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南方人不吃鯉魚”,是真的嗎?為什麼不吃鯉魚?

八一槓步


南方其實吃鯉魚只是吃的比較少,第一我們認為鯉魚和公雞一樣是屬於比較燥熱的食物然後我們湖南又是屬於比較溼熱的所以不怎麼吃。第二鯉魚肉不算是很好吃而且不怎麼好處理很容易把肉弄苦。第三青草鰱鱅是四大家魚而鯉魚我到現在還沒見人養過,因為鯉魚很活潑愛鑽泥會攪混水,然後這樣就會吧其他的魚嗆死。不僅如此因為愛鑽泥常常會吧池邊鑽出很多洞然後會導致邊會垮掉。(以上言論這只是我從我身邊得知的,說不定還有很多地方其實是愛吃鯉魚的也不知道。)


魚嘖


鯉魚在中國分部的比較廣泛,算是一種常見的魚類。民間關於“鯉魚”的傳說故事與俗語諺語著實不少,像“鯉魚躍龍門”形容的是平民通過某種平臺或手段達成了門第或階層的跨越。同時鯉魚還有富貴、吉祥等圖像意義,很多民俗符號或日常用品都可以看到“鯉魚”的形象,其中多是紅、黃鯉,成雙作對,人們也常會在結婚、做壽等喜慶場合看到它們的形象。在日本,鯉魚旗象徵著家裡的男孩子,有幾個男孩就掛幾條鯉魚旗,同時鯉魚的頑強生命力也被融入到民族文化中。

在北方地區鯉魚也可以是一門常見的食材,如糖醋鯉魚、紅燒鯉魚、德莫利燉活鯉等。鯉魚對生長環境不甚挑剔,生命力和適應力也很頑強,人們經常從市場買回或從河裡打撈上來靜置很久後發現它還活著,有的還會在內臟被掏空後從油鍋裡蹦出來,因此有的地方會說“地上的老鼠,水裡的鯉魚”,形容“好活”、“命硬”。同時對於喜食鯉魚的人來講,其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如二十四孝裡的“臥冰求鯉”,當繼母的就“好(號)”這一口。可是對於不喜歡的人來說,鯉魚的泥土氣或者人們常說的“土腥味”太重,完全蓋過了其肉質的鮮嫩。

所以所謂的“南方人不吃鯉魚”,大抵包括了以上兩個原因,一個是鯉魚具有一定的“靈性”,不應該被吃掉;還有就是不喜其味道。另外,在地化的中醫藥常識通常認為其具有某種“毒性”,有的認為是“熱毒”,對於本來就“水熱”的地方不適合,而這大概就屬於民間中醫和民俗療法的範疇了。PS在廣州這幾年,親測真沒吃到過鯉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