,好几天不能上学,也不能出去玩儿,挺闷的。

姐姐放学回来,递给我本书,三十二开本,也不厚,就是《故事大王》。

可以说,完全是出于无聊,我开始翻看,谁知道,一下子就喜欢了,看完还跟姐姐要,姐姐说,没了,一个月只出一本。

从那天起,我开始搜罗各种课外书,那时候镇上买书去两个地方,一个是邮局,一个是小书摊。小书摊上差不多都是过期杂志和一些小说,可以买也可以租来看,如果不想买也不想租,就趁着摊主心情好的时候拿一本站边上翻翻。(摊主看到你光看不买,心情很难好起来)

从五年级起,我的早点钱和零花钱基本上都花在邮局里了。那时候的邮局都有一个高高的柜台,柜台里面有一个架子,架子上面摆着新来的杂志。我站在柜台外,需要踮起脚尖才能看到都有什么杂志。

我已经不光是读故事大王了,还有山海经,作文通讯,青年作家,啄木鸟,人民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等等等,几乎是有什么买什么。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不吃早点。妈妈知道了,狠狠的骂了我一顿,那时候读课外书被认为是看闲书,老师看见了要没收,家长看到了会骂。尤其是我这种,把吃早点的钱拿去买闲书,更该骂。

但从那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写作文。几乎参加各种作文竞赛都能得奖,而且,我还有了一个理想,那就是将来当个作家。

虽然到现在也没有实现,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一直在享受着其中的过程。

我曾经跟姐姐说过,我要感谢她一辈子,是她送我的那本《故事大王》,给我打开了一扇兴趣的大门。





文芳墨艳


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瓶颈时,只要这本书对你此刻有帮助的书,我觉得就是一本有意义的书。

我从小就感觉自己无法融入人群里面,觉得很孤独。在我18岁时,我妈妈去世了,这更加剧了我的焦虑和孤独感,一直以来如影随行,虽然我有3个兄弟,我还是不知道要和他们说什么,更何况是其他人。

从去年生了宝宝后,我又患上了产后抑郁症,情绪很容易不稳定,对宝宝是患得患失,在这一年里,我总是找不到方法去调整。直到今年初,我发现书能让我的心平静下来,我开始找我感兴趣的书来看。

我会看一些心理书,知道一个人得抑郁症的原因和状态是怎么样的,需要怎么调整,让自己的情绪得到控制。

我还会看一些育儿书,让自己找到一些关于宝宝的心理、生病、辅食等等书籍。

我现在持续有读了20多本书了,我还会继续读下去。我觉得只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书,能帮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就是有意义的。


苏海薇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由于生活条件差,从来没有看过小说,我刚上小学时,就喜欢上语文课本,因为我从语文课本里,能够看到我最喜欢的各种文章,还有文章里描写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物。每次领到新课本,首先都要将语文课本,巴不得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虽然长大后,看过许多名著经典,但我自始至终,一直认为最不起眼的一本语文书却是影响我着一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尤其在课堂上,老师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更会比看任何一本书的受益都多。比如:礼教仁义、做人德行,爱国情怀等,更好地引导我,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做一个有用的中国好人。


丽春辰诺


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书属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我在高中时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虽然当时还是个学生,对人生还没有深刻认识,但是《平凡的世界》已经深深触碰了我的心灵。我陷入了书中的角色 ,作为一个东北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孩子,经历,环境,经济条件,内心感受与书中的孙少平是如此惊人的相似。我感受着少平的自卑,我感受着少平的坚强,在艰辛中活出自我,在拼搏中享受生活,在平凡中体验人生。

工作以后不只一次重读此书,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当烦心或闲暇便拿起“他”,随便翻开,随便哪一页,像与老友交谈,像和家人聊天。

一、《平凡的世界》告诉了我如何面对困难。每当我感到困惑,感到艰难时,我的眼前常常出现一个画面:在没有窗户没有门,破烂不堪,砖头瓦块的施工楼里,在走廊尽头一侧的房间里,少平正在微弱的灯光下,裸露着伤痕累累的后背全神贯注的看书。再想一想眼前微不足道的困难,马上就精神抖擞,信心百倍。

二、《平凡的世界》告诉了我如何认识自我。对于浩瀚的宇宙,浩渺的世界,我们哪个人不是渺小微弱的一粒尘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短暂的人生是多么微不足道。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又是多幸运,我深刻的认识自己平凡与渺小,但我也知道自己的独一无二,平凡中的精彩才是我。

三、《平凡的世界》告诉了我如何面对生活。欢喜与悲伤,快乐与艰辛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不管是什么结果,都不影响我们去奋斗,去拼搏,才不枉此生。








品贤w


曾经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也读了很多书。比如《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等等!直到有一天和朋友聊天,突然就聊到了这个问题,她也是个爱读书的人,她就推荐我读一下《道德经》我就问她这是什么书?听都没听过,她说你读了就知道了!这事我也没在意。直到有一天,我逛超市的时候无意中瞟了一眼就随手拿起来翻看了几篇,当时还看不懂,觉得这有什么好看的,没有什么故事情节,没有优美的文字,也不知道在讲什么。2004年也就是我二十六岁的时候再一次翻看这本书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这本书句句经典,字字在理!简直颠覆了我的人生观!老子所主张的柔弱不争、见朴抱素、致虚守静的处世视角让我顿然开悟!短短的五千余言,内容却极为丰富,恐怕没有几本书能与之相比!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我喜欢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启了国学之旅!


小萝莉雅丫丫


《谢谢你离开我》这本书,虽然没有影响我一生,但是影响了我一生当中的某一个阶段,那是一次恋爱失败之后的日子,我每天都在思想里和灵魂当中拷问自己,我一直很用心也很努力的生活,而且我超过了别人的努力,去面对我所有的人生,但是在恋爱和婚姻里面,我似乎一直是在寻找着自己的答案,可迟迟没有得到答案,从上大学到工作,其实我一直比别人更努力,而且比别人活得更辛苦,那么我希望得到我所希望的爱情,但是到了适婚的年龄才发现这样的爱情太少了,无奈在亲戚朋友和父母的催促下找了一个平淡的人,如他们所说,我降低了自己的要求,降低了自己的层面,降低了自己的水准,可是在当我降低了一切之后,我发现除了我自己,没有人心疼我。

在那些黑暗没有星辰的夜晚,我歇斯底里的哭喊着来问自己,我到底幸福吗?我想要的一切是这样的吗?我努力的结果就是为了得到这些吗?

那个人的寡淡是从外表到灵魂到思想到他未来的计划,所以这一切对于我来说,是那样的痛苦也是那样的折磨,终于在那个狂风暴雨的晚上,我离开了他,走在雨里让雨把我自己淋得更透,从头顶到脚底,从外表到内心,我想要让自己清醒一回。

接下来便是生病,其实我宁愿是自己的身体病了,而不是心病了,所以这次生病让我自己感到庆幸,也感到开心,病好以后我开始除走自己的世界在机场拿到了这一本书,谢谢你离开我当时在飞机上的三个小时,我没有眨一下眼睛的,看完了这一本书,我觉得这一本书,就是在机场在那个角落在等着我,而且让我重新改变了对自己对人生对未来的看法~

我本是优秀的,我也是努力的,我更是认真的在对待自己的人生,所以谢谢你,离开了我,谢谢你带着你的寡淡离开了我,让我活得更好,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水做的火苗


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书大多都不是一本,读书讲究读深读多,而影响也是在经常翻阅时潜移默化产生的。在我的前半生中,影响我最多的应该是《红楼梦》了,不同年龄段读,看到的东西完全不同,高中读红楼,我看到了与俗世隔绝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文雅而又浪漫的世界,里面作者的文辞让我惊叹不已: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也是这本书造就我而今不慕名利的品性。 现在我已经步入社会好几年,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奇奇怪怪的事,再来读红楼,却发现这本书里的人际交往、为人处事方面蕴含着大学问。其中的一些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读着读着就感觉生活里的一些问题通了,这也使我能够更淡定地去面对一些东西,更清楚自己需要追求什么。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收着这本书,心静时偶尔读一读。如果觉得晦涩难懂,可以去找来蒋勋的语音解说《蒋勋说红楼》,在每晚睡前听半个小时。一直坚持下去的话,慢慢地整个人会有气质上很大的改变。



木木林烨


《平凡的世界》是我在童年时期看到的第一本课外读物。书是借的,家境清寒真买不起,也从来不敢说让家长买。是邻居家的,我用糖纸和邻家小姐姐换的,一张糖纸看10页,由小姐姐在我所有的平日里积攒下来的糖纸中挑选,有些款式和图案只有一张,有些是重复的,在小姐姐挑选之前我把自己喜欢的和没有重样的偷偷的放起来,就这样我持续的看那本书,每天看一点很有期待感。只是后来小姐姐把她喜欢的糖纸都挑走了,连带我最喜欢的那几款。可那时的我内心欢喜畅然无比!真的。坦然的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并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这本书对我的影响直至一生!感感恩生活!


希望如歌


【道德经】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

【上篇·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渴;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

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

天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窘。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亏],躁胜寒,靓(凉)胜炅(热),清靓(清凉/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

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赍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蝎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爱,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而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浅。故为天下贵。

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昏;人多知,而何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祅。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剌,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申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靓胜牡。为其靓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奠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隼而弗厌也,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我恒有三葆之:一曰兹,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兹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兹,且勇;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兹,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汝以兹垣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诤之德,是谓用人,是谓天;古之极也。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芮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适;无适,斤亡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

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若民恒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伐司杀者,杀;是伐大匠斫也。夫伐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仞贤(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下篇·道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为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声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之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乎知不敢,弗为而己。则无不治矣。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始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与?虚而不淈,踵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踵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而盈之,不若其已。而棁之,不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槫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燃埴为器,当其无有,埴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使人目明,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罢耳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拓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束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湛呵!其若浴。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所以能敝而不成。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 ,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亡亡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 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谓我自然。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情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兹。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绝声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蔡蔡,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鸣呵!中有请也。甚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炊者不立,自视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曲则金,枉则定,漥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声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虚语哉!诚金归之。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不能久有,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者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清为躁君。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闩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声人恒善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神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赍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赍,唯知乎大眯。是谓眇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鸡。,恒德不鸡;恒德不鸡,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贰。德不贰,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或培或椭。是以声人去甚,去大,去诸。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便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依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恒无名 。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渝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于江海也。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上,可名于大。是以声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友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