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你在音樂鄙視鏈第幾層?

“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你在音樂鄙視鏈第幾層?


01.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之前,李榮浩就因為一檔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被人誤解了。


在一期節目中,他作為導師,給自己的戰隊成員李凡一選擇了一首名為《你的酒館為我打了烊》的網絡歌曲。


演唱環節,李凡一表現不賴,李榮浩大讚“好聽”,不料遭致網友攻擊,網友痛批其推崇“網絡神曲”。


處在風口浪尖的李榮浩憤怒發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他說,“不是誕生在網絡環境下的歌曲就不是好歌曲”,“音樂無好壞之分”,“山珍海味不一定好,酸辣土豆絲也不一定low”。


其實關於觀點,李榮浩在節目裡和對網友的評論回應中已經說的很全面了,但他還是花時間寫了一條長長的微博,像是補充說明。


“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你在音樂鄙視鏈第幾層?

“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你在音樂鄙視鏈第幾層?


《午夜兇鈴》的原著作者鈴木光司曾經講道,“如果你說花美,就會有人說‘也有不美的花’。


預想到會有這種抱怨,於是只好寫‘既有美麗的花也有不美的花。這已經是廢話了。


讓所有人都認同的文字稱不上表達。表達需要勇氣。”


樂評人耳帝也讚許了李榮浩的這種勇氣。


他認為表達者不應該害怕攻擊而變得謹小慎微、滴水不漏,越是嚴謹,表達的生命力與擴散體量便死去一層。


他進一步強化了李榮浩的觀點。“如今人們對於網絡歌曲與出身網絡的歌手存在偏見與過分貶低的情況,希望大家不要有音樂鄙視鏈以及聽歌的優越感”;


“聽歌聽出優越感,是一種自我愚弄”。


原來,網友的群嘲,源自於一個叫做“音樂圈鄙視鏈”的東西。


“鄙視鏈”其實是網絡社會中反映出的一種自我感覺良好,而瞧不起他人的現象。


“鄙視”像條食物鏈,是個繞不開的怪圈。在這個怪圈中,每一個人,都在鏈條的最末端。


在傳媒行業裡,做電影的看不起做電視劇的,做電視劇的又看不起做節目的,做節目的誰都看不起。


在音樂領域裡,古典看不起搖滾,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說唱誰都看不起。


久而久之,聽音樂的人,好像也形成了這種畸形的、不健康的觀念。


聽獨立音樂的看不起聽大眾流行樂的,聽大眾流行樂的又痛斥聽網絡歌曲的人的審美品位。


02.

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聽音樂需要問出處了呢?我們真的需要對一件這麼私人的事情作出“高下”的判斷嗎?


就像耳帝老師說的,“聽歌聽出優越感,是一種自我愚弄”。這也是一種病態心理。


這種病態的心理彷彿隨時隨地在對他者說,“我好,你壞!我優,你劣!我高級,你低俗!我核心,你邊緣!”


這些詞彙本身就透露出強烈的不平等姿態,彷彿每個毛孔都散發出一種“相輕”的意識。人和人始終都處於天平的兩端,好似不同才能顯示個性。


而這種“不同”,往往是為了逃避“趨同”作出的一種應激反應。


我們拿自己的喜好當寶貝,我們需要一些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優越感。


我們拒絕“從眾”,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眾”不好,它的好壞我們甚至無法從專業上作出判斷,但我們盲目作出了審判。


我們潛意識認為,“網絡歌曲等於low”、“聽搖滾的人很叛逆”、“聽民謠的人太矯情”、“看藝術片的人都是文青”……


我們都病了。


我們為了保有那麼一點點生而為人的“特殊性”,開始劍走偏鋒了。

我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常常聽到的一個觀點是:


“他的歌這麼好聽,好希望他紅,希望他被更多人聽到,但又不希望他太紅,不想和別人分享他”。


這句話用來形容過很多過去所謂“小眾”的音樂人,許巍、趙雷……


“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你在音樂鄙視鏈第幾層?


這句話背後隱藏了一個信息——我真的不想變得和他們一樣。


人們急於找到同類,好讓自己顯得沒有那麼孤單,但又懼怕變得和別人一樣。矛盾的地方也就在於此了。


《樂隊的夏天》首播那天,剛好是北京麥田音樂節開唱的第一天。新褲子登臺唱了一首歌后,主場彭磊“安撫”他們的樂迷:


“今晚《樂夏》開播,你們可以不用看。因為,你們在10年前,就已經開始聽新褲子了”!


話音剛落,底下的樂迷雀躍不已,開始盡情pogo,大喊“新褲子牛逼”!


彭磊太知道自己的樂迷在想什麼了。他在照顧“老粉兒”的情緒——“你們早在十年前就發現我們樂隊的好了,你們好棒,和其他人不一樣,這是一件值得小小驕傲一下的事情”。


劉歡老師曾在《歌手》裡講過,“沒有任何一種音樂是因為被更少人聽到而更有價值”。


小眾不代表一定好聽。同樣的,大眾不一定就代表不好聽。


音樂存在的價值,往往是一種更私人化的價值。


創作者聰明地回收自己的遺憾、美好與錯誤,將他們鍛造加工成古靈精怪的、閃著光的真摯情感,用音符傾倒出來。我們聽進耳朵,按圖索驥,嘗試走進他的內心迷宮,也走進自己的內心迷宮。


現在卻有人告訴我,因為路徑不同,就要鷸蚌相爭。


不求惺惺相惜,至少不要隨便相輕。


03.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其實是一種老生常談了,我更願意講講情感的力量。


人有時候需要找到一點賴以生存下去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情感。情感可以源自繪畫,源自音樂,源自電影。


可以是這些類別裡的任意一種風格,任意一種審美。


如果一定要高下立判甚至產生鄙視,這本身就是在作惡。你剝奪了他人共情的能力,劫持了他人的精神家園。


何況,大多數時候,我們需要一點“虛構”,需要在“虛構”裡團圓。音樂可以讓我們短暫團圓,多做一分鐘同類。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以前,李安接受訪問,聊到了一個叫做“咆哮的慾望”的東西。他認為,電影的秘密可以講,生活的秘密不可說。


他講:


“沒有一個真心誠意的交流,生活是很空虛的,人生是荒謬的。


深層交流不能明講,只有靠藝術,靠電影,靠這些虛幻的東西,假設的東西,在裡面交流,你才會感覺沒有那麼孤單,沒有那麼無助”。


這很像是現代人習慣用的一種交流方式。不存在無緣無故的信任,因為這會讓我們感到不安。


我們總是要尋找到一個依託,來進行一場“自我暴露”。


這種暴露,會是通過藝術,通過音樂。


人類以心換心,怎麼會有高低貴賤之分呢?這時候,最重要的往往是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所以,音樂不僅不應該存在鄙視鏈,這樣門類的藝術反而應當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情感粘結的溝通橋樑。


真實生活是水上浮木、夢幻泡影,審美意識如果真的可以作為自身區別於他人的那一丁點獨特性,尊重這種合理存在吧。


如果你在一個人的內心轉動,傾聽他,你聽到的其實是音樂。就像,紫霞仙子去到至尊寶心裡,聽到了《一生所愛》;


“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你在音樂鄙視鏈第幾層?


黃偉文寫《最佳損友》,找了和楊千嬅同年同月同日生的Eric Kwok來作曲,又找了楊千嬅的老友陳奕迅來演唱。

每個人都是一顆星球,讓它們慢慢旋轉,彼此輕輕撞擊,產生的東西,就是音樂,詩歌,繪畫,攝影,文學,電影……


星球作為個體或許很孤單,但它們合力碰撞出來的東西,讓我們“見好”。


讓我們去了解他人,懷有最大的寬容,不帶預設,保持好奇,用平等的心,與對方一起坐在世界面前。


不論我們試圖在音樂中通往何處,總之,五花八門的品類和迷宮一樣的內心世界,最相匹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