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特殊假期,孩子為何愛和家長“幹仗”?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困住了大人,也困住了孩子。而當父母看到孩子並不能像自己要求那樣,在假期裡看書、學習時,就會感到非常焦慮與煩惱。而孩子在家感覺父母管太多,也產生厭煩心理。如何破解這一困境?晚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媽媽化身“保姆” 女兒卻不想學習

市民楊女士是一位全職媽媽,家裡有兩個孩子,大女兒讀高三,小兒子讀初二。因為疫情原因,兩個孩子近段時間一直在家上網課,但也是因為天天在一起,自己和孩子之間的矛盾也隨之而來。

3月9日早晨,楊女士發現剛看完升旗儀式的女兒楊林扭頭就進了自己的臥室,也不繼續學習,楊女士到臥室詢問,不料,竟被女兒一句“我不想學了”給堵回來了。聽到這話,楊女士氣憤不已,她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在家照顧兩個孩子,卻換來女兒冷眼相對。

楊女士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在家,母女倆幾乎不交流,除了吃飯,其他時間女兒都在自己臥室。面對女兒突如其來的那句話,她感到難過之餘也很詫異,她一直覺得女兒乖巧懂事,也從未對家人發過火,為何女兒突然會這樣?楊女士也在自我反思,是不是因為最近對孩子管得太多,讓本來面臨高考的女兒壓力更大?還是因為近段時間和丈夫吵架,影響到孩子情緒?

過了幾天,楊林告訴母親,“我不是不想學習,我也知道現在讀高三,學習對我來說有多麼重要,但自己自律性不高,在電腦屏幕前總是管不住自己,我只希望能回到學校學習,之前對您的頂撞也不是故意的,希望您能原諒我。”聽到女兒這番話,楊女士感到很欣慰,想了想這段時間跟女兒相處的時光,心中多少有點酸楚,而且沒有想到因為和老公之間的爭吵影響到了孩子,她發現自己好像並沒有當好媽媽的角色,而更像一個保姆,每天只是給孩子做飯、收拾屋子、當鬧鐘,並沒有真正去關心孩子的心理。

老師支招

巴中市第二中學遊長江老師表示,因為疫情而延長假期,學生們都在家裡上網課,這讓很多相處起來有問題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而作為家長更應該主動地去梳理和解決與孩子相處的問題。

一個孩子行為上出現偏差有很多原因,家長想討秘方,但藥不對症能治病嗎?對於孩子的漠然回應或者不回應,很多父母都忍耐不住脾氣,動輒就是打罵。但必須要承認的是,家長真的懂孩子需要什麼嗎?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和你交流呢?

“其實,家長和孩子間的關係是平等的,父母需要以低一半的高度和慢一半的速度與孩子相處,要走進他們的世界,和他們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遊長江說,家長的思想觀念、性格特點,都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孩子,每個家庭都有本難唸的經,父母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吵吵鬧鬧,而父母的這種衝突,對他們的影響甚遠,所以,家長們儘量別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本以為兩全其美 卻發現想多了

家住巴州區天馬山鎮的何女士是一名鄉鎮學校英語老師,這段時間一直在家給學生們上網課,由於老公在醫院上班實在抽不開身,她也肩負起了照顧7歲兒子的責任。

何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每天上午有三節網課,下午做作業。何女士每天上午要上課,而且還要給學生們安排作業和備課。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網課的何女士,複雜的教學方式也讓她很頭疼,再加上兒子的上課時間與自己的教學時間重合,而且兒子經常在她上課時問她問題,上課也不認真,還沉浸在放假的歡愉中,這讓何女士很是頭疼。

3月10日上午,何女士正在進行網課教學,兒子一直在旁問問題,如果不回答,他就跑到一邊玩遊戲,也不寫作業,很多時候害得何女士每一次錄課都要錄很多次,搞得何女士無法正常教學,何女士第一次覺得兒子煩。何女士本以為,在家上網課還能照顧孩子,沒想到居家辦公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多煩惱。

想到最近這段時間自己沒完成的工作,及孩子因為沒人監督而落下的功課,何女士覺得自己很失敗,工作做不好,孩子也沒帶好,每天在家長、老師兩個角色間“瘋狂”切換。

專家支招

巴中市第二中學心理諮詢老師吳丹表示,因為受疫情影響,學生在家上網課可能不太適應,甚至部分學生還停留在假期狀態,無法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家長要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息,逐漸減少娛樂時間,多閱讀,活躍大腦,平靜心態,使孩子儘快進入學習狀態。

同時,家長面對孩子要有耐心,跟他講清楚事情的主次,面對上述現象,應該給孩子安排一些興趣愛好,比如寫字、畫畫等。待到課後,可以朋友的口吻詢問孩子學習情況。

孩子作業不會做的話,可引導孩子自己問老師或看視頻,而不是再教一遍,否則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對於孩子上網課的問題,家長要以平常心對待。這段時間孩子對著電腦、手機學習,其實是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和自律的好時機,家長可以本著大事過問、小事自主的原則處理。

鏈接

宅家上網課如何安然度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國約有2億學生需要居家上網課自主學習。為了督促孩子學習,很多家長主動擔任起了“書童”的角色,開始陪讀、陪寫作業。有不少家長反映,陪讀經常讓自己陷入崩潰的狀態,同時,不少學生開始懷念學校生活,在家待出了煩悶情緒;也有不少學生適應不了網課教學,靜不下心來,學不進去。

對此,心理專家表示,焦慮情緒其實和病毒一樣,也有“傳染性”。家長就是孩子的鏡子,如果你期望孩子樂觀積極,你首先要做好榜樣,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不讓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對於孩子長久宅家引發的煩躁、抱怨、恐懼等負面情緒,家長要注意及時疏導。引導孩子進行簡單的放鬆活動,如“腹式呼吸”“肌肉放鬆法”、小運動、音樂和遊戲來幫助減壓,保持積極心態。遇到問題,多商量和鼓勵,少管制和嘮叨。碰到爭吵,可以主動暫停一下,等情緒穩定後再溝通。

家長也要少看手機多讀書,一方面可以減少負面信息對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可以以身作則,你不能指望你在玩手機遊戲時,孩子在旁邊能夠專心學習。(記者翁凱)

原標題:這個特殊假期孩子為何愛和家長“幹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