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宜读书,一份书店老板的疫期书单


足不出户宜读书,一份书店老板的疫期书单

这个春节我和很多人一样,自觉在家隔离,好些天真的是足不出户。虽然我是开书店的,但是如此多的空闲时间可以用来看书也是很奢侈的事情,家里的书架上有很多书,应该选哪些来看呢?我始终相信人和书的相逢背后有一条隐藏的逻辑线,这些我所看的书,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都给我带来了额外的启发。我选择了其中的四本,推荐给大家。

1、《鼠疫》,阿尔贝•加缪(法国),刘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出版

足不出户宜读书,一份书店老板的疫期书单

《鼠疫》是加缪1947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这应该是当前最应时应景的一本书。书中虚构了一座名叫阿赫兰的海滨城市,在20世纪40年代遭遇了一场鼠疫。书中鼠疫爆发初期的情形,和我们这次遇到的情况高度相似,卫生部门一开始无法确认是否是鼠疫,为了避免市民的恐慌,对外的公告声称出现了一些特殊病例但是无法确认其传染性,一方面也做了一些消杀的措施,当然他们并没有抓捕任何传播鼠疫消息的人。直到死亡人数不断攀升,政府终于对外公布鼠疫,同时决定封城。

鼠疫是一种隐喻,可以解读为法西斯主义、人性之恶、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鼠疫象征的是人类面对的所有困境,天灾或人祸,真理的困境,命运的荒诞,均属其列。加缪塑造了医生里厄和志愿者塔鲁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人应该基于理性和良知,遵从自己真实的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对抗所有未知的命运,这是我们掌握真理的方式。

书摘

“如果说这个故事必须有这么一位楷模,笔者树立的正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虚怀若谷的英雄,他没有别的,只有一颗比较善良的心和一个看似滑稽的理想。这一点将使真理回归原有的位置,使二加二只等于四,使英雄主义恢复它应有的次要地位,从不超越追求幸福的正当要求而只能在此要求之后。”

推荐延展阅读书目

《西西弗神话》《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加缪手记》

2、《介入的旁观者:雷蒙•阿隆访谈录》,雷蒙•阿隆(法国),杨祖功/海鹰(译),吉林出版集团,2013年出版

足不出户宜读书,一份书店老板的疫期书单

雷蒙•阿隆是20世纪法国举足轻重的思想家,他与萨特是同班同学,早年间两人交往甚密,晚年却因观念论战而产生决裂。1955年出版的《知识分子的鸦片》是雷蒙•阿隆最为知名的著作,书中抨击法国知识分子对共产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句广为流传的“知识分子不愿了解世界也不愿改变世界,他们只想揭露世界”也是出自他的笔下。

这本书来自1981年雷蒙•阿隆参与录制的一个访谈类电视节目,他将节目中的对话重新整理后出版。提问的是两名青年学者,追问的角度和深度也颇有看头,主要围绕着雷蒙•阿隆从在1930-1980年期间的重大事件和思想轨迹。在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中,雷蒙•阿隆站在了反对的一方,引起很多年轻人的不满,因此在这本访谈录中,两个提问者时时刻刻都在向雷蒙•阿隆提出挑战和追问,问他二战时为什么没有公开反对与德国讲和的维希政权,问他为什么身为犹太人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支持犹太复国,问他为什么支持阿尔及尔独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雷蒙•阿隆不得不一次次费劲心力地去解释他的动机和想法。

这是雷蒙•阿隆必然的命运,因为他既不左也不右,他不尾随任何一种热情,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性,站在自己认为正确的一方,大多数时候他对了,也有错的时候,那些错误让他终身受到指责,而不像充满激情的萨特,即使错误了,也是失败的英雄。这就是雷蒙•阿隆对于历史和政治的态度,他愿意做一个“介入的旁观者”,即:尽可能客观地对待现代历史,但也不完全脱离历史,将行动者与旁观者的双重立场结合到一起。

在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当中,纯粹情绪带动的口号分子和袖手旁观的“理客中”数不胜数,知识分子中尤其以后者居多,他们批判一切但是都憋在心里,偶尔跳出来说两句,开口便饱经沧桑地告诉你说你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这本书值得他们用心一读。

书摘:

1)我始终是从政治上思考问题,从政治上采取行动。我从来不主张什么天使般的纯洁,否则我就放弃思考政治。我相信有些人向这个方向迈了一步,同时承认诡辩或放弃了知识分子的随波逐流,即以一个崇高事业的名义接受恐怖主义和藐视人权,这是走向恐怖和极端的起点。

2)这意味着两件事:他们钟爱意识形态,宁愿用文学方式表象理想社会,拒绝研究一种现实经济的运行,一种自由经济的运行,一种议会制度以及其他制度的运行。

推荐延展阅读书目:

《知识分子的鸦片》《雷蒙•阿隆回忆录》《未竟的往昔》

3、《历史学家的经线》,孙隆基,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出版

足不出户宜读书,一份书店老板的疫期书单

上个世纪80年代,孙隆基所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柏杨所著《丑陋的中国人》,在两岸引起强烈反响,被卷入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国民性大讨论中。今天的人们依然热衷于谈论国民性,但凡遇到想要批判的事情却又词穷的时候,就搬出国民性理论,大多数时候还要同时搬出鲁迅来。碰巧这本书里,有两篇文章专谈鲁迅,其他文章里也常见鲁迅的身影。

孙隆基认为鲁迅深受西方19世纪的“世纪末思想”潮流的影响,尼采、易卜生、阿尔志跋绥夫、比亚兹莱等鲁迅偏爱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属于“世纪末”思潮,包括象征主义、文明没落论、人种退化说等。孙隆基还开创性地提出鲁迅属于“无政府个人主义”的说法,这一说法很好地解释了鲁迅许多行为和作品中的思想倾向。

除鲁迅研究外,这本书中还另有几篇高质量的文章,比如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对比、五四运动的多种诠释、南北中国思想源流的梳理等等,每一篇的角度和立意都非常独特,从不盲从于任何主流观点或者大师权威,而且论证严密,自成一家。也难怪封面上会有这样一段话:笔者可以保证的一点是,这本文集中每篇文章的角度皆独具一格,都是中国的思想和学术界少见的。

书摘:

五四时代不论在时间上和精神上都该更为接近“世纪末”,而不近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更遑论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了。

推荐延展阅读书目: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五四的另一面》《笑谈大先生》

4、《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9版),罗伯特•所罗门(美),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足不出户宜读书,一份书店老板的疫期书单

哲学的书有很多,哲学入门读物也很多,这本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摒弃了很多哲学读物以时间为主线以哲学家或者哲学流派为支线的分类方式,而是以哲学所围绕的几个大问题为切入口,打破了时间线和人物线。简单说来,几千年来哲学家们反反复复讨论的东西,基本都逃不出这几个大问题,分别是:生活的意义、上帝、实在的本性、真理的追寻、自我、自由、道德和好的生活、正义和好的社会。这本书也是美国许多大学的哲学导论教材,每一部分的前后还会有一些思考题和选择题,也可以同时做一些哲学思维训练。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看哲学类的书,我通常不建议直接读原著,不仅是因为艰涩难懂,也是因为哲学流派颇多各有各的体系,如果还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便贸然扎进原著,从效率上来讲也是极低的。刀锋书酒馆的哲学分类牌上写着“哲学指引生活,而不逾越生活“,对于非学者而言,哲学可以帮助我们过更具丰富度的生活,因此不必强求自己成为一个哲学达人,通过哲学入门读物先了解其全貌,选择自己最认同的一种,再去深入地了解,是更值得推荐的方式。

书摘:

如果爱国主义是美德,那么它绝不是盲目赞同领导人、政府和本国人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爱国主义要想有意义,就必须参与一个更大的社群和社会。为爱国主义辩护的人大都会同意,爱国主义参与有时可能涉及对一个人所效忠的那个国家进行批评。

推荐延展阅读书目:

《哲学的故事》《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中国哲学史》

足不出户宜读书,一份书店老板的疫期书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