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大部分人家裡有孩子,免不了玩具車、積木、卡通書等物品堆滿地

就算是花心思收納好了物品,前一秒是這樣。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 gracefullynested

轉身後就變成了這樣!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 gracefullynested

都說熊孩子是整理收納的“豬隊友”,小助手就想問:你真的有好好引導他們嗎?


做個以身作則的家長


1.給孩子一個整潔有序的生長環境


日本主婦ruutu無論多忙,都會堅持把家整理好,時刻讓家保持整潔。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 ruutu73

每當有空的時候,她便會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動,無數次整理衣櫥,為的是使用時能一次比一次更方便。

對於忙於家務和育兒的媽媽來說,擁有一個有序的環境,可讓心情更舒暢。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 ruutu73

一天一天的如此整潔的環境,ruutu”以身作則",漸漸地影響了4歲的兒子。

ruutu會讓孩子從小事開始做整理,兒子每次用完物品都會放回原處,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 ruutu73

把常看的書本排列整齊,每本看過的書都還是嶄新的樣子。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 ruutu73

孩子生長在整潔的環境下,不僅學會愛惜物品,還變得越來越懂事了!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 ruutu73

有時候ruutu也會覺得整理時間麻煩的事情,但卻非常值得做的事情,這不僅提升了生活質量,還影響著正在成長的孩子。


2.打造適合孩子的友好家居環境


在硬件的選擇上,儘量挑選一些可生長的傢俱,滿足孩子不同身高狀態。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 gracefullynested

另外,還需要為孩子打造一個適合孩子成長規律的收納佈局。

例如,可以增加一些小書架。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ourhome305


讓孩子嘗試整理


外國網友@gracefullynested說,自己孩子總會感謝她幫他整理物品。


整理好孩子的物品,讓他們能夠輕鬆找到玩具、衣物和零食。


當孩子們嚐到整理的甜頭時,更要引導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反之這樣的事情將變成了一種依賴。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deco_dulcehogar

從簡到難、從少到多、從大到小,逐步培養孩子的整理習慣!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ourhome305

引導孩子學整理,更需要家長們耐心地調動孩子積極性。

來自北京的媽媽,在孩子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時,她並沒有生氣打罵,而是讓孩子與自己一起動手收納。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MissAnt G Life Organizers

歷經5小時,終於把房間整理乾淨了,這次的整理成果讓孩子充滿收納的成就感。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MissAnt G Life Organizers

父母首先要做到信任孩子,其次是放手讓孩子去試錯!

不要因為孩子整理得不好,自己去返工整理,這樣容易讓孩子對整理失去信心。


玩具該怎麼收納?


最讓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的玩具了,但這卻是讓孩子學會整理的重要事情。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koharu___biyori

1.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問題


我們在整理玩具前需要思考這幾個問題:

①需要清楚孩子有多少玩具?

②這個位置孩子是不是夠不著?

③放在這裡,是否有助於孩子主動收拾?

④是否便於孩子分類?


這樣的自問方式,可以讓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想問題,更瞭解孩子的需求。


2.引導孩子整理物品


整理玩具與整理物品一樣都需要定量收納。

當發現孩子玩具太多,收納空間難以滿足時,家長可通過提問的方式,問孩子“這個還用不用?”,來完成“分類”和“扔掉”的步驟。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maisonellieinteriors

開始嘗試收納時,先從小範圍開始,再逐步擴大範圍收納。

整理玩具前,先規劃好物品放置的地方,完成歸置的步驟。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maisonellieinteriors

儘可能地把整理當成遊戲,而不是一項任務,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對整理的興趣。

例如容易亂成一團的玩具車,可以用紙捲成圓柱形,為它打造一個家,讓孩子更有興趣去做。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ikujira123

在家裡找出適合的區域,集中放置孩子的玩具

把孩子經常玩的和不常玩的玩具分類放置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palmbeachviewi

利用收納工具整齊放置玩具,與孩子一起貼上分類標籤。

積極引導孩子把用完的玩具物歸原處。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ourhome305

當孩子做到物歸原處時,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誇獎!

在合適的時候,你的一句誇獎,會提高孩子整理與學習的動力哦。


整理對孩子好處多多


事實上親子整理是一件有趣和有意義的事情,與自己孩子一起整理,可以增進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與情感,還能讓孩子整理物品時產生各種思考。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源:ins/ins gracefullynested

通過整理我們還可以全面培養孩子的兒童整理思維,鍛鍊他們的辨識、分類、選擇、收納和記憶等五種思維!


1.分類思維:

整理玩具前,我們先把玩具放在一個框子內,讓孩子把同樣的玩具區分開,無形中鍛鍊了寶寶的分類思維。


2.辨識思維:

在整理玩具時,讓孩子學會挑選出同類型的玩具,從中鍛鍊他們的辨識能力。


3.選擇思維

當家長問孩子“這個玩具還用不用?”,孩子在選擇的同時也產生了思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選擇思維是需要不斷培養的。


4.收納思維:

當孩子玩完玩具後,教導孩子學會物品“定位收納”,將玩具物歸原位。耳濡目染之下,不斷提升孩子的收納能力,讓他們更懂得做事有頭有尾。


5.記憶思維:

與孩子一起整理玩具並且固定玩具的位置,讓他們記住各種玩具放置的位置,其實也是在實操鍛鍊他們的記憶力。


長期的整理習慣無疑對孩子來說,是種溫和的調教!所以家裡亂別再怪孩子了,好好引導他們才是更好的選擇!

如果你還不知道怎麼去實操,可以收聽整理生活學院推出的親子整理課程,給你一個更具體的實操參考!

誰說家有“熊孩”就註定是一通亂?其實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關於整理,一天半天是看不到實際變化的,長期堅持才會看到勝利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