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的再平衡策略

基金定投周报第13期

基金定投的再平衡策略

一.本周定投

基金定投的再平衡策略

1.因篇幅原因,我们只统计了近3期实盘定投方案,其中标红的为本周方案。

2.具体方案为:

①定投部分:

上证50(110003):300元

沪深300(000961):300元

基本面60(530015):300元

医药100(001550):300元

医疗保健(110023):200元

消费行业(000083):200元

②灵活投资部分:

医疗保健(110023):400元

3.从长期来看,3000点依然是一个相对偏低位置,定投部分保持正常就好。

4.灵活投资部分。随着证券行业的一波大涨,证券公司指数(代码:399975)来到了一个相对高位,即750点以上。个人认为,在此阶段还定投的性价比就不是很高了,尤其是在我们的账户已有一定程度浮盈的情况下。

至于红利指数,我们上周已经说过它的缺点,即它的选股标准是以降低投资风险为导向,而非以获取超额收益为目标。当其现在处于盈利时,我们可以将红利指数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的基金中。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我们基金定投组合中的易方达医疗保健混合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其亏损幅度大且医疗行业依然值得长期看好。

5.基金定投的几种再平衡策略:

①双倍定投。意思就是,如果在正常行情情况下,每个月定投额度是1,那么当行情下跌触发使用条件时,就应采用正常额度的2倍2来进行定投,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以考虑三倍定投。比如之前有几次,我们就是采取的双倍定投。

②两种相反市场环境下的定投策略,分别是熊市递增型定投、牛市递减型定投。这两种定投策略有点像股票投资中的金字塔式投资法。比如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选择的投资策略是减少证券基金的投资,增加医疗基金的投资。

③最后一种则是短周期、高频率定投。即基金定投除了按月之外,还可以按天、周、双周等来定投,总体而言周期越短投资份额越小,越高频的定投,基金定投曲线相较于大盘就越平滑。

6.本周市场分析

在上周四定投之后,上证指数迎来了三连阳行情,并在12月17日重新站上了一个重要关口3000点。当日,深成指创下8个月新高,创业板创一年半新高。证券公司指数(399975)也在那三个交易日涨了近9%。造成这种上涨局面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内因,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多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外因,双方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稳定了投资者预期。

此外,这个阶段行情还有数据方面的支撑,同样来自于两方面。其一,北上资金。截止12月17日,该类资金已经连续24个交易日净买入,净买入金额近900亿元。其二,两市融资余额再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基金定投的再平衡策略

这种行情反映在基金市场就是今年赚超100%的基金达到了10只。是不是有点像一个月前的医药行业,当时也在说医药主题基金多么多么厉害,紧接着,医药行业就开始了调整之路。所以,这几天科技股的回调也就显得不那么意外了,涨的实在太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不少券商发布研究报告说往年的“春季躁动”提前了,看好的标的中有个行业出奇的一致:科技。我部分同意这个观点,比如科技中的5G应该是确定性比较大的一个主题,但是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中的成份股今年的涨幅已经很高了,比如立讯精密今年上涨232.28%,歌尔股份上涨203.24%,兆易创新上涨217.26%等。从这个方面来看,现阶段想买科技股或者科技类主题基金的朋友们就得好好考虑下,现阶段冲进去是不是合适?

二.下周市场预判

基金定投的再平衡策略

上证指数点位判断:在今日(12月20日)成交量继续萎缩且市场全面回调之后,下周市场要面对的就又是3000点保卫战了。个人偏悲观。个人觉得市场要挑战更高的点位,如3200点、3500点,还需要更多数据来证明经济回暖具有持续性。

此外,大家应该还记得,去年有不少公司因为商誉减值,产生巨额亏损。因此年报将近,我们还需要提防业绩雷。当然,涨幅过高、估值极度不合理的股票,我们也是需要回避的。此外,还有导致不少股票大跌的解禁雷。

总而言之,快过年了,大家谨慎一点好。不过,如果真的遇到市场回调,也不必惊慌,可以考虑越跌越买的策略。比如,我们的实盘在今天就又主动买入了800元的医疗保健基金。

标的方面,依然是我们一贯的观点:整个市场中最为出色的公司(各个宽基指数,如上证50、沪深300等),因为其业绩能够稳定增长,极少有黑天鹅;或者前景最为看好的行业(医药医疗、消费等)。

三.持仓基金分析

基金定投的再平衡策略

1.易方达上证50、天弘沪深300、建信深证基本面60

分析:最近我看了一位教授写的一段话,我觉得还挺有道理的,将其分享给大家。

股市里可以赚两种钱,一种博弈的钱,一种是企业成长的钱。

博弈就是大家互相割,我赚的就是你亏的。A股可能是目前全球交易成本最低的市场,一次交易大约千分之1.5左右,一年如果进行50次全仓交易的成本是7.5%。也就是说如果你正好是场子里平均水平的选手,50%可以割别人,50%被割,这个游戏你每年已经先输出去7.5%了。典型的负和博弈。

游资和量化交易本质都是赚博弈的钱,相当于每年先付7.5%的出场费才能进场子里面去玩,所以大概只有在所有人中处于TOP10-20%水平的选手才能赚到钱,剩下的都是亏货。场子里面韭菜多的时候做到TOP10%不是太难,但是当韭菜越来越少的时候,一直要稳居这个位置肯定是非常非常难的。

赚企业成长的钱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这是一个正和游戏。每年的交易成本很低可以忽略不计,每年还可以喜提分红或者企业增长的收益。长期来看,一个公司的“年均收益 = 分红 + 增长”。如果一家公司长期每年分红2%,增长10%,那么在股市整体估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年均收益就会是12%。

很显然,我们选择的道路是赚企业成长的钱。那什么标的最好呢?自然是代表上交所的上证50,代表深交所的深证基本面60,以及代表整个A股市场的沪深300了。有耐心的定投,然后分享祖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就好。

2.天弘中证医药100A(001550)、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110023)

分析:与整个市场相比,包括各个行业指数,医药板块无疑是近期表现较差的行业之一。这还是因为其今年上涨幅度过大,且依然处在机构保数据与保业绩的阶段,机构之间的分歧还没有消除完。

另外,现阶段机构之间的抱团现象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它们会将自己的目光同时聚焦在哪些股票上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券商研报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方向。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热度最高的研报之一是国泰君安发布的《医药生物行业2020年度投资策略:一路花开,守正待时》。其中提到的主要观点为:老龄化趋势下,医药行业面临未来二十年的人口结构红利:60岁以上中老年的患病率约是中青年的4-10倍;与此同时,需求升级(如身高干预、脱敏治疗等)和技术进步(如肿瘤免疫、化学发光等)不断催生新的赛道。头部平台型企业凭借从研发到销售的综合实力,对广阔赛道实施扫射战略;中小龙头则狙击利基赛道,由于庞大人口基数效应,也有非常可观的市场空间;各领域领先企业高毛利业务和产品持续提升。

基金定投的再平衡策略

数据来源:卫生统计年鉴,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在年初集采带来的过度悲观预期低基数上,2019年医药板块重点公司估值逐季走高,2020年建议守正待时,着眼于2-3年的中线成长周期建立合理预期。由于赛道越来越细分,投资机会也将落实到越来越多的标的上。①创新药及产业链: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凯莱英;②技术升级+国产替代: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安图生物、大博医疗;③自主消费+持续景气:爱尔眼科、长春高新、我武生物、欧普康视、健帆生物;④业务优化+盈利提升:金域医学。

关于医药医疗基金的投资,大家可以以此为参考,主要就是看基金的重仓标的。当然还得回避集采的有关标的。

至于医药100,我们还是那个观点:每个人的一生不尽相同,但是所经历的阶段却基本一致—生老病死!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需要跟医院、医生、药品、医疗设备打交道。定投医药100指数其实就是投资绝大多数人的生命过程,也是投资未来中国要面临的一个最严重问题—老龄化!

3.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000083)

分析:这个行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点:一方面,外资的增持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增持靠前的股票中,消费行业的占比依然很高;另一方面,则是白酒文化,或者说大家对于高端白酒的态度是否减弱。现在看起来还没有这种迹象。事实上,消费行业和医药行业一样,其现在也处在机构保数据与保业绩的阶段,机构之间依然存在分歧。我个人的观点还是那样:中证消费指数在16000点以下是很好的定投时机,当然,超过16000点也可以继续,只是买入金额会发生变化。毕竟该指数不是在创新高就是在创新高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