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学生长期住鲁迅家,还干了一特无耻的事,许广平怒不可遏

鲁迅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的笔就如刻刀一般,写人写事,入木三分。作为乱世文人,鲁迅心中所思所想皆是家国,他原本要当一个行医救人的医生,最后却发现,让家国沉沦的不是世道而是人心,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国人一日不醒,国家便一日不可振兴。挽救国人的精神要比挽救国人的性命要重要千万倍,想通这一茬的鲁迅放下了手术刀,捡起了重若万钧的书笔。


鲁迅先生一边用笔做刀枪和旧文化作斗争,一边教书育人,培育有新思想的青年学子。鲁迅在厦门大学教书的时候,有一个叫廖立峨的学生,鲁迅对他印象不错。当鲁迅到广州时,不少学子都要跟随鲁迅一同前往,其中就包括廖立峨。在中山大学时,廖立峨和鲁迅来往密切,思想也趋近进步,深受鲁迅喜爱。鲁迅在日记中提到过,曾与廖立峨游览越秀山,还送给了他不少书籍,希望廖立峨能成长为一个有所为的进步青年。

后来鲁迅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居住,离别时,廖立峨还到码头送别鲁迅。1932年,鲁迅作《三闲集序言》,其中提到“来自广东的廖君自云寄住于我处避祸,然而最终也愤愤地对我说道:我的朋友都看不起我,也不和我来往,正因为我和这样的人住在一起。”这个廖君就是廖立峨,而廖立峨口中那个“这样的人”就是指鲁迅。不难看出,鲁迅写这段话时,满是自嘲和失望。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鲁迅一学生长期住鲁迅家,还干了一特无耻的事,许广平怒不可遏

1928年,廖立峨到了上海。许广平女士对廖立峨这个人印象十分深刻,她清晰地记得“立峨在1927年1月30日到9月29日,前去鲁迅住处高达38次。并且获得了书籍共6册以及学费。而在1928年1月8日,立峨携带着妻子及其兄长来到了上海,并且居住在旅馆内,说是来送立峨上学的。”学生经常往老师家跑并不算多过分的事,但这个廖立峨居心不良,每次找鲁迅暗怀心思。

廖立峨是一个穷学生,没有生活来源,家庭也不富裕,他每次找鲁迅,都是希望鲁迅能给他一点钱,每次名义都不同,上学需要钱,买书需要钱,甚至旅馆费都要找鲁迅要。鲁迅对文敌十分刻薄,但对学生却很宽厚,每一次都答应了廖立峨的要求。当廖立峨的妻子和兄长都来上海后,拖欠了更多的旅费,廖立峨在信中向鲁迅哭惨,希望能得到先生的救助。

鲁迅一学生长期住鲁迅家,还干了一特无耻的事,许广平怒不可遏

鲁迅是一个老好人,不忍心见学生受苦。在一个雨夜,鲁迅叫上其弟周建人在深夜冒着倾盆大雨前去旅馆帮廖立峨把费用付清,还将这三人都接回了家,然而这三人在鲁迅家住了一段时间,根本没有离开的意思,反而有点赖上了鲁迅的味道。这三人在鲁迅家一不干家务,二不找工作,就如同在自己家一样大吃大喝,一日三餐甚至都是许广平在奔劳。

最过分的是,廖立峨一家不赚钱就算了,还以各种理由找鲁迅要零花钱,鲁迅在家的时候,廖立峨和他兄长就装模作样的读上一会书,鲁迅一出门,这三人就呼呼大睡,肆意作乐。可伶的鲁迅先生,到了这个时候还在为他的学生考虑,鲁迅担心廖立峨一直在家学不到什么东西,便跟书店老板商量,让廖立峨到书店工作,工资每月30块,这钱由鲁迅出。这个廖立峨干了几天,就嫌弃工资太低不干了,继续在鲁迅家懒着不走。


廖立峨的妻子曾经在与邻居闲谈时是这样说:“俺们是来给他们当儿子儿媳的,他俩还得指望我们照料,每日伺候他俩可累死老娘了。”当许广平从邻居口中得知这件事后,可把她气坏了。后来,因为”革命文学“鲁迅丢了工作,日子也开始过得紧巴,一日,廖立峨终于忍不住了,在饭桌上说因为他住在鲁迅家备受人贬低,他提出要和鲁迅断绝师生关系,还要求鲁迅出钱赎回自己在老家已经抵押出去的田地。鲁迅拒绝了。

就算如此,当愤愤不平的廖立峨三人离开时,鲁迅还是给了他们30元当作路费,却没想到这个混蛋走的时候,还从鲁迅家里偷走了十余件值钱的器物。把鲁迅和许广平夫妻俩气得不轻,此后再也不愿提起这个混账的名字。

鲁迅一学生长期住鲁迅家,还干了一特无耻的事,许广平怒不可遏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像廖立峨这样的人,这种人不害命,却特恶心人,既没有自知之明,也没有感恩之心,一肚子龌龊心思,实在可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