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暴跌,一場多方參與的輪盤賭遊戲

在利益面前,朋友也會變成敵人。商業也是如此波譎雲詭,今天可能還在談判桌上協商,明天就可能大打出手。沙特、俄羅斯的石油戰爭,已經蔓延到整個金融市場,但世界上從來沒有獨立的商業,一切經濟博弈的背後都是一場政治經濟的較量。

無論是從一戰、二戰,還是到冷戰,可以說輸贏都在這石油上。試想當年如果不是因為石油,日本絕對不會發動珍珠港事件把戰爭引向美國。

現在一場石油戰爭又拉開序幕,沙特、俄羅斯,以及近半個世紀以來建立的“沒有美元就沒有石油”的局面,誰是最後的贏家?

新石油戰爭打響,全球金融市場巨震

上週四,OPEC建議從4月開始進一步減產150萬桶/天,並延長至年底。但俄羅斯在週五的能源聯盟會議上拒絕了額外的削減。會議結束時,也沒有下達有關減產的指令。目前的減產措施將於本月底到期。

隨後,沙特就對外宣佈4月賣往亞洲的原油下調6美元/桶,賣往美國的原油下調7美元/桶,賣給西歐的旗艦級阿拉伯輕質原油下調8美元/桶,這些都是史無前例的大甩賣。並對國內外客戶的原油供應將增加至123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較當前水平高出約260萬桶/日。

而俄羅斯也是正面剛回去,並表示:“我們絕不減產,並計劃每日增產50萬桶”

石油暴跌,一場多方參與的輪盤賭遊戲


在此背景下,3月9日,布倫特原油期貨開盤大跌25%,隨後跌幅一度超過31%,報32.14美元/桶;此外,WTI原油期貨跌幅迅速擴大至27%至30.07美元/桶。若按30美元/桶價格換算,相當於每升原油的價格僅約為1.3元,而市面上一瓶中高檔礦泉水的價格已達到2元/升,石油真的變得比水便宜。

這使得石油經濟造成的恐慌蔓延到金融市場上,當天全球金融市場巨震,而美股則觸發了史上第二次熔斷,下跌7%,全場停牌15分鐘。

美股熔斷30年難遇,不曾想被我們碰到了。隨後特朗普發言表示,美股大跌一怪媒體誇張宣傳報道假新聞,二怨沙特和俄羅斯石油戰。

還原沙特與俄羅斯談判破裂始末


石油暴跌,一場多方參與的輪盤賭遊戲


上次的石油價格大跌使OPEC與俄羅斯走到一起,這次他們的分道揚鑣又上演了石油價格的史詩級的暴跌,這一切的一個元兇就是——美國頁岩油。

自2012年以來,美國頁岩油革命直接影響了全球油價走勢。在此衝擊的背景下,曾上演了一幕石油價格下跌危機。

2014年6月,國際油價從106美元/桶的高點下跌,在半年時間裡下滑近60%,最終在45美元/桶左右止跌。為了應對2014年原油暴跌帶來的影響,OPEC提出DoC(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合作宣言),聯合OPEC以外的石油生產國削減石油產量。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時俄羅斯作為石油產量大國才和OPEC簽訂了減產穩價的協議。

此前,OPEC+聯盟一直在執行210萬桶/天的減產協議,該協議將於3月底到期。兩年來,該協議得到有效執行並明顯地提升了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維持了市場的穩定。

但減產協議執行的期間,便宜都讓美國佔去了。

OPEC+過去兩年的減產提升了油價,但美國頁岩油不斷增長,完全填補了OPEC+減產的份額。這是俄羅斯公開不同意減產的主要理由。

事實也的確如此。去年,美國石油產量每天達1200萬桶,過去兩年來,其每天增量平均超過100萬桶。OPEC+減少的年產量70-80%,都讓美國的增產給消耗掉了。

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石油產量將從2018年創紀錄的1100萬桶/日提高到2019年的1230萬桶/日。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美國的石油產量到2020年將增加90萬桶/日,即平均產量增至1320萬桶/日。此外,美國能源信息署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預計美國將在2020年首次成為能源淨出口國,從而結束自1953年開始的能源淨進口國身份。

美國身份的轉變讓全球其他石油輸出國倍感壓力。現在再次堅持,就意味著將進一步失去市場份額。所以這次會議,再提出日減產150萬桶的協議俄羅斯堅決不同意。

沙特和俄羅斯,誰能撐到最後?


石油暴跌,一場多方參與的輪盤賭遊戲


對於兩個都是世界上的石油出口生產大國而言,如此大打價格戰無疑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打這種七傷拳的,都是狠人。但他們究竟誰能笑道最後,這還得看家底!

約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使得沙特擁有充足的借貸空間。從2016年以來,沙特就已在國際市場舉債超過1000億美元,以預防油價下跌帶來的影響。

但和俄羅斯相比,石油對沙特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能源產業收入佔到沙特出口收入的80%,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二。

油價達到每桶約80美元時,沙特的財政收支才能達到平衡,這一價格是俄羅斯需要達到平衡的兩倍。

據業內人士推算,如果油價今年長期處於30美元的低位,那麼沙特今年的赤字將達到GDP的15%,這遠高於沙特政府今年預算赤字佔比6.4%的預測。按這一赤字水平計算,即使沙特坐擁高額外匯儲備,也會在5年之內耗盡。

而俄羅斯和沙特相比,一方面沒有價格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必須承受石油價格下跌帶來的盧布貶值風險。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位於高緯度地區,天寒地凍,石油開採難度大成本大約17美元/桶,遠高於沙特和科威特的10美/桶以下。在油價平穩的時候,日子還過得去,但一旦油價暴跌,俄羅斯財政將遭受極大的損失。

儘管俄羅斯財政部稱,俄羅斯能夠承受6-10年內石油價格維持在30美元/桶的低水平。俄羅斯聲稱有1500億美元的國家財富基金,可以在長期低油價情況下動用。

但其實俄並不好過,由於國際石油價格暴跌,導致盧布的劇烈貶值。在3月9日,俄羅斯央行突然決定,在一個月內不在國內市場上購買外匯,將因市場情況而修訂購買外匯的決定,可能部署更多工具維持市場穩定。

由於油價的暴跌,盧布的未來命運令人堪憂,如果油價繼續下跌到30美元附近,那麼盧布很可能持續貶值,現在1美元兌換74盧布,未來可能破100。

所以,從上面看來,其實都不可能撐到最後,這也就是為什麼俄能源部長諾瓦克近日對外表示:在5、6月份的OPEC會議上,雙方仍然有談判合作的可能。

美元石油體系或破裂?


石油暴跌,一場多方參與的輪盤賭遊戲


石油美元的誕生可以說是美元與黃金分手後,尋找的新載體,其目的是為進一步支撐美元在全球的地位。

自從1974年美國與沙特達成石油美元協議後,所有石油都以美元交易,石油作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以及以美元購買石油的要求對美元產生了一些重大影響——首先,它確保各國對美元的持續需求;其次,它有助於美國經濟輸出通脹;最後,它允許美國可以通過狂印美元來奢侈地購買石油,然而,其他國家必須支付匯率費用才能獲得美元。

近半個世紀以來,沙特等中東產油國一直聽命於石油美元,全世界的原油進出口國都在按照“沒有美元就沒有石油”這一原則進行。

在石油美元協議的約束之下,沙特一直以美元計價出售其石油,並將出口石油所獲得的收入扣除進口開支之外,主要用來購買美債等美國資產,而美國則將向沙特提供經濟和安全援助,該協議促成了美國和沙特之間的經濟忠誠和需求,並確保沙特在全球原油市場上的決定符合美國的經濟目標,這其實是削弱了沙特把石油作為經濟戰略保障的能力。

也就是說,石油美元其實裹挾了沙特等石油大出口國的經濟。同時,石油美元當時建立的基礎是美國的技術和軍事輸出,同時美國也從沙特大量進口原油。

但現在的形式完全變化,自2018年以來,由頁岩技術推動的美國原油產能一度超過俄羅斯與沙特,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越來越多的原油需要擴張全球更多市場份額。這個時候,沙特的原油企業與美國的油企則由此前的供求關係,變成了競爭關係。

所以沙特在大打價格戰搶佔市場份額時,衝擊的是石油美元的根基,為了爭奪大客戶,石油美元的關係也就不那麼牢靠。

與此同時,中國的原油期貨或也將成為一張王牌。按路透社的解釋就是,石油美元份額自2013年後出現首次下降,而石油人民幣料將推動全球交易量創下歷史新高,目前全球市佔率達6%,並有望在未來成為亞洲原油定價基準。

儘管如此,我們依然看到,石油人民幣的交易在全球的份額相對較小,而沙特在美元的裹挾下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與美元分道揚鑣,因為這個世界的經濟政治格局依然沒有變化,美國與美元仍然是一家獨大

石油行業2020,註定艱難

這次的增產降價大甩賣,無疑是給當下本就發展困難的石油行業雪上加霜。

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3月9日表示,“在原油市場玩俄羅斯輪盤賭,很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IEA月度原油市場報告是三大石油機構權威報告之一。IEA在3月報告中提出的最新石油市場預測顯示,隨著新冠狀病毒的影響在全球擴散,旅行及更廣泛的經濟活動受限,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出現下降。

在IEA的核心基礎預測中,中國石油消費的大幅萎縮,加上全球旅遊及貿易受到嚴重干擾,將導致全球石油需求出現2009年以來的首次下降。而這份報告在發表時,當時還並未發生當下的“石油戰爭”。

“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波及廣泛能源市場,包括煤炭、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但對石油市場的影響尤為嚴重,因為阻止了人員與貨物流動,使得交通運輸業的燃料需求遭到沉重打擊。”比羅爾表示,在中國尤為如此。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去年佔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80%以上。儘管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但中國燃料胃口的下降將對全球能源及石油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為了解釋能源市場面臨的極端不確定性,IEA為今年的全球石油需求的演變制定了另外兩種情景。在更悲觀的情景下,全球遏制疫情失敗,2020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將減少73萬桶。更樂觀的情景是,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得到迅速控制,全球石油需求每天增長48萬桶。

另外,新能源的開發以及各領域應用的深入,使市場對原油的需求進一步衝擊。價格戰一打,石油上游的開發企業將會過得更加艱難。

能源安全下,一戰、二戰以及蘇聯解體的推手

1、石油與一戰、二戰的勝利

工業革命之後,全球一體化進程迅速展開,煤炭和石油成為最主要的兩大能源載體,是世界各國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今天應該沒有人意識不到這一點,能源安全是國家發展和安全戰略最重要的一環,但事實上,能源安全這個概念是直到20世紀初才被提出來的,而且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話說一戰爆發後,當時的海軍大臣丘吉爾決定把海軍所有戰艦的動力源由煤炭改為燃油,也就是從蒸汽機向內燃機全面升級。這使得英國皇家海軍獲得了針對德國海軍的全面優勢,由於燃料性能和能量比的差距,內燃機能夠獲得更快的速度、更長的續航以及更加快捷的補充方式。

舉個例子,德國海軍的戰艦如果要補充燃料,必須得長時間停靠,把煤炭一車一車的運進去,而英國海軍的戰艦隻需要接一根管子,就能把燃料存儲進去。所以說德國海軍在一開始就輸了,而能源換代絕不僅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的飛機、坦克等新式武器全都是用石油來驅動,內燃機改變了作戰機動性的意義,甚至改變了戰爭的面貌和結果。

正是由於這個小小的改變,才讓世界各國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寇松說過,協約國的勝利就是建立在石油的波濤上。

一戰結束後,列強對能源的掠奪取代了殖民地和白銀,能源安全問題成為各國一再強調的戰略重心,這種思維方式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發展到了頂峰。

毫不誇張的說,石油的供應安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決出勝負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納粹德國和日本都非常的清楚,如果要達到其所謂征服世界的目的,那麼實現對石油供應源頭的控制則是最重要的必要條件。

納粹德國出動550萬前所未有的強大兵力閃擊龐然大物蘇聯,其目的就是要掌控蘇聯豐富的石油儲備,為希特勒征服世界的戰爭機器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而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慘敗則標誌著希特勒美夢的破滅,之後盟軍成功對德國的燃料合成工廠進行戰略轟炸,讓納粹德國失去了僅有能源保障,才會出現德軍後期陷入癱瘓的局面。

而日本對石油的戰略依賴更為嚴重,可以說日本在戰爭期間所有的重大決策都是圍繞著匱乏的石油進行的。

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日本就已經開始在東北地區秘密尋找石油資源,隨著918事變的爆發,得以全面控制東北的日本人,開始了更為細緻的探礦工作。然而日本雖然從中國東北地區獲得了大量戰略資源,卻始終沒有在這片黑土地上找到石油。

後來的大慶油田的發現,距離當時日本的勘探點才不足幾公里而已。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如果日本當時能夠在東北找到“大慶油田”的話,很可能就不會冒著與美、英開戰的風險,選擇“南下”戰略,並觸發太平洋戰爭了。

在太平洋戰場,自從盟軍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供應鏈,曾經不可一世的聯合艦隊就只能淪為美軍的或活靶子。就比如說中途島海戰,如果不是因為對燃料的珍惜,南雲忠一又何必做出如此愚蠢的決策,致使太平洋戰場從此一敗塗地。

2、石油,蘇聯解體的推手

大家都知道,二戰後的冷戰期間,蘇聯和美國之間展開了軍備競賽。但這樣發展,形成了當時一個畸形的蘇聯經濟。

根據蘇聯官方材料,蘇聯GDP在1965—1977年間增長211%,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達到了美國的80%。與此同時,蘇聯實際軍費快速增長,從1965年的320億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1400億美元,並自1973年起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軍費大國。

蘇聯12%左右的國民生產總值直接運用於國防(美國為6.5%),國防開支佔國家預算的比重接近50% (美國為25%左右)。很快,絕大多數分析蘇聯局勢的西方觀察家開始相信,蘇聯的經濟和社會政治制度已失去活力——自20世紀50年代初以來,蘇聯GDP年平均增長速度每10年降低一個百分點。

以至於戈爾巴喬夫時代的蘇共政治局委員瓦·梅德韋傑夫後來回憶道:國家在力不從心的軍費開支負擔重壓之下疲於奔命。

長期以來以國防工業為代表的重工業一家獨大,“要大炮不要黃油”造成了蘇聯其他產業特別是農業發展嚴重滯後。

從1964年起,擁有世界上最大面積可耕地,並在沙皇俄國時期長期享有糧食第一齣口大國地位的蘇聯甚至淪為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1973年進口糧食達2500萬噸,佔世界糧食總出口額的六分之一。

大家都知道,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供應困難無疑需要耗費鉅額外匯購入。可是,與超級大國地位極不相稱的是,在除軍火外的機器製造業出口額中,蘇聯佔世界比重僅2%多一點,甚至低於發展中國家6%的水平,而無論是黃金開採,還是木材、棉花的出口甚至對外舉債,都不能保證用來進口農產品的穩定撥款。

但好在蘇聯在西伯利亞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出口石油換取外匯以進口糧食。70 年代,由於中東政局動盪不安,國際油價經歷了史無前例的上漲,這使蘇聯大發橫財。原油價格每桶上漲 1 美元,蘇聯每年就可以增加 10 億美元的硬通貨收入。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不止一次向西西伯利亞主要石油開採企業的領導穆拉夫連科提出請求,內容是:“麵包出現問題,請增加 300 萬噸計劃外石油”

可以說,蘇聯的命運當時就取決於世界的糧食和石油的價格,美國人定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1985 年 10 月,歐佩克會議未能就出口配額達成共識。美國的授意與沙特削弱正處於兩伊戰爭中的地緣政治對手伊朗和伊拉克經濟的意圖相契合。

在幾星期內,石油戰爭就拉開了帷幕,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出口從不足200萬桶/日猛增到約900 萬桶/日。市場立即做出反應,1985 年 11 月,國際原油銷售價為每桶 30 美元,從年底開始,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直線下降,到次年4月1日,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跌至每桶 10 美元大關,下跌幅度竟達70%,創 13 年來最低紀錄。

這使蘇聯感到震驚,幾乎在一夜之間,100多億就這樣消失了。但隨之而來的是,當時,西西伯利亞的巨型油田中,易採而便宜的石油已經枯竭。稍小一些的複雜油田則需要鉅額投入,導致生產石油的成本上升了70%

而蘇聯換取外匯的第二大途徑就是軍火,由於石油價格的暴跌,1986 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亞的石油收入減少了 46%。蘇聯軍火的大多數富裕而穩定的中東客戶所擁有的現金捉襟見肘,結果,蘇聯軍火銷售量在 1986 年減少了 20%,莫斯科又因此失去了 20 億美元。

在1991年,美國解凍戰略石油儲備,“油霸”沙特阿拉伯又一次將石油產量提高了3倍。蘇聯政府已經拿不出第十三個五年計劃(1991-1995)裡維持石油穩產在5.8億噸所需要的1100億盧布,蘇聯外匯收入開始加速銳減,導致當時蘇聯國內的物資短缺也已經到了一種極端的地步。

而就在這年之後,蘇聯解體,帝國在石油戰的推手下轟然倒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