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封闭期,让这座城有了集体记忆,切换了视角的舞台,有压抑,有萌动,有从心间生发的枝桠,恣意生长,无论云聚云散,自然都不会停下脚步,春天还是会到来。



■专题策划丨张晓毅

■本期分享者:潘未名 / 张家豪 / 陈甜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采访人物

青年艺术家 潘未名


Q1:此次疫情期间,你是如何度过的?

我家在武汉,很幸运的是家人在隔离十四天后检查体征都正常。这段时间做的事情和大多数人可能都一样,去团购并储备好食物,利用一切途径买到口罩,安慰仅仅是打了个喷嚏的家里人,照顾好家里的两只猫。做到缩减一切多余活动,不给国家添乱。


Q2:在封闭的这段时间内,你是否有在坚持创作?

在警报拉响的第一个月里,是没有半点心思创作的。每天做的事就是去了解疫情的动态,同时去恶补了关于病毒的资料,并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最近终于开始绘画,回到了正轨。


Q3: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什么主题?灵感来自于哪里?

依旧延续了我想带给人们的宁静与秩序,去营造一个港湾,去停泊,营造一片净土,去休养生息。灵感源自我自己的花园和我生活中遇到的美好。像武汉植物园、东湖梨园、东湖绿道等都是我经常散心的地方,因为你永远能在自然界找到创作的动力与题材。最近武汉突如其来了一场大雪,新的作品就选择了一个雪与茶花的题材。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正在画的画:《积雪的茶花》100×10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Q4:你觉得这段时间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学会了更爱这个世界,更爱我的祖国。


Q5:这段时间对你的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在后续的作品创作中又会有怎样的体现?

这次疫情让我体会到了生命之重。重新审视人之于自然的关系。也许在以后的作品中这种调谐之感会更加突出。


Q6:最近你主要都有哪些关注?

比较关注中药在这次疫情中的应用。


Q7:最近你看了哪些新书或影视作品?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我读了《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中医思维之于背诵 “ 氢氦锂铍硼 ” 出来的学生们是很难被理解的,但是实际上这一次中西医综合治疗起了很明显的效果。两种看似不相及的治疗手段在 “ 人 ” 身上给 “ 化 ” 掉了。西药干扰病毒的复制,中药扶正、祛邪,他们同时治愈着每一个病人。


这不禁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绘画,又一次把注意力放到了 “ 化 ” 这个关键词。因为我是油画专业出身的,对于我的创作,更多讲究的是西方泊来的规则,像黄金分割,斐波那契螺旋,甚至是对颜色的命名规则,也是 “ 理性 ” 的镉红、苯蓝、氧化铁红。回过头来看中国绘画法则,如谢赫六法的第一条 “ 气韵生动 ”,这种描述就给人感觉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让人云里雾里。如同是一个学数理化出身的科学家面对中医的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一样,这种辩证永远来的不如特效药痛快。


这种差异是否能被化解甚至和谐地呈现在画布上呢,常玉、朱德群等艺术家们在画布上点化出了答案,我们很容易读出他们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我们谈薪尽火传,谈文化创新,不是去做无源之水。而我读的这本书谈论的 “ 博弈 ” 正点明了这并不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有去有来的竞技,结局是双赢的。药能治愈身体,画能净化心灵,抱着这种信念,作为一个学习 “ 模糊哲学 ” 长大的中国人,我将投石问路,慢慢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绘画规律。


Q8:疫情过去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想出去走走,晒一下太阳,整个人都要长蘑菇了。


Q9:重新出发后,今年的新目标会是什么?

坚定了画画这条路,同时要多多锻炼,健硕的肌肉也是美学呀。


Q10:最后,你有什么想对大艺博的粉丝们说的?

艺术家们请画下去,艺术爱好者们请爱下去。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采访人物

青年艺术家 张家豪


Q1:此次疫情期间,你是如何度过的?

这次新冠疫情之下的武汉,一切都很艰难,窗外的种种声音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武汉人。我们都在压抑的情绪中挣扎着,痛苦着并期待着。在封闭的时期,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绘画创作与协助油画系任课老师在线上学习平台搭建教学课程上,其他时间就用来做做饭,看看新闻与阅读,真想让这段时间过得再快一些。

Q2:在封闭的这段时间内,你是否有在坚持创作?

这次疫情所带来的种种苦难,每一个武汉人都体会得最为深刻,随着封闭的时间越来越久,人们都逐渐安静了起来。所以封闭期间当然在坚持创作,想用作品替自己发出一点声音。同时在这段情绪紧绷的时间里,也很难找到其他可以让自己较能沉下心的事情。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枝系列》1-9 单幅28.5×21cm 纸本综合 2019年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无题》 90×180cm 纸本综合 2019年

Q3: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什么主题?灵感来自于哪里?

近期创作作品的进度比较缓慢,其主题还是对之前 “ 生长 ” 系列的延续。在这次疫情下自己所引发对各种现状的思考与先前创作思路基本保持了一致,或者说我对待这次疫情所带来的种种现象的思考角度,还是出发于我之前对当代社会很多事物肆意性生长的观注。各种社会问题的暴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不过这次的疫情让其加速并淋漓尽致地展露了出来。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生长-6》 100×12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生长-7》 80×10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Q4:你觉得这段时间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关于这段时间的收获最想说的就是更加学会了珍惜眼前人,更加知道了医护人员、警察与人民教师的艰难与伟大。

Q5:这段时间对你的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在后续的作品创作中又会有怎样的体现?

这段时间让我对创作的思路更加明朗了一些,后续要做的就是坚持吧。

Q6:最近你主要都有哪些关注?

我与大家的关注是一样的:对疫情下所暴露问题的关注,对一线工作人员与疫情发展情况的关注。

Q7:最近你看了哪些新书或影视作品?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在好友的推荐下开始看《中国陶瓷史》,陶瓷一直是我们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封闭期间利用闲余时间了解一下文物的历史发展也是一件较有趣且能打发时间的事情。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Q8:疫情过去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拥抱女朋友。

Q9:重新出发后,今年的新目标会是什么?

新目标就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更提升自己。

Q10:最后,你有什么想对大艺博的粉丝们说的?

艰难之后我们都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采访人物

青年艺术家 陈甜


Q1:此次疫情期间,你是如何度过的?

自1月23日武汉 “ 封城 ” 起,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一开始因疫情扩张而感到焦虑恐慌,到现在疫情逐渐被控制,心情也渐渐回归平静,期待着春暖花开一切回归正常的轨迹。突然一下子有了这么长的一段完整的时间去整理平日浮躁的心绪,看书,画画,听书是这段期间主要的活动。

Q2:在封闭的这段时间内,你是否有在坚持创作?

我选择了留在武汉,虽然没能在过年与久别的父母聚一聚,但武汉这一封城,也把我和画室 “ 封 ” 在了一起,即使缺药缺菜缺运动,唯独最不缺的就是画材,起初天天刷着有关疫情的新闻,越看越是心神不宁,这时候我就画画,不断处理画面的问题让我得以平静,这一段时间里倒是积累了不少作品。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陈甜的画室


Q3: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什么主题?灵感来自于哪里?

这段时间我思考得最多的就是人与自然的问题。曾经天一亮窗外就会传来汽车的鸣笛,楼下街道已是一片车水马龙,现如今人们都躲进了一个个钢筋混凝土的盒子里,动物倒是都出动了。清晨有鸟鸣打破封闭的寂寥,新闻里野猪都上了武汉的二环线。武大的早樱开了,无论有没有人欣赏。《齐物论》里说 “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是人类共享之天地,人类乃天地间的人类,人类作用于自然的任何动作,都会百转千回作用于人类自身。我不断试图在作品中体现这一观念,消解画面中人物的主体地位,让人的形象浸润于草长莺飞间,隐匿于海洋与青苔之中。不去与天地争夺主动权,关爱自然就像呵护自己的生命,因为天地也是 “ 我 ” 生命的延展。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 165×8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有人说:“ 武汉被按下了暂停键 ”,我觉着这句话是站在人的角度上说的,其实无论你出不出来,武汉的春来还是来了,你看或不看,武汉的花还是开了,花的使命是盛开,它争取到一个地缝、一缕阳光就要绽放,一朵花的绽放就是一个具足的世界,花从不会 “ 空染胭脂媚俗人 ”,我想到自己也是如此,有间隙我就要画画,除了如何让画更能体现我的生命,其他的怨望都是多余的,画画吧,就像一朵花的绽放,美丑好恶由人说,我自花落复花开。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花 · 岚》 70×10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Q4:你觉得这段时间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积累了一些创作,更重要的是理顺了目前创作的延伸方向,也稳定了自己的心态,“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我慧根尚浅,还得加一个 “ 好好看书,好好画画 ” 才能安生。

Q5:这段时间对你的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在后续的作品创作中又会有怎样的体现?

最大的影响是画面中主体的消解,之前的作品都是鲜明的人物为主体,周围的环境是人物的陪衬,而现在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让人物形象隐匿在画面中,在人与自然中找到平衡,让人的生命成为一段旋律,融入自然的交响乐。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和弦》 100×10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Q6:最近你主要都有哪些关注?

最近除了关注疫情,就是花了些心思关注了一下景观设计。去年年底我在郊区整了个带院子的小房子,周围湖光山色远离城市喧嚣,我打算日后把画画的工作室一并搬去,乘着有闲工夫自学一下景观设计,设计一下自己的院子。我所向往的艺术是一种善于耕耘、细心玩味的生活态度,中国文人喜好园林,追求 “ 不下堂坳而坐穷泉壑 ”,中式园林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文徵明好治园,于是创作了《拙政团三十一景图》,莫奈善色彩,他的睡莲也皆取景于自己的花园里,我希望将来能好好拾掇一下自己的院子,要找到人与自然的位置,还得从浇灌身边的一花一木做起。

Q7:最近你看了哪些新书或影视作品?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最近看了《南画十六观》,其实不算是新看的书了,挺厚一本,最近终于得空把它细细品完。这书主要讲的是中国历史上十六位具有代表性的文人,难得看到一本绘画史论写得如此情感饱满,引人入胜,让我深切的感觉到,西方艺术家大多是文明的 “ 晴雨表 ”,思潮的 “ 举旗手 ”,而中国文人的艺术作品是他们的 “ 桃花源 ” 与 “ 须弥山 ”。可能是受文化根性的影响,这 “ 桃花源 ” 与 “ 须弥山 ” 总能让我心驰神往。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Q8:疫情过去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回家看爸妈,他们在湖北黄石,那里疫情也挺严重,小区封锁了,他们又不会网购,我又被闭在武汉,只能干着急,好在社区工作人员非常的热心,帮他们采购生活物资和食材,真的是雪中送炭了。他们也很担心我,说武汉疫情严重,叮嘱我不要出门,每天给他们一个电话报平安,有一天我起晚了,快到中午打过去,他们等得着急了,争着跟我讲电话,问长问短的,我很感动也很难过,他们含辛茹苦生养我二十多载,现如今分隔两地并不遥远,我却总以 “ 忙 ” 推诿,一年也陪伴不了他们几天,而他们一如既往只有那么一句 “ 你好,我们就好 ”,在我婚后又变成了 “ 你们好,我们就好 ”。

Q9:重新出发后,今年的新目标会是什么?

我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活得用力过猛的人,以前经常给自己定计划,我要画多少幅画,多少是大篇幅的,多少是小品,要看几本书,经常弄得自己白天黑夜连轴转,不仅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也忽视了身边应该珍视的人,疫情让我有闲暇去审视这一切的价值,包括我自认为与时间赛跑赶出来的作品,我才失落地发现,没有时间沉淀的作品或多或少透露着浮躁。所以,重新出发以后,我不会再刻意去制定什么创作计划,好好生活,好好爱身边的人,好好画每一件作品,新的每一步不迷茫,不仓促,温柔而坚定。

Q10:最后,你有什么想对大艺博的粉丝们说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艺博是一个有生命的平台,作为艺术家,我会和这个平台所连结的所有艺术家一起成长,同时,这个平台也会不断吸取更多新鲜的血液,所以,请大家以发展的眼光看大艺博,看它生长绽放。



疫情期间,你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大艺博邀请青年艺术家们参与本次话题接龙

分享你的所见所想,与我们一同静待春暖花开

*话题发起后,

将在之后陆续分享放出


参与方式

回答本次话题的10个问题:


Q1:此次疫情期间,你是如何度过的?

Q2:在封闭的这段时间内,你是否有在坚持创作?

Q3: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什么主题?灵感来自于哪里?

Q4:你觉得这段时间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Q5:这段时间对你的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在后续的作品创作中又会有怎样的体现?

Q6:最近你主要都有哪些关注?

Q7:最近你看了哪些新书或影视作品?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Q8:疫情过去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Q9:重新出发后,今年的新目标会是什么?

Q10:最后,你有什么想对大艺博的粉丝们说的?


请附上您的相关配图

个人照/相关作品图/其他分享内容的配图

* 配图文件请单独另发,图片大小≥1M


请附上您的基本信息

* 姓名:

* 年龄:

* 封闭期所在地:城市(地点)

* 教育背景:如“硕士(本科)在读于(毕业于)XX美院XX专业”


发送至大艺博官方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期待你们的分享~!


封闭时期,让我们携手并肩

大艺博与你共度时艰!




往期回顾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一)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二)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三)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四)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五)


专注青年艺术


大艺博一直在前行

特别专题丨封闭期的艺术家们(六)

官方微博:大学生艺术博览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